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商业负债影响因素的探讨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_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负债是一种常见的自然融资方式,主要指企业待清偿的供货商货款,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通常大宗购买者都不需要在收到货款时就付款,供货商都给予一段较短的延迟付款期限,即给予购买者以信用。这种信用的使用具有成本,而不是免费的。这一成本可能由供应商承担,也可能由购货方承担,或是由双方共同承担。供应商可以通过提高商品价格,将这一成本转移给购货方,而购货方也可以通过延迟付款,获得暂时资金的融通以及货币的时间性收益。商业负债不会产生税盾效应,并且容易获得。大多数企业不需要对商业负债进行正式的融资安排,仅仅只需要按照以往商业惯例对所欠供应商的货款进行支付。尽管商业负债在国内目前仍属于无成本负债,但是却能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例如2004年以来国内接连发生了东洋空调、诺马特、澳柯玛等企业因拖欠货款,而遭到供应商的集体追讨。这些企业往往通过先使用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等生产物资或最终的销售产品,后支付货款的方式暂时缓解经营活动中的资金压力,进而享受自然融资的好处。但是由于未对此类自然融资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加之自身资金链的紧张,最终导致这些企业面临资产重组和破产的境地。
  
  一、行业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对商业负债的影响
  
  1.行业因素对商业负债的影响。有的专家认为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有的则认为上市公司的负债比例不因行业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我们通过分析认为,行业因素会对商业负债产生明显的影响。一般而言,竞争激烈的行业其商业负债必然高于竞争相对缓和的行业或是垄断性行业,因为竞争激烈的行业资金流转相对较快,通过商业负债可以缓解紧张的资金压力。同样制造业的商业负债水平也会高于非制造业,因为制造类企业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等物资,而软件制造、服务等非制造类企业不需要消耗大量材料物资,因此也就不存在较高的商业负债水平。
  2.其它因素对商业负债的影响:(1)企业规模对商业负债的影响。有的专家认为公司规模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不甚显著,有的专家认为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呈正相关关系;有的则认为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但是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从负债的能力而言,大规模企业由于具有更多可供担保债务偿还的资产,因此能够承担较高的负债水平。同理,规模大的企业使得供应商获得可能性更高的债务清偿保证,可以承受更高的商业负债水平,规模小的企业则相反。(2)盈利能力对商业负债的影响。有专家认为获利能力与资本结构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反观点则认为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结合对行业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整体来看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其商业负债水平应该更高,因为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为了持续经营,会通过商业负债的形式暂时融通资金,主动将部分成本转移给供应商,通过延迟支付货款,用供应商的资金来维系紧张的资金链条。当然盈利能力弱的企业也会由于盈利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而无法获得商业负债。因为供应商已对企业偿付欠款的能力保持怀疑,不会给予更多的信用。(3)资产周转情况对商业负债的影响。资产周转情况对商业负债的影响,表现在拥有大量存货的企业中可能更加明显。存货周转慢的企业更容易占用供应商货款,从而增加了商业负债的期限和水平,而存货周转快的企业,生产周期相对较短,进行下一轮生产之前需要清偿部分或全部商业负债,才能使生产正常进行。而对于存货较小或者没有存货的上市公司,商业负债的水平就会低的多。(4)成长性对商业负债的影响。我们认为成长性较高的企业,其现金流一般而言并不稳定,从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需要增加商业负债水平以适应公司成长过程中的资金需要。而在达到一定规模后成长性相对稳定的企业,由于缺少增长的空间,现金流状况会比较规律,因此其商业负债的水平也变得相对稳定。(5)盈利质量与商业负债的影响。盈利能力主要反映了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完成之后的会计利润,并不能反映公司实实在在将会计利润转化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尽管现金流量表弥补了部分缺陷,但是企业在会计期间结束前尚无现金流量信息可以参考,而多是依据企业销售收入完成时的收款质量以及内部资金计划来决定。由于内部资金计划并不是公开所能获得的信息,因此有必要关注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财务指标。盈利质量好的企业,资金比较充裕,商业负债一般能够得到及时清偿,而盈利质量欠佳的企业,就会延迟支付商业负债。
  
  二、商业负债影响因素研究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对于商业负债影响因素的研究存在以下现实意义。首先,可以丰富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理论研究,进一步解释上市公司采取某种负债行为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其原因;其次,有利于加强对商业负债债权人的保护,通过维护供应商的权益,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目前仍需进一步明确公司法、合同法、破产法等法规对债权人权利的具体保护,而不仅仅是一些原则性规定;再次,有利于改进会计规范对商业负债内容批露的要求,强化上市公司商业负债信息披露的义务,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使债权人和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准确而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正确评估企业经营的风险;最后,有利于上市公司加强对商业负债的管理,尽量减少自然融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作者单位:陕西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翻开陕西省统计局提供的资料。一串串令人兴奋的数字向我们展示了经济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人力资本可划分为三种形式,即效率性人力资本、动力性人力资本和交易性人力资本。所谓效率性人力资本,是指完成一项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体力及心理素质;动力性人力资本是指影响劳动者能动性发挥程度的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交易性人力资本是指个人的道德因素、声誉和社会交易资本等影响人力资本未来收益的因素。人力资本的价值量是上述三种形式人力资本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工人通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知识经济逐渐呈现出专业性的发展现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事业优化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在经济学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文
讲到企业利益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股东利益,仿佛股东利益代表了企业利益。但在实际价值链中,企业利益中不但包涵了股东利益,还包涵了社会政府利益、顾客(销售商)利益、配体供应商的利益、员工利益,显然企业利益代表一个经济群体的共同利益。企业与其他四方的利益:即价值关系如果中断了的话,整个经济利益共同体将无法运转,各方利益难以实现,企业存在也就毫无意义。    一、企业与社会政府的价值关系    社会是一个大的
激励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被现代企业广泛采用。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过程中,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应用,为人力资源管理注入了“以人为本”的基调,从人文的视角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另辟了一处蹊径。    一、激励机制的作用    1. 调动员工积极性、鼓舞员工士气。激励,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意指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