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出台《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来,书法进课堂引起了各方关注。一段时期以来,书法教育淡化,全民写字水平下降,对文字的感知、欣赏能力也在下降。此次书法教育走进课堂,走进校园,让人们欣慰,书法教育终于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2014年春,广西书法教育学会启动的《书法教育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策略研究》课题,恰如一场春雨,滋润着书法教育这块饥渴的土地。我校子课题《学生的书写行为习惯养成与书写技能提高的实验与研究》在总课题组的领导下,也顺利地开展起来了,学校也安排了书法课程。
“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但要成为书法家,那是另有一套专门的练习步骤的,不必作为对中小学生的普遍要求。”我非常赞同郭沫若的这段话,所以在书法教学中,我遵循的是扎实、细致、耐心。
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生歪着脖子写字,头向左倾斜成60度;有的腰软塌塌的挺不起来,整个身子趴在桌子上写字;有的拇指和笔尖距离长短不一;有的指尖捏笔,写字时笔杆几乎是垂直的;有的大拇指包住食指,掌心是实的……看到这些现象,不禁让人觉得忧虑。
我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是:1.学生握笔写字过早,大部分孩子在上幼儿园时甚至上幼儿园前,家长或老师就着急地让孩子握笔写字,形成不良握笔习惯后纠正的难度加大;2.学生和部分老师对写字姿势无所谓,学生认为这无伤大雅,只要能写出字就行,部分老师特别是非语文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书写极不在意,更不会在意学生的握笔方法了;3.教师对学生握笔姿势纠正的督促力度不够,握笔姿势一旦养成不良的习惯,短时间内是很难纠正过来的,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坚持,在教学任务繁重的今日,许多老师选择的是放弃;4.通过观察,如果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写字,大部分学生的字体让人赏心悦目,而在日常的作业中却看不到这种现象,说明正确的握笔姿势保持的时间长短与书写量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5.错误执笔方式的形成与学生最初使用各种笔时形成的书写定势关系很大。
要纠正学生不良的书写行为习惯,首先要纠正孩子握笔的姿势。为此,我琢磨出了一个很简易的办法,利用一个小小的皮筋圈,解决了多年难以解决的问题。只需要准备一根皮筋圈,把掌心朝里,将皮筋从右手的四指上穿过,套到掌心的位置,然后把笔由虎口的皮筋斜插进掌心,让笔的上端固定在虎口上,此时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就能很灵活地捏住笔,整个右手就很自然地形成空拳状,这就是正确的握笔姿势。这个方法我在老师中做了简单的演示,大家都说这个方法妙,有老师马上给自己班的孩子准备了一堆皮筋圈。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也能改变握笔无力的现象。但是要注意的是训练期间写字时间不宜过长。只要坚持下来,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我们不妨也用21天的时间纠正孩子的这个习惯,等习惯养成后再去掉皮筋圈。
再者,钢笔字帖也是制约书法教学的一个关键条件。目前教师对钢笔字教学没有统一的依据,对于学生的作业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有的语文老师认为写字教育并不重要,对写字教学的要求不一样,对学生的字好或不好,无所谓,也不加以指导。一部分教师只注重卷面的整洁,不注重字的笔画、结构的安排,更不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书法审美教育。《书法教育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策略研究》课题组为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学校为每位老师订了经典名帖《灵飞经》硬笔书法导学,我又有幸被派去参加书法课题组的培训。我培训后回到学校又培训全体老师,自己也进行练习,经过几个来回磨炼,基本掌握了书法教学方法,上起书法课来得心应手。
我在二年级和三年级的书法教学中通过调查还发现这样的问题:二年级的铅笔字无论从字体或卷面上来说,都比三年级的钢笔字强。为了能清楚地比较出学生书写铅笔字与书写钢笔字的差别,我安排了一次现场测试,让两个年级的学生对同一内容分别用铅笔和钢笔书写,然后请几个语文老师参与批阅、评价。结果二年级铅笔字有52%的学生获优秀等级,39%的学生获良好等级,仅有3%的学生属于及格等级;而对于写同一内容的三年级钢笔字,仅有23%的学生获优秀等级,35%的学生获良好等级,42%的学生属于及格等级。细看这些作业,铅笔字作业整体比较清楚、整洁,而钢笔字作业整体则是卷面不整洁,有的还墨迹斑斑,行款也不整齐,还有许多涂改、添笔加笔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检查学生钢笔的时候对学生的笔杆粗细、轻重、长短做了统一的要求,学生的钢笔笔杆过粗或过细,握起来较费劲;笔杆不能太重,学生手指骨骼还在发育阶段,长时间握在手中,会给学生一种负担;对于有的学生的钢笔只有废弃铅笔头的长度的,全部要求重买。解决了钢笔问题,学生的用墨也不容忽视。 要写好钢笔字,选择合适的并使用好墨水很重要。有的学生使用的墨水颜色过浅,书写字迹就很淡;有的学生使用的墨水过浓,容易在笔内沉积,导致出水不畅;有的学生钢笔使用完毕后不注意把笔帽套上,造成笔头堵塞,书写时又用力划,划破了卷面。所以我统一要求学生用皇冠牌的香型碳素墨水,再也没有出现过上述的问题。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在学生握笔姿势、学生用笔用墨等方面花费许多的时间,但我相信,有这些做前提,下一步的书法教学会更顺利,会更有成效!
