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传统武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在幼儿阶段,开展武术教育既可以增强幼儿体质,还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笔者作为幼儿园的一名教师在传统武术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现总结出来与诸位一同交流。
【关键词】幼儿园 传统武术 教育
传统武术一直以来倍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作为“国粹”,在幼儿阶段开展传统武术教育有利于增强幼儿体质,丰富幼儿运动的形式和内容,锻炼和培养幼儿坚忍不拔的意志力。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如何挖掘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全面提高幼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呢?
一、结合游戏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纲要》中明确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在幼儿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武术活动结合游戏对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很有意义,如果每次都单调的压腿、踢腿等练习,并且训练的手段、形式没有一点花样,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单调、枯燥,失去兴趣。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简单枯燥的武术基本动作融入游戏中,利用多种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兴趣,如:通过游戏:《小鸭过桥》练习马步、弓步、跪步和扑步等基本武术动作,让幼儿亲自体验,自然就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套路动作时,以游戏形式让武术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也应该多样化。如:游戏“营救小羊在行动”,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在设计、组织教学方法时,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并根据小班孩子喜欢模仿、喜欢蹦蹦跳跳,但耐力较差的这一情况,通过在游戏中带领幼儿抱拳跑步来到大灰狼的家时,使用了学习武术的本领“弓步推掌”和“马步冲拳”,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更好地去巩固复习所学过的武术名称及动作,有效的提高幼儿对学习武术动作的兴趣。
二、制定教学目标,培养幼儿意志品德
在幼儿期开始进行武术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可以为幼儿感受中国传统的文化提供一条切实、直观的途径,同时使幼儿产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与此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意志品德。
例如:我们大班排练的《我是中国龙》,音乐节奏明快,动作大气,用到了左钩拳和右钩拳,单掌和双掌,轮臂挥掌等动作,在马步的学习中孩子们要动作正确,一步道位。马步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队形的变化可以培养孩子有好合作愉快交往的品德。在学习武术操中马步架冲的动作时,我就采用动作示范,让孩子体验到动作的力度和娴熟。口令的运用:武术的节奏来源于口令。在武术操中,我们也加入了“嘿嘿”“哈哈”等口令来振奋幼儿的精神。事实也证明,孩子们一喊到口令动作也有力。通过练习,可使儿童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刻苦耐劳,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困难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儿童勤奋、刻苦、果断、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生活习性和品德。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学习效果
幼儿武术教学则需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在课程进行当中除要以形象的语言对幼儿进行动作的讲解及带领其练习外,还要注意适当的进行一些鼓励和小比赛,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第一,情境教学法。以故事为主线贯穿武术技术的教学,再根据每个动作取出相应的成语,也就是设置情景教学的模式对幼儿进行武术教育。
第二,攻防教学法。在幼儿武术课上,有些武术动作不易讲解,如果在幼儿武术教学中,教师边解析边示范动作的攻防含义,加深对动作理解,增强趣味性,以便来适应幼儿的个性特点。
第三,游戏教学法。体育游戏对于幼儿学习武术基本动作技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武术基本动作是以马步、弓步、仆步、跳跃基本动作等为基础的,体育游戏能有效地培养与提高武术中的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无疑是为学习武术技术动作打下了基础。
四、渗透品德教育,陶冶幼儿高尚情操
把武术融入日常教学中,促进幼儿武德的教育。
第一,注重文明礼仪。抱拳礼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也是武术教学中的礼德教育。首先我们指导幼儿在礼仪方面鼓励幼儿运用武术特有的抱拳礼的传统礼仪,见到老师能行以抱拳礼并问声好,老师也需要以同样的方法回礼。这样让孩子从中感受武术教育的礼德之美,懂得师生互敬。
第二,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每周的武术教学活动时,在活动时幼儿接受学习武术知识和动作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耐性和不怕苦的精神,幼儿在刚开始武术活动中往往无法马上掌握动作要领或定点动作的定性,就会出现无法坚持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就根据情况,鼓励幼儿不怕苦要有耐性,坚持练习完成这个动作,并掌握动作要领。
第三,通过武术故事渗透品德教育。我们在平常活动时也经常组织幼儿倾听关于武术方面的小故事,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霍元甲的“痛击洋人”,了解故事中的人学习武术对自己或对社会的作用,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启发,学习武术不仅是锻炼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在必要时也要见义勇为,保护别人,保护国家;做自己能所的事情,多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他们也被故事人物那种勇敢的精神所感动。
总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法宝,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效果。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充分发扬中国武术文化、弘扬中国武术精神,从幼儿开始,让他们在武术学习与传承中获取知识、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 传统武术 教育
传统武术一直以来倍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作为“国粹”,在幼儿阶段开展传统武术教育有利于增强幼儿体质,丰富幼儿运动的形式和内容,锻炼和培养幼儿坚忍不拔的意志力。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如何挖掘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全面提高幼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呢?
