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dragon”到“loong”看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接受

来源 :散文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fly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龙”一直是祥瑞的代名词.但是在西方,“dragon”却被理解为邪恶的象征.在早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西方认同了中国龙“dragon”的涵义,但后来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在很多时候把我国的“龙”与其“dragon”视为一物.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中西方都发现这样的互译并不合理.因此,我们现在才会有“dragon”和“loong”两个不同的单词.从这简单的两个单词的演变过程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西方在逐渐地接受两者的差异性.
其他文献
期刊
称呼对方是交际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是说话人向听话人传递的交际信息,对交际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人称对人们日常关系的维系起到重要作用.说话人通过第二人称来表现
历史文献是记载人类社会历史生活及文化的重要文本,世界文化熔铸于源远流长的世界历史中,因而历史文献翻译在当代尤为重要.为优化历史文献的翻译质量,本文基于巴斯奈特的文化
从读加缪的《局外人》、《西西弗的神话》、《鼠疫》开始,深感知加缪在作品中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对这苦难世界的沉沦与反抗,这位存在主义大师生活于战争年代,早年丧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