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儿童下肢干骺端骨折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ke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类三角"固定治疗儿童下肢干骺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湖南省邵阳市正大邵阳骨伤科医院收治的42例儿童下肢干骺端骨折患者资料。男24例,女18例;年龄为3~14岁,平均8.3岁。开放性损伤10例,按Gustilo-Anderson分型: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1例;闭合性损伤32例。损伤部位:股骨远端12例,胫骨近端9例,胫骨远端2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类三角"固定。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结果

42例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5.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良好,未出现畸形愈合,双下肢全长X线片示无力线改变。2例患者出现刺激性增长,但增长均在1.5 cm内。所有患者外固定支架均未见松动,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为术后3~5个月,平均3.8个月。末次随访时膝、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参照膝关节Merchan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例,良7例,可1例,差1例;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患者参照膝关节Merchan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例,良4例,可2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参照踝关节Kofoed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83.3%。42例患者共有228个钉道,其中58个出现钉道感染,感染率为25.4%,均为轻、中度感染,经积极换药后感染控制良好。

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类三角"固定操作简便、构型稳定,符合微创理念,治疗儿童下肢干骺端骨折能减少骺板医源性损伤,无需跨关节固定,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了2例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并发喉梗阻患者的诊治过程。2例患者既往均确诊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病史,口服药物治疗,发作时均有呼吸困难。病例1及时静脉滴注新鲜冰冻血浆后呼吸困难缓解;病例2及时行气管切开术,解除气道梗阻,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期刊
本文分析了3例自发性咽后壁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病例1首发症状为轻度颈痛、咽痛,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因突发窒息行经口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抗感染治疗2周,3个月后血肿吸收拔除气管套管;病例2首发症状为颈部肿胀,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与吞咽困难,行环甲膜切开术及颈部清创术,术后2周拔除气管套管;病例3首发症状为颈部肿胀、瘀斑,行经口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及颈部清创术,术后2周拔除气管套管。
期刊
目的利用食管内支架联合食管球囊扩张的方法建立新西兰兔咽喉反流动物模型,并探讨模型动物咽喉部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20只新西兰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以球囊扩张食管下括约肌同时联合金属支架扩张食管上括约肌的方法制作咽喉反流动物模型,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置入食管球囊扩张导丝和食管支架置入导丝,但不进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定期观察新西兰兔一般状况、下咽部pH值变化、声带组织
期刊
目的对比观察经皮球囊扩张(PTA)和血管再吻合两种方法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近吻合口狭窄中的疗效,探讨适宜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行AVF手术,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近吻合口狭窄的糖尿病患者,分别行PTA和血管再吻合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成功率和术后通畅时间等指标。结果PTA组患者13例,其中1
前交叉韧带(ACL)是膝关节中最容易损伤的韧带,一直是运动医学研究的热点。由于膝关节解剖结构和运动机制十分复杂,对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常常难以精确实现。有限元分析可以有效评估多种变量,如移植物类型、手术设计及材料性质等,以预测损伤机制、优化手术技术,弥补了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的不足,是评估ACL力学行为的重要工具。本文对膝关节ACL运动损伤相关的有限元分析研究和有限元仿真模拟膝关节屈伸运动进行综述,探讨
期刊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双柱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佛山高明医院骨科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4例Tile C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双柱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4例;年龄为23~57岁,平均36.4岁。采用单一改良Stoppa入路4例,联合髂窝入路3例,联合Kocher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皮下前环内置外架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河南省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46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经皮钢板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为(47.8±2.4)岁;骨折按Tile分型:B1型6例,B2型9例,B3型4例,C1型1例;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内置外架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
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常会出现错配、卷曲及迷乱等新生轴突无序再生的情况,这是限制周围神经损伤后有效再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实现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有序再生,有助于提高再生的效率与功能恢复。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作为传统的轴突再生抑制性分子,在周围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CSPGs的分类、作用特点及其时空分布等方面来探讨其在促周围神经有序再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应用转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