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期,《朱培尔自选手拓印谱》由线装书局出版.因是『手拓』心寄精神,纤毫俱见;因是『自选』,作者天地之心,风骚之意,二在目.印谱分《励志篇》与《河山篇》.各录经典格言、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朱培尔自选手拓印谱》由线装书局出版.因是『手拓』心寄精神,纤毫俱见;因是『自选』,作者天地之心,风骚之意,二在目.印谱分《励志篇》与《河山篇》.各录经典格言、诗文名句,凸显作者心志、观念与审美追求.rn篆刻之道,直到明人,见识犹浅,徐上达《印法参同》说: 『篆刻之道,譬之其犹大匠造屋者也.』把审措置、校尺寸、定准绳、慎雕斫、稳结构看作是造屋的必要条件,仅落实在技术层面.篆刻固需要高超的技术,犹不是『道』.从『道』的层面看,至少包括立体的心性学养,对天地万物的体悟,以及对技术的掌握和体会.
其他文献
摘 要: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要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要从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而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责任。每一个历史教师都需要去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历史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本文就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关键
这首诗的作者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禅宗高僧,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日本著名的歌人、汉诗家和书法家良宽(一七五八—一八三一).良宽生活的年份,相当于中国清代中期,与孙星衍、伊秉
一、以史料为依托,再现历史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梁启超认为,史料是“过去人类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流至今日者”。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采用更为广泛的史料概念,它包括历史典籍、文物遗存、历史图片,以及影视剧、文学作品等。对于十几岁的初中生来说,他们对抽象的历史概念不能准确的去理解,对久远的历史年代无法设身处地地去想象,对枯燥的历史知识缺乏浓厚兴趣去记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历史课堂就必须发挥史料的力量
『丑书』在社会层面成为一个流行词汇,专业圈子应该有理论上的探讨.本文从审美心理和人文现象角度尝试对『丑书』及『丑书现象』进行分析和厘定.在抽象和具象两类不同的艺术
北宋的墓志在当下鲜有人重视.然而,在从事宋代碑刻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宋寿昌家族墓志中以『关学』所蕴含的『关学』魅力无穷.它不仅表现在史料记载较前代充实方面,还表现
当前,在深化教改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课堂生态虽有明显改观,但也出现“三多一重”现象,即拖堂多,课内遗留问题多,课外教师补课多,加重了师生负担,不利于提升学生
《致公旦尺牍册》是明代书法家黄之璧传世作品中罕见的尺牍墨迹集册,颇为珍贵.本文根据明人文献,查考出该尺牍册的致书对象『公旦』为绍兴名士葛晓.并通过解读尺牍信息,对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