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进入21世纪,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知识型企业,他们应用知识管理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管理,研究如何高效地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和传递知识,从而使每个员工在最大限度贡献出自身积累的知识的同时,也能享用他人的知识。尽管目前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多存在于管理学的范畴,但知识的运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种组织,如企业、学校等,所以,知识管理是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概念,它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教育领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一、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研究
教育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教育教学活动是典型的知识传播、应用和创新的动态过程。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教育中,知识管理往往被看做是信息管理的延伸,通过对知识生成、编码、转移的控制来管理一个动态的知识系统,以促进某个具体的教育组织内信息的共享,通过各种先进的知识管理理论和技术促进信息的流动。
目前国内对于知识管理理论和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专业范畴。
1.从教育管理或教育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对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进行探索研究
在这些专业领域内,主要从教育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把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和手段,侧重于从知识管理重视“以人为本”和“组织创造”的角度为教育事业的经营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改革启示,提高学校的绩效,重视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
2.从教育技术学专业角度对教育领域知识管理的探索研究
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内,不仅重视对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更加注重对其技术的实践与应用。主要用知识管理理论来指导解决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宏观上用知识管理理论指导教育信息化中的知识共享和创新问题;微观上的大部分研究着眼于教育资源建设这一角度,探讨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来优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管理。目前关于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已成为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3.从图书情报学专业的视角对教育领域知识管理的研究
知识管理关注组织的知识创造与共享,这与图书情报专业不谋而合,因此在这一领域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在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管理上的应用,并形成了较具特色的研究领域——基于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二、教育领域中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知识管理是将可获得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组织、使用和存储。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育资源转化为显性或隐性的相互之间网状联系的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的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传递、利用和共享。
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打破了以往狭隘的教育观,网络信息时代的教育是一种开放的“大教育”,整个教育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实现“校校通”以后,许多学校面临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互联网上已累积了近十亿的网页和以兆兆计的数字资源,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开放的资料仓储。这些数据、资料、信息如何才能加工、转化为易于存取、可用的知识?另一方面,各级学校和教育部门正在准备建设网络交易资源管理系统、网络课程、远程学习平台等,如何设计、组织、运行、管理这些网络上的教育资源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实施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应该说,目前教育所面临的难题并不是缺少信息,而在于缺少管理这些信息的合理手段。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资源系统,采用的都是信息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其中存放的也大都是初步的、未经筛选的信息,教师和学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合适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系统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的隐性知识的管理更是无能为力。
三、教育领域实施知识管理的可行性及实施建议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当前广大中小学实施的“校校通”工程,更为我们实现校校之间、学校与外部之间知识的互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Internet上无限的知识资源,更成为组织学习的巨大知识库。在这一背景下,学校的知识管理者需要为组织甄别、挑选有用的知识,并组织出合理的知识内容,传递给组织中的成员,以便他们获取、共享和创造知识。作为整个教育系统而言,建议采取以下方面措施加强知识管理的实施。
1.教师应做好个人的知识管理以改善教学品质
(1)提升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及早建立个人关于教学知识的信息系统。
(2)充实研究技能,重视行动研究,将个人在教学经验等方面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利于与大家分享。
(3)以开放的胸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教育专业或教学团队,加强通过网络与大家分享教学知识与经验。
(4)制作任教科目的教学档案,建立个人教学网站,强化知识管理的功能。
2.学校应做好组织的知识管理以提升经营绩效
(1)营造开放沟通的组织气氛,使教师个体的隐性知识易于转化为显性知识,促进知识在校园内的流动。
(2)建立有效的显性知识管理机制,让教师的个人知识容易转化为团队知识,甚至学校整体的组织知识。
