农业装备十年路线图确定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_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日前从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得到消息,我国农业装备未来十年发展路线图已经绘就。《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显示,到2025年,农业工业总产值要达到8000亿元,国产农机产品市场占有率95%以上,2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和采棉机等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
  除此之外,路线图显示,未来十年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品种齐全,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显著提高,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智能播种施肥、植保、收获机械等投入使用,化肥和农药有效利用率达到50%以上。全面掌握核心装置制造和整机可靠性关键技术,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平均无故障时间分别达到350小时和100小时。
  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最基本的物质保证和核心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业装备生产和使用大国。但占市场需求90%以上的国产农业装备为中低端产品,不能全面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应用进一步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专家表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进,保障粮食、食品、生态三大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农业装备产业拓展领域、增加品种,并加快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机领域,2014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突破60%,实现由人力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但随着这些年外资品牌大举进入国内大型农机市场,国产品牌很难掌握话语权。
  中国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方宪法此前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世界农业机械五大企业已经全部在华“扎根”,采取先与中国企业合资,再通过彻底收购的方式变为独资,慢慢将本土资本挤出市场。而自主品牌所谓的技术改造,都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但在技术上看不到进步,有量的扩张,却没有质的提高。
  在未来十年的战略支撑和保障方面,路线图指出,支持建立国家农业装备产业创新中心。建立研发、设计、检测、标准等数据平台;开展基础前沿技术、关键共性、重大战略装备等协同创新;开展研发设计、科技服务、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等公共技术服务;构建适应国情、立足产业、协同高效、支撑发展的农机装备产业创新体系。
其他文献
以酶抑制率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原理为依据,采用一种新的进样方式,改良了原有农残快速检测技术的弊病。节省了检测的时间和试剂的用量。同时,该方法对几
以天然无污染的高原牦牛肉为原料,在传统肉粒生产的基础上,采用拉丝技术细化牦牛肉,以热风干燥、压制成型等工艺加工牦牛肉粒,使牦牛肉粒质地酥软,组织紧密,味道鲜美醇厚,咸甜适中,回
通过考察珍珠乐静口服液加速试验过程中性状、主要成分、微生物及重金属等指标,评价珍珠乐静口服液稳定性,为其保质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珍珠乐静口服液在38℃±
今年的玉米市场,有关临储政策的利空传闻一波一波冲击行业人员脆弱的心灵壁垒。一时间,市场空头氛围浓厚,行业信心遭受打压,从业人员人心惶惶。  临储收购价大幅下调,最受影响的是种植者。在种植成本高企的当下,加之干旱导致的减产预期,种植者收益将出现明显下降,甚至亏损;各用粮企业因临储价格预期大幅下调,采购热情下降,眼光更多放在新粮上市阶段,在消费疲弱的当下,对玉米市场的冲击可谓雪上加霜;而反映到期货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