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文章认为要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主要做到几点:首先,让学生明确课程性质,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再次,让学生明确课程内容,了解教材结构;然后,在授课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用语要通俗易懂。
关键词:基础会计;入门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1)04-0176-01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习惯了初中时中、英、数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到职中后,初步接触专业课程,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很难转变过来。作为一名会计老师,怎样才能上好这门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确实是一项很大的挑战。现在,我就四个学期的《基础会计》的教学经历,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1 明确课程性质,介绍学习方法
要学好《基础会计》这门课要求学生有文科的慎密思维和理科的灵活思维,即是这门课是文理结合的专业。首先,要学生明确这点,调整一下以前惯用的学习方法。再次,这门课学生刚开始学的时候往往比较模糊,因为涉及到很多专业名词不容易理解,这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不能理解的先记下来,学到后面就会慢慢地清晰了。也就是要求学生先知其然,然后再知其所以然。我们必须和学生说明这点,否则有些学生就会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就会知难而退了。
2 明确课程内容,了解教材结构
对于新的课程学生是比较陌生的,在开课前,我们应对教材的内容作一个系统的介绍。《基础会计》的课程内容其实就是会计核算的整个程序。
要求学生先把这个流程图记下来,不理解没关系,告诉他们我们以后学习就是这些内容,学习这门课的过程就像下飞行棋一样,在这个图上一步一步走下去,而且以后学到哪部分的内容便提醒他们看懂这个图,让他们明确已经“走”到哪一步了,这样有助于他们理解所学的东西,同时,还让他们对会计核算工作有所了解。
3 选择教学方法,用语通俗易懂
我认为要使学生理解《基础会计》这门课,比喻法、演示法和实践法这三种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① 比喻法。它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方法。再抽象的原理,通过打恰当的比喻,都可以让学生获得迅速的理解。会计教学中,很多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打比喻的知识。例如记得大学一位老师说过:有一位师姐在实习讲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时就打了这样的一个比喻。她说:“我们女生以后在找男朋友时应看看他有没有房子、车子和钱,这些就是他的资产,除了这个之外,还要调查清楚他的房子和车子是怎样来的,如果是贷款买的就是他的负债,嫁过去之后还得慢慢和他一起还,所以要查清楚的是真正属于他的资产有多少,这可以理解成所有者权益。”我参加工作后,也讲过这个比喻,课堂气氛不错,但打完比喻后,我还不忘开玩笑地提醒学生们不要这么快找男朋友。
② 演示法。会计中的凭证、账簿等都是学生没接触过的,虽然教材上有图,但是我们讲课时拿实物出来给学生看,能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什么是凭证、什么是账簿、凭证有哪几种、账簿有哪几种,各种凭证、账簿的内容、格式具体又怎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③ 实操法。尽量要让学生多动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更有助于理解理论知识。除了让学生做练习,还应该学生自己动手填凭证、登账簿、编报表。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先准备一套全面而简单的业务题以及若干空白的记账凭证和账簿,在讲完各种类型业务核算后,让学生根据这套业务题编制会计分录,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综合练习分录的编制,又可以为下一步实操做好准备,评讲完业务题后再往下讲凭证,演示凭证的填制,再让学生根据自己之前做的分录填制凭证,然后检查他们填制的情况。每学一部分的内容都以相同的方法让学生实操一遍,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④ 归纳对比法。在教学中注意将相似或相反的知识点归纳起来进行对比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掌握相关的知识。这种方法在讲到账户和分录的时候最常用。如:关于投资问题,对外投资应借记“短期/长期投资”,接受投资应贷记“实收资本”。
作为一名会计老师,真的是要“教到老学到老”,会计准则日新月异,教材的内容往往要比新的准则落后三至五年,所以每到新的准则出台后,我们必须抓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死搬教材的内容,与新的准则相违背的要及时纠正,力求教给学生的是最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田彦霞,浅谈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几点[J].体会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4).
关键词:基础会计;入门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1)04-0176-01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习惯了初中时中、英、数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到职中后,初步接触专业课程,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很难转变过来。作为一名会计老师,怎样才能上好这门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确实是一项很大的挑战。现在,我就四个学期的《基础会计》的教学经历,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1 明确课程性质,介绍学习方法
要学好《基础会计》这门课要求学生有文科的慎密思维和理科的灵活思维,即是这门课是文理结合的专业。首先,要学生明确这点,调整一下以前惯用的学习方法。再次,这门课学生刚开始学的时候往往比较模糊,因为涉及到很多专业名词不容易理解,这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不能理解的先记下来,学到后面就会慢慢地清晰了。也就是要求学生先知其然,然后再知其所以然。我们必须和学生说明这点,否则有些学生就会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就会知难而退了。
2 明确课程内容,了解教材结构
对于新的课程学生是比较陌生的,在开课前,我们应对教材的内容作一个系统的介绍。《基础会计》的课程内容其实就是会计核算的整个程序。
要求学生先把这个流程图记下来,不理解没关系,告诉他们我们以后学习就是这些内容,学习这门课的过程就像下飞行棋一样,在这个图上一步一步走下去,而且以后学到哪部分的内容便提醒他们看懂这个图,让他们明确已经“走”到哪一步了,这样有助于他们理解所学的东西,同时,还让他们对会计核算工作有所了解。
3 选择教学方法,用语通俗易懂
我认为要使学生理解《基础会计》这门课,比喻法、演示法和实践法这三种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① 比喻法。它是一种形象生动的方法。再抽象的原理,通过打恰当的比喻,都可以让学生获得迅速的理解。会计教学中,很多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打比喻的知识。例如记得大学一位老师说过:有一位师姐在实习讲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时就打了这样的一个比喻。她说:“我们女生以后在找男朋友时应看看他有没有房子、车子和钱,这些就是他的资产,除了这个之外,还要调查清楚他的房子和车子是怎样来的,如果是贷款买的就是他的负债,嫁过去之后还得慢慢和他一起还,所以要查清楚的是真正属于他的资产有多少,这可以理解成所有者权益。”我参加工作后,也讲过这个比喻,课堂气氛不错,但打完比喻后,我还不忘开玩笑地提醒学生们不要这么快找男朋友。
② 演示法。会计中的凭证、账簿等都是学生没接触过的,虽然教材上有图,但是我们讲课时拿实物出来给学生看,能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什么是凭证、什么是账簿、凭证有哪几种、账簿有哪几种,各种凭证、账簿的内容、格式具体又怎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③ 实操法。尽量要让学生多动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更有助于理解理论知识。除了让学生做练习,还应该学生自己动手填凭证、登账簿、编报表。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先准备一套全面而简单的业务题以及若干空白的记账凭证和账簿,在讲完各种类型业务核算后,让学生根据这套业务题编制会计分录,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综合练习分录的编制,又可以为下一步实操做好准备,评讲完业务题后再往下讲凭证,演示凭证的填制,再让学生根据自己之前做的分录填制凭证,然后检查他们填制的情况。每学一部分的内容都以相同的方法让学生实操一遍,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④ 归纳对比法。在教学中注意将相似或相反的知识点归纳起来进行对比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掌握相关的知识。这种方法在讲到账户和分录的时候最常用。如:关于投资问题,对外投资应借记“短期/长期投资”,接受投资应贷记“实收资本”。
作为一名会计老师,真的是要“教到老学到老”,会计准则日新月异,教材的内容往往要比新的准则落后三至五年,所以每到新的准则出台后,我们必须抓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死搬教材的内容,与新的准则相违背的要及时纠正,力求教给学生的是最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田彦霞,浅谈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几点[J].体会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