2014年春,广西书法教育学会启动的《书法教育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策略研究》课题,恰如一场春雨,滋润着书法教育这块饥渴的土地。我校子课题《学生的书写行为习惯养成与书写技能提高的实验与研究》在总课题组的领导下,也顺利地开展起来了,学校也安排了书法课程。
“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但要成为书法家,那是另有一套专门的练习步骤的,不必作为对中小学生的普遍要求。”我非常赞同郭沫若的这段话,所以在书法教学中,我遵循的是扎实、细致、耐心。
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生歪着脖子写字,头向左倾斜成60度;有的腰软塌塌的挺不起来,整个身子趴在桌子上写字;有的拇指和笔尖距离长短不一;有的指尖捏笔,写字时笔杆几乎是垂直的;有的大拇指包住食指,掌心是实的……看到这些现象,不禁让人觉得忧虑。
我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是:1.学生握笔写字过早,大部分孩子在上幼儿园时甚至上幼儿园前,家长或老师就着急地让孩子握笔写字,形成不良握笔习惯后纠正的难度加大;2.学生和部分老师对写字姿势无所谓,学生认为这无伤大雅,只要能写出字就行,部分老师特别是非语文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书写极不在意,更不会在意学生的握笔方法了;3.教师对学生握笔姿势纠正的督促力度不够,握笔姿势一旦养成不良的习惯,短时间内是很难纠正过来的,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坚持,在教学任务繁重的今日,许多老师选择的是放弃;4.通过观察,如果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写字,大部分学生的字体让人赏心悦目,而在日常的作业中却看不到这种现象,说明正确的握笔姿势保持的时间长短与书写量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5.错误执笔方式的形成与学生最初使用各种笔时形成的书写定势关系很大。
要纠正学生不良的书写行为习惯,首先要纠正孩子握笔的姿势。为此,我琢磨出了一个很简易的办法,利用一个小小的皮筋圈,解决了多年难以解决的问题。只需要准备一根皮筋圈,把掌心朝里,将皮筋从右手的四指上穿过,套到掌心的位置,然后把笔由虎口的皮筋斜插进掌心,让笔的上端固定在虎口上,此时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就能很灵活地捏住笔,整个右手就很自然地形成空拳状,这就是正确的握笔姿势。这个方法我在老师中做了简单的演示,大家都说这个方法妙,有老师马上给自己班的孩子准备了一堆皮筋圈。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也能改变握笔无力的现象。但是要注意的是训练期间写字时间不宜过长。只要坚持下来,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我们不妨也用21天的时间纠正孩子的这个习惯,等习惯养成后再去掉皮筋圈。
再者,钢笔字帖也是制约书法教学的一个关键条件。目前教师对钢笔字教学没有统一的依据,对于学生的作业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有的语文老师认为写字教育并不重要,对写字教学的要求不一样,对学生的字好或不好,无所谓,也不加以指导。一部分教师只注重卷面的整洁,不注重字的笔画、结构的安排,更不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书法审美教育。《书法教育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策略研究》课题组为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学校为每位老师订了经典名帖《灵飞经》硬笔书法导学,我又有幸被派去参加书法课题组的培训。我培训后回到学校又培训全体老师,自己也进行练习,经过几个来回磨炼,基本掌握了书法教学方法,上起书法课来得心应手。
我在二年级和三年级的书法教学中通过调查还发现这样的问题:二年级的铅笔字无论从字体或卷面上来说,都比三年级的钢笔字强。为了能清楚地比较出学生书写铅笔字与书写钢笔字的差别,我安排了一次现场测试,让两个年级的学生对同一内容分别用铅笔和钢笔书写,然后请几个语文老师参与批阅、评价。结果二年级铅笔字有52%的学生获优秀等级,39%的学生获良好等级,仅有3%的学生属于及格等级;而对于写同一内容的三年级钢笔字,仅有23%的学生获优秀等级,35%的学生获良好等级,42%的学生属于及格等级。细看这些作业,铅笔字作业整体比较清楚、整洁,而钢笔字作业整体则是卷面不整洁,有的还墨迹斑斑,行款也不整齐,还有许多涂改、添笔加笔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检查学生钢笔的时候对学生的笔杆粗细、轻重、长短做了统一的要求,学生的钢笔笔杆过粗或过细,握起来较费劲;笔杆不能太重,学生手指骨骼还在发育阶段,长时间握在手中,会给学生一种负担;对于有的学生的钢笔只有废弃铅笔头的长度的,全部要求重买。解决了钢笔问题,学生的用墨也不容忽视。 要写好钢笔字,选择合适的并使用好墨水很重要。有的学生使用的墨水颜色过浅,书写字迹就很淡;有的学生使用的墨水过浓,容易在笔内沉积,导致出水不畅;有的学生钢笔使用完毕后不注意把笔帽套上,造成笔头堵塞,书写时又用力划,划破了卷面。所以我统一要求学生用皇冠牌的香型碳素墨水,再也没有出现过上述的问题。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在学生握笔姿势、学生用笔用墨等方面花费许多的时间,但我相信,有这些做前提,下一步的书法教学会更顺利,会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