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y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凸显其人文性,倡导以生为本,还课堂于学生,从课文中体现的自然美与社会美入手、通过比较鉴赏、充分利用多媒体、从语言入手等方面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开创一片审美的天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悟到美的真谛。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是一门人文特色很浓郁的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而且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语文这个载体,通过丰富多彩、情意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体验自然美、感受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针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来探讨。
  一、从挖掘课文课本中体现的自然美与社会美入手
  1.语文课本就如一幅自然画卷,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美的篇章:有淡雅朦胧、清新幽静的荷塘之美,也有摧山坼地、不可遏制的长江之美;既有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极光之美,也有瑰伟奇特、壮丽无比的楼阁之美;既有一望无边的草原之美,也有清雅秀丽的兰亭之美……一套语文课本就如一幅自然画卷,把大自然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
  2.语文犹如生活美与丑的一面镜子,引领着学生的价值观。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社会美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较之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对人们的熏陶感染也往往更强烈,因而更具有审美价值。诸多描写社会生活、沧桑人事的课文里表现出来的情感,如父母至爱、儿女亲情,忠贞的爱情、纯洁的友谊,高尚的情操,大公无私的凛然正气、细致入微的生活琐事,无一不体现着社会生活中的美。在生活中美与丑是一对矛盾体的两个侧面,作为生活反映的艺术当然既反映生活中的美,也反映生活中的丑,生活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化为艺术美,丑和美一样也属于美学范畴。作为美学范畴的丑,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丑恶现象,反映在艺术中便成为反面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感受反面艺术形象,从而认识到丑的可恶,积极去追求美好的东西。
  二、通过比较鉴赏,培养审美能力
  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关键字词和句子的分析,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可以收到美育效果。如朱自清的《春》中有这样一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闹”能换成“叫”吗?这就能促动学生积极地去思考:这个“闹”字不仅有声音,而且有热烈的气氛,绘声绘色,表现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通过比较,就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有比较才有鉴别。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通过写雪景来抒发感情的,但写法和表现的意境却截然不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写的雪景既从大处落笔,又从细处着墨;而《沁园春·雪》始终从大处描绘,意境更为恢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写的雪景,固然也有“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但更多则是渲染雪中的奇寒,愁云的惨淡;《沁园春·雪》始终赞美祖国江山的多姿多娇,感情乐观豪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抒发了因朋友远离而产生无限惆怅的感情。尽管两首诗存在如此不同,但有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对于不同的文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实现不同格调作品之间意境、主题的比较等,如对《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学习就可以在不同格调作品之间意境、主题方面进行比较。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培养审美感受力
  语文新教材对学生施行审美教育应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把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优化组合起来,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通过声、光、电的强大交互功能,形象化、动态化地呈现教学内容,丰富课堂信息容量,营造审美的情境,收到情感体验、美文欣赏、语言积累等立体化的审美效果。以《春夜喜雨》一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好雨知春”、“和风细雨”、“黑夜明火”、“繁华潢城”设计成四幅画面,然后将其逐一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鲜明的直观印象,引导学生进行形象认知,使学生渐渐融入意境,将四幅画面整合为一,感受诗的美,接受审美教育。又如教学《沁园春·雪》,通过制作语文课件,将长城的美景、悦耳的音乐和动人的朗读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诗、书、画、音乐”一体的意境妙不可言、美不胜收,这样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来欣赏文章的美。
  四、从语言入手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所创造的意境、塑造的形象、描绘的自然和环境,都要由语言来体现,如果不理解作品中的语言,那么作品的形象无论描绘得如何生动,也无法从中感受到。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在审美对象(即文学作品)和审美主体(即学生)之间巧妙地架起一座桥梁,给学生开辟一条审美通道,把学生带入审美的情景之中。文学作品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语言的音乐美、意境美。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挖掘作品中这些美的东西,探究教学方法,才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才能够让学生在语文的知识殿堂里快乐地飞翔,塑造美的心灵、完善美的人性、创造美的人生,享受美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林金.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6).
  [2]向明.借你一双慧眼——浅谈语文课上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1(04).
其他文献
中年级的作文课堂,游戏活动被广泛引入。但如果教师的作前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游戏作文往往就会变成流水账,没有重点,缺乏描写。实践证明,游戏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之积极投入,紧张竞争,忘却作文动机,产生表达需求,如果我们指导时再讲究点策略,增强他们的情绪体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游戏作文必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观察、思考、立意、选材等方面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自由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的情绪对认知活动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如何让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活动来有效掌握和运用词汇,培养学生词汇学习的策略,帮助学生积累单词,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自然拼读、词群建构、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是每一位教师关注的话题。我在指导学生作文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在阅读文本的适当时机,让学生随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理解始终是高考所占分值最大的一个题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关
2015年3月6日,美国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将飞抵谷神星进行探测。该探测器是于2007年9月27日发射升空的,它在2011年7月首先进入了灶神星轨道,对其展开了14个月的探测,采集了关于
期刊
【摘要】阅读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而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它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获取知识经验起着重要作用。不管课内阅读效率多高,没有课外阅读,都不可能获得十足的成效。  【关键词】兴趣 实践 方法  著名的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只有通过有计划的 大量的阅读,以及进行多种
在英语学习中,阅读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决定听、说、写三种能力的提高。初中英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果。 In English learnin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就学生“读”能力和目标进行了准确定位,并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结合新课标再从中考阅读的范围看,一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答题技巧,是英语教师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细节推理题、词句理解题、推理判断题、归纳概括题和图表理解题五种阅读理解常见题型入手,浅析了初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