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某高等院校印行的诗稿一册,附有注解。其中有句诗用了“苏州刺史肠”的典故,注者在韦应物诗中找出有“肠”字的句子作为此典的出处。 知道韦氏曾被称为“韦苏州”,那很应该;不过唐代诗人担任过苏州刺史职务的,并不止韦氏一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是。如果遇见苏州刺史的事都归到韦氏身上,没有抉择,也不合实际。 这典故实在属于刘禹锡,与韦氏无干。据传刘氏任苏州刺史或以后的时候,曾到一个官至司空的人家宴会,酒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高等院校印行的诗稿一册,附有注解。其中有句诗用了“苏州刺史肠”的典故,注者在韦应物诗中找出有“肠”字的句子作为此典的出处。
知道韦氏曾被称为“韦苏州”,那很应该;不过唐代诗人担任过苏州刺史职务的,并不止韦氏一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是。如果遇见苏州刺史的事都归到韦氏身上,没有抉择,也不合实际。
这典故实在属于刘禹锡,与韦氏无干。据传刘氏任苏州刺史或以后的时候,曾到一个官至司空的人家宴会,酒席筵前那家的歌姬出来唱歌侑酒。不知道是主人索刘氏赋诗,还是刘氏主动题赠,当时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恼乱苏州刺史肠”。这就是“司空见惯”那个成语的原始出处。
这种临时挥写即兴应酬的作品,刘氏诗集中不曾收录,只散见于各种笔记或诗话中,因而记述有些纷歧。如《唐宋遗史》就说:韦应物为苏州太守尝有诗赠米嘉荣,又尝赴本州司马杜鸿渐宴,作诗赠乐妓。按赠米嘉荣诗不载韦集,却在刘禹锡集中,可证两事连述,均误刘为韦。清代官辑的《佩文韵府》亦沿《唐宋遗史》之误。《古今诗话》则作刘诗,《本事诗》亦作刘诗。
其他文献
读了这本书,觉得很受用。“开卷有益”。它帮助我略略舒展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观点,即所谓“世界史”就是包罗上下古今,囊括东西南北,仅仅从时间、空间来考虑的观点。巴特菲尔德认为历史不仅仅记载“过往”,而且要增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他很推崇汤因比(A.Toynbee),认为只有象他那样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智慧,才有可能获得对现实世界的真实理解。 巴特菲尔德出生于一九○○年,是一位有名的剑桥大学的近代史钦
大概因为住在南方的缘故,我从来没有看过新凤霞的评剧舞台演出,只看过一次电影《花为媒》。电影里的新凤霞还很年轻,我觉得在那部戏曲艺术片中,她的表演活泼有力,充分显示出这一产生在北国的剧种强烈、生动、富有风趣的魅力。 但对于这位著名演员的情况是完全不了解的。后来我在杂志上读到她的几篇文章,非常喜欢,所以她的《新凤霞回忆录》一出版,我就请天津的朋友给我寄来。我一口气读完了,觉得她记述艰难的童年生活的那
《桂林山水诗选》(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选了宋人朱顏一首诗:“天神剜不记年,洞中风景异尘寰。江波荡漾青罗带,岩石虚明碧玉环。地接三山真迹在,天连合浦宝珠还。重来似乘槎到,惭愧云门夜不关。”注释者将尾联注释为:“这两句意谓,我重游伏波胜境,宛如登天,而天门至夜不关,容我进入,使之惭愧。”这里“惭愧”的解释是不对的。 “惭愧”一词诗词曲中常见。近人张相在《诗词曲语辞汇释》里,释为“感幸之辞,犹云多谢也
韩浩月 “我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这是热播剧《山海情》大结局传递的愿望,也给观众留下了念想。从9.1分开播,到9.4分收尾,《山海情》剧组打了一场“漂亮仗”。 《山海情》原名《闽宁镇》,从剧名看,怎么都不像热播剧,但优秀的创作团队,可以改变一切先入为主的印象。由侯鸿亮、高满堂、孔笙等组成的金牌幕后队伍,把扶贫剧创作推到了一个高點。该剧由编剧团队实地采访创作而成,主要人物均有原型对应,也破了电视
先严远生公因反对帝制不幸于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在美国旧金山遇害后,其挚友闽县林志钧(字宰平)先生,即苦心搜集遗文,择其尤关政治、文艺及思想问题者,编为《远生遗著》四册,由商务印书馆于一九二0年六月发行初版,后来印过好几版。一九三一年,商务印书馆向当时的内政部申请审定,准备重印,部方认为其中《对于三大势力之警告》及《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共五篇文章,应予删削。我未同意,以致一直不曾重印。等到一九三
近年来《文心雕龙》研究专著漫议 有人对《文心雕龙》的研究作过这样的统计:近三十年来共出版了二十四部专著,发表了约六百篇文章。其中,仅从一九七八年以来的短短五年里,就出版和发表了专著十八部、论文四百余篇。这些都充分显示着《文心雕龙》的研究已经进入了昌盛的新时期,现仅就笔者涉猎的一些专著,谈一点感受。 《文心雕龙》的校勘工作十分繁复。诚如杨明照先生所说,“一字一句的差错,并非无关宏旨”,老一辈
读《领导科学基础》有感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既有现代化的经济技术知识,又有革新精神,勇于创造,能够开创新局面的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企业管理干部。”《决定》又提出,要求在一九八五年底以前完成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骨干企业领导班子的调整任务,并且订出规划,采取切实措施,造就出大批厂长、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党委
评长篇小说《新星》的主题思想 这是新时期文学中一部气势夺人的作品。它的主人公以一个睥睨一切的哲人、一个口若悬河的雄辩家、一个单枪匹马的斗士的三位一体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试图通过描绘一个虚构的县份,把现实放进历史的长河里,站到历史哲学的高度,剖析改革潮流的历史必然性和目前阶段的战略态势,并对这个伟大潮流的未来作了宏观的构想和展望。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他试图从历史的剖析中写明现实,
李白、杜甫是我国古典诗坛中的双子星座,他们两人生前都是极端坎坷潦倒,的,然而死后的情况却不一样。杜甫经过元稹、白居易和宋人的推崇,整理和注释《杜甫集》者辈出,号称千家。可是《李白集》的整理和注释却寥寥无几,一千多年来只有南宋杨齐贤、元萧士、明胡震亨、清王琦等四家,相比之下,对李白的研究确实如同白居易所说的那样,“就中沦落不过君”了。 清王琦辑注的《李太白文集》三十六卷,汇集了杨、萧、胡三家注的长
抗日战争期间,大学教授的薪水几至不够买薪买水,王了一先生当时也半赖卖文为活。可是他在《卖文章》一文里却提出三条“卖而不求善价”的意见:“如果有良好的纸张和精美的印刷,我们可以贱卖;如果校对谨慎,我们可以贱卖;如果那刊物的作者群中没有我们所羞与为伍的人,同时它又拥有千万数识货的读者,我们可以将稿子双手奉送,甚至可以倒贴几文!” 了一先生在这里连用几个“我们”,足见并非“一家之言”,倒是很能代表“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