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鼠肢体缺血预处理延迟相心肌蛋白质组学的变化。
方法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12只,8~9周龄,体重26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IP组)和对照组(C组)。LIP组用橡皮筋环扎右后肢根部,阻断血流5 min,开放再灌注5 min,共循环3次,实施肢体缺血预处理。预处理后24 h时,取左心室组织,采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和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蛋白表达谱的差异(组间表达差异大于1.2倍且P<0.05)。对鉴定得到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用Western blot法验证部分差异表达蛋白。
结果筛选得到55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35个蛋白表达上调,20个蛋白表达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蛋白多为细胞器、细胞膜及大分子复合物,广泛参与代谢、生物调节、应激反应及信号传导等过程,具有分子结合活性、催化活性、抗氧化及调节酶活性等功能。Western blot法的验证结果与iTRAQ分析结果一致。
结论肢体缺血预处理延迟相可诱发与心肌细胞调节能量代谢、抗氧化、调控基因表达及参与蛋白质折叠与降解等有关的55个蛋白表达变化,这可能是其心肌保护效应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