一、结合游戏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纲要》中明确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在幼儿的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武术活动结合游戏对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很有意义,如果每次都单调的压腿、踢腿等练习,并且训练的手段、形式没有一点花样,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单调、枯燥,失去兴趣。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简单枯燥的武术基本动作融入游戏中,利用多种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兴趣,如:通过游戏:《小鸭过桥》练习马步、弓步、跪步和扑步等基本武术动作,让幼儿亲自体验,自然就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套路动作时,以游戏形式让武术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也应该多样化。如:游戏“营救小羊在行动”,为了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在设计、组织教学方法时,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并根据小班孩子喜欢模仿、喜欢蹦蹦跳跳,但耐力较差的这一情况,通过在游戏中带领幼儿抱拳跑步来到大灰狼的家时,使用了学习武术的本领“弓步推掌”和“马步冲拳”,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更好地去巩固复习所学过的武术名称及动作,有效的提高幼儿对学习武术动作的兴趣。
二、制定教学目标,培养幼儿意志品德
在幼儿期开始进行武术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可以为幼儿感受中国传统的文化提供一条切实、直观的途径,同时使幼儿产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与此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意志品德。
例如:我们大班排练的《我是中国龙》,音乐节奏明快,动作大气,用到了左钩拳和右钩拳,单掌和双掌,轮臂挥掌等动作,在马步的学习中孩子们要动作正确,一步道位。马步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队形的变化可以培养孩子有好合作愉快交往的品德。在学习武术操中马步架冲的动作时,我就采用动作示范,让孩子体验到动作的力度和娴熟。口令的运用:武术的节奏来源于口令。在武术操中,我们也加入了“嘿嘿”“哈哈”等口令来振奋幼儿的精神。事实也证明,孩子们一喊到口令动作也有力。通过练习,可使儿童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刻苦耐劳,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困难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儿童勤奋、刻苦、果断、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生活习性和品德。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学习效果
幼儿武术教学则需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在课程进行当中除要以形象的语言对幼儿进行动作的讲解及带领其练习外,还要注意适当的进行一些鼓励和小比赛,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第一,情境教学法。以故事为主线贯穿武术技术的教学,再根据每个动作取出相应的成语,也就是设置情景教学的模式对幼儿进行武术教育。
第二,攻防教学法。在幼儿武术课上,有些武术动作不易讲解,如果在幼儿武术教学中,教师边解析边示范动作的攻防含义,加深对动作理解,增强趣味性,以便来适应幼儿的个性特点。
第三,游戏教学法。体育游戏对于幼儿学习武术基本动作技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武术基本动作是以马步、弓步、仆步、跳跃基本动作等为基础的,体育游戏能有效地培养与提高武术中的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无疑是为学习武术技术动作打下了基础。
四、渗透品德教育,陶冶幼儿高尚情操
把武术融入日常教学中,促进幼儿武德的教育。
第一,注重文明礼仪。抱拳礼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礼仪,也是武术教学中的礼德教育。首先我们指导幼儿在礼仪方面鼓励幼儿运用武术特有的抱拳礼的传统礼仪,见到老师能行以抱拳礼并问声好,老师也需要以同样的方法回礼。这样让孩子从中感受武术教育的礼德之美,懂得师生互敬。
第二,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每周的武术教学活动时,在活动时幼儿接受学习武术知识和动作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耐性和不怕苦的精神,幼儿在刚开始武术活动中往往无法马上掌握动作要领或定点动作的定性,就会出现无法坚持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就根据情况,鼓励幼儿不怕苦要有耐性,坚持练习完成这个动作,并掌握动作要领。
第三,通过武术故事渗透品德教育。我们在平常活动时也经常组织幼儿倾听关于武术方面的小故事,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霍元甲的“痛击洋人”,了解故事中的人学习武术对自己或对社会的作用,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启发,学习武术不仅是锻炼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在必要时也要见义勇为,保护别人,保护国家;做自己能所的事情,多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他们也被故事人物那种勇敢的精神所感动。
总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武术教学质量的法宝,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效果。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充分发扬中国武术文化、弘扬中国武术精神,从幼儿开始,让他们在武术学习与传承中获取知识、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