(3)建构全校性教学信息系统,广泛搜集、汇整各种教育资源,供各科教师参考运用。
(4)汇整教师的教学档案,建立全校性的教育资源网站,为教师提供查询、分享、研讨和规划创新教学方案的参考。
(5)打破学校封闭的围墙,广泛利用社会上丰富的教育资源,让这些资源转化成为学校的知识资产。
参考文献
[1]黎加厚.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2]詹青龙,刘光然.教育知识管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02 (2).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一、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研究
教育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教育教学活动是典型的知识传播、应用和创新的动态过程。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教育中,知识管理往往被看做是信息管理的延伸,通过对知识生成、编码、转移的控制来管理一个动态的知识系统,以促进某个具体的教育组织内信息的共享,通过各种先进的知识管理理论和技术促进信息的流动。
目前国内对于知识管理理论和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专业范畴。
1.从教育管理或教育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对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进行探索研究
在这些专业领域内,主要从教育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把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和手段,侧重于从知识管理重视“以人为本”和“组织创造”的角度为教育事业的经营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改革启示,提高学校的绩效,重视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
2.从教育技术学专业角度对教育领域知识管理的探索研究
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内,不仅重视对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更加注重对其技术的实践与应用。主要用知识管理理论来指导解决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宏观上用知识管理理论指导教育信息化中的知识共享和创新问题;微观上的大部分研究着眼于教育资源建设这一角度,探讨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来优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管理。目前关于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已成为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3.从图书情报学专业的视角对教育领域知识管理的研究
知识管理关注组织的知识创造与共享,这与图书情报专业不谋而合,因此在这一领域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在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管理上的应用,并形成了较具特色的研究领域——基于图书馆的知识管理。
二、教育领域中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知识管理是将可获得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组织、使用和存储。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育资源转化为显性或隐性的相互之间网状联系的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的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传递、利用和共享。
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打破了以往狭隘的教育观,网络信息时代的教育是一种开放的“大教育”,整个教育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实现“校校通”以后,许多学校面临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互联网上已累积了近十亿的网页和以兆兆计的数字资源,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开放的资料仓储。这些数据、资料、信息如何才能加工、转化为易于存取、可用的知识?另一方面,各级学校和教育部门正在准备建设网络交易资源管理系统、网络课程、远程学习平台等,如何设计、组织、运行、管理这些网络上的教育资源才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实施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应该说,目前教育所面临的难题并不是缺少信息,而在于缺少管理这些信息的合理手段。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资源系统,采用的都是信息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其中存放的也大都是初步的、未经筛选的信息,教师和学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合适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系统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的隐性知识的管理更是无能为力。
三、教育领域实施知识管理的可行性及实施建议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当前广大中小学实施的“校校通”工程,更为我们实现校校之间、学校与外部之间知识的互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Internet上无限的知识资源,更成为组织学习的巨大知识库。在这一背景下,学校的知识管理者需要为组织甄别、挑选有用的知识,并组织出合理的知识内容,传递给组织中的成员,以便他们获取、共享和创造知识。作为整个教育系统而言,建议采取以下方面措施加强知识管理的实施。
1.教师应做好个人的知识管理以改善教学品质
(1)提升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及早建立个人关于教学知识的信息系统。
(2)充实研究技能,重视行动研究,将个人在教学经验等方面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利于与大家分享。
(3)以开放的胸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教育专业或教学团队,加强通过网络与大家分享教学知识与经验。
(4)制作任教科目的教学档案,建立个人教学网站,强化知识管理的功能。
2.学校应做好组织的知识管理以提升经营绩效
(1)营造开放沟通的组织气氛,使教师个体的隐性知识易于转化为显性知识,促进知识在校园内的流动。
(2)建立有效的显性知识管理机制,让教师的个人知识容易转化为团队知识,甚至学校整体的组织知识。
(3)建构全校性教学信息系统,广泛搜集、汇整各种教育资源,供各科教师参考运用。
(4)汇整教师的教学档案,建立全校性的教育资源网站,为教师提供查询、分享、研讨和规划创新教学方案的参考。
(5)打破学校封闭的围墙,广泛利用社会上丰富的教育资源,让这些资源转化成为学校的知识资产。
参考文献
[1]黎加厚.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2]詹青龙,刘光然.教育知识管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02 (2).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