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范式下的课堂观察与教学改进——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三课时)为例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glo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LOCA范式,观察《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三课时的教学。首先,观察学习历程,抽取关键事件:解决问题时,孤军奋战,缺乏沟通;公共分享时,听而不记,记而不思;知识应用中,简单模仿,缺乏深究。其次,分析关键事件,诊断学习问题:浅表学习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习惯性的浅表学习阻碍协同学习的开展;不善于反思就难以应对高挑战性问题。最后,针对学习问题,做出教学改进:营造学习环境,促进协同学习;转变教学理念,为学习而设计;搭建学习支架,发展高阶思维;调整教学节奏,留足反思时间。
其他文献
起步阶段习作教学的推进策略主要有三。一是解决“素材难”的问题,通过主题牵引,依托班级《习作周刊》和多媒体,积累素材。二是解决“方法难”的问题,采用正向评价,顺势向学
习作评语扮演着“评文”“评人”的“评论员”角色。评文,重在指点学生“如何写”,指出习作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和优化的方向。评人,重在通过只言片语的指点、启发和鼓励,引
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应重在查漏补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建构,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做法有:找主线,弥补知识的缺漏,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理解;找方法,优化知识
写话教学要贴合学生思维特点,满足其内心需求。可创设生活化情境、问题式情境、游戏类情境、表演式情境、阅读类情境等,引发学生在情境中的自然表达,逐步提高其写话能力。
美术教学,要教得“有意思”。教师要能以自己的教学智慧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让学生带着浓浓的探究兴趣,踏进美术学习的美好境界。“有意思”的美术课堂,需要“权利转让”
在课例研究中,常使用前测与后测的方法收集实证数据来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获得,其作用是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获取学习资源和用数据评价教学的效果。通过《周长》
一次,学校领导未在课前通知上课教师,而直接“推门”听了一节家常课。听完课,学校领导请上课教师把这节课的教案拿过来。对照课堂教学过程与教案,学校领导发现它们大相径庭。
作为教过数学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子阳老师的课自带“光芒”,备受学生喜欢和同行好评。他的课,如小火煨汤,讲求一个“慢”字,让营养一点一点地渗入;他的课,展现出开放的活
运用课堂教学评价模型驱动学习兴趣,即在课堂中创设引起学生思维挑战的问题情境,设计学生可以操作的学习任务,提供师生、生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共同经历和实践学习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