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形象思维 提高阅读能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的思维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而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擅长形象思维,这对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有可更优越的条件。小学语文教材以记叙文为主,课文为学生提供了众多的生动感人的形象,需要小学生去感受,由感受形象进而理解课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运用直观,发展形象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别林斯基说:形象思维就是“用形象和图象来思考”。这说明了图象能作为形象思维的媒介,但儿童往往由于知识经验贫乏表象储存量少,利用率低,影响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而直观教学却能够弥补这一缺陷,起到丰富表象有效运用表象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直观教学不外有如下几中情况:
   1、以图片简笔画、投影直观
   上面这种情况虽没有实物实地直观清晰生动,却有其独特的优点。它简便易行,有一定的概括性。有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抽象概念,可以利用这些直观,让学生感知形成表象,运用表象去理解概念。让学生在理解课文之中动笔画一画不失为明知之举。例如《九寨沟》在学生阅读课文时,画出看到的各种景色。然后分析评论,分段难点迎刃而解。
   2、以语言录音直观
   阅读教学中采用音乐和情的语言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这样手段来帮助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进一步理解课文,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言语直观看到采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对事物作形象的描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要求提取相应的感悟材料,能形成语言和图象的双重关系。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感情,娓娓动听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促使学生入情入境,情趣盎然地接受知识。如教学《珍珠鸟》一课时插入音乐,学生接触到的不仅仅是一段段文字,而是在文学欣赏的同时得到了美的快感,唤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在头脑中构成了一幅幅“我”与珍珠鸟在一起相处的和谐画面。
   以上几种直观教学还可以将其有机组合,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教学《夹竹桃》一课时,让学生边听配乐朗读的录音,一边观察色彩鲜艳的夹竹桃,尔后启发学生想象,此时此刻,音乐、画图、文字情感已融化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氛围,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觉,使他们产生联想,把抽象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形象,使课文的优美 得到逼真形象的理解。
  
   二、借助想象,发展形象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概括着世界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想象是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而产生表象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想象力未必比知识更重要,但是想象力将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是不容怀疑的。前边已经说过,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是培养儿童想象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并借助想象力理解课文。
   1、挖掘品位语言,启发想象
   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语言因素。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也必须充分利用语言因素。教学中要引导儿童仔细品位,启发想象,浮现画面,使之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品位语言,主要是指导学生熟读课文,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产生想象。例如:《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古诗,课后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出来。在学习理解诗句以后教师不能急于要求学生画画而是从诗句词语中挖掘品味,先导言:同学们,你们学习完这首诗以后,头脑中一定出现了一幅图画,现在请你们讲一讲,你头脑中的这些图画有些什么。在学生讲图画中,教师不失时机的让学生品位语言,想象图画,使之更加完善。“疏疏”、“一经”、“树头花落”、“无处寻”等词语的品位体会,使学生头脑中的图画更形象具体。
   2、抓住表达中心的重点句段,诱发想象
   有些课文比较含蓄,没有把要说的话直接说出来,而是要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把我的心脏带会祖国》一课萧邦弥留之际说的话“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作者没有直说出这是萧邦的爱国精神的体现。然而却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这正是作者文章的感人之笔。如何抓住这一环节呢?我这样设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心理去想象:萧邦日夜思念自己的祖国,可是因为国家遭到列强的瓜分,一直没在自己的祖国。到他死的时候,他会怎么想呢?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这样的设问就会将学生巧妙带入角色,学生体会后又问:“这说明什么?”这样学生自然就体会到文字的中心了。课本中具有这样的诱发想象的教材较多,需要注意利用和挖掘。
   3、利用“空白”之笔,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有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让读者去想象去补充。如《孔子游春》第八自然段的“它好像善施教化”的后面有个省略号。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学生领悟了孔子以“司空见惯”的流水作比喻,引导弟子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借助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进行扩散思维的训练。学生在想象补充水与君子具有共性的同时,达到学文悟理的效果。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做为一名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思维训练点,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利用多种直观手段启迪学生形象思维,培养适应时代的人才。
  
   【作者单位: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向来是众多教师与学生都倍感艰辛而沉重的一个话题。这源于教师花费了众多的精力与心血,却难以领略作文百花园的万紫干红;学生也是绞尽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如何在课堂中得以体现,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问题。所以在新课程中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我认为改善数学课堂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切入口,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那么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的方式多样化,教学范围多面化,教学内容多元化呢?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
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并未健全的阶段,但是情感表达欲望却和我们大人是一样的,甚至比我们更加迅速与灵敏。他们是社会的栋梁,未来的希望,将他们在课堂上的情感加以好好培养与引导,加以循循善诱,潜移默化,是为人师表的重要职责,也是在今天感情越发淡漠的人情社会的重要课题。而作文是启发一个学生对事物的情感与逻辑的重要表达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表达能力稍微弱一点,表达方式不太明确,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方能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产生“厌作” 、“怕作”心理,这是作文教学的一大障碍。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心理,已经成为作文教学刻不容缓的问题,以下我将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谈谈几点措施、体会。     一、激发写作的欲望     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反思当下科学课堂中的学生提问环节,有的是由老师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有的是让学生从信息中比较、分析,自己提出问题。判断哪一种方法有效,标准是能否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关键是看提出的问题能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能不能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提出“真实”问题。对于科学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培养
体验学习,就是指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们有所感悟,并积累个人的经验,从而逐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达到促进他们自主发展的目的。而现在的数学课堂中,普遍存在学习过程枯燥繁琐,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忽视了孩子们体验数学知识的过程。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压抑着孩子们主体性的发展。那么,我们该如何彰显数学课堂教学的靓丽风景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领孩子们进行积极有效的体
小学语文在我国教育课程中是属于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很多小学里,语文教学仍然忽视思维训练,而把重心放在思想教育和传授语文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都是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若出现错误或者不准确的时候,很多语文老师都不善于适时对这些学生加以引导,往往让其他同学回答,或者代替学生说。这样一来,就不能及时地纠正学生的思维缺陷,自然也难以提高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达成这一目的,在小学起始阶段应着重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听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正确把握住教材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规律的教学方法。  一、概述  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形式,是第二性的。把培养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它强调以“体验”为核心,明确主张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授一受关系,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自主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这是当今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新教育实验” 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的话,每每读到这里,我的心都会停下来思索一番。我是一个小学语文老师,那么,理想的语文老师是怎么样的呢?  一、激情——创设情感的课堂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曾说过:“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  语文学科是一门很感性的学科,语言文字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