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时代的逆向思维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_l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人看起来很不合时宜——她用一部129分钟的电影去纪念一本书,以及书中主人公一生不曾谋面的情谊。这本书叫《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个导演名叫薛晓路,而这部电影,如果能去掉冗长的姓氏化前缀,直接叫《不二情书》就再好不过。
  《查令十字街84号》被誉为“爱书人的圣经”,记录着纽约女作家海莲·汉芙和伦敦书店老板费兰克·德尔长达20年未曾谋面的书信情缘。如今,伦敦已无“查令十字街84号”旧书店,但这本书被译成数十种语言流传于世,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书迷到查令十字街朝圣,他们不约而同地从自己的方向出发,试图进入这段传奇,相互取暖。大量的广播、舞台剧和大银幕也钟情于它,包括薛晓路这部披挂着《北京遇见西雅图2》的外衣,却与北京和西雅图都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电影。
  阅读对影片中的主人公来说,也是不合时宜的。汤唯饰演的“娇爷”,15岁随父移民澳门,从此以赌城为家,成为赌场职业公关。赌场忌书,因为书与输谐音。潦倒的娇爷却处处遇输,她把自己的霉运归结为总出现在她眼前的那本《查令十字街84号》,于是干脆把它打发到老家——邮寄回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与此同时,地球另一端的洛杉矶,一位习惯了下半身思考的华裔房产经纪人“大牛”(吴秀波饰),试图用这本书来泡妞,结果被泼了一脸咖啡,于是他迁怒于书,干了件和娇爷一样幼齿的事——把书打发回它老家伦敦。最终,因为这本书,洛杉矶的大牛与澳门的娇爷干起了笔仗,又变成了笔友。
  就是这么一部以“老朽”的书信为交流媒介的电影,却能在信息疾如闪电的当下,摘除“不合时宜”的帽子,上映两天就夺取3亿票房,这正是薛晓路的厉害之处。《不二情书》既是薛晓路对《查令十字街84号》的敬畏之情,也是对快消时代的一个逆向思维。凭着一股倔强的情怀,她巧妙地让书信这种业已绝种的社交介质重新焕发新生。故事一开始就像是《触不到的恋人》,两个空间,两个世界,毫不相干的孤男寡女。为了让这场终究要以相爱为目标的鸿雁传情不显得那么老旧和呆板,男女主人公夹在书中的便条一开始便如电光火石,充斥着原始互联网思维的简单与粗暴。两人之间的情愫,经历了一个哲学否定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并通过彼此的观照来审视自己和认识对方。
  老友韩浩月认为《不二情书》“有力纠正了《山楂树之恋》传递的扭曲纯爱观”,这点我相当认同。《不二情书》高屋建瓴地绕开了国产爱情片假大空的道德高地,有效填补了国产爱情片叙事力的空白。当所有的爱情片都以爱的名义忙着解决爱爱问题之时,薛晓路反其道行之,以一套市侩的组合拳,解决了我们多年无力解决的纯爱命题。
  当然,在爱情之上,薛晓路夹带的私货更多,一众人物可谓“满世界的山河故人”。祖峰饰演的诗人,最终推倒了他的象牙塔,成了委身富婆的小白脸;王茜化身的陪读妈妈,几乎牺牲一切,也要把下一代送往他并不感兴趣的他乡;秦沛演绎的林爷爷出身不详,从他的国学气质可以猜测,他与那段割裂的历史有关;而他那个只以视频方式闪过的NASA孙儿,则置身于外太空,正为未来的“地球故人”开疆拓土。导演在爱情之外,埋伏着沧桑、流离、困顿、救赎与回归的矿藏。正如片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诗词:是“趁年少,把家园弃了,海上来游”,还是“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至于观众是愿意看到爱情呢,还是只愿意看到爱情,那是导演无能为力的事。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体现了德育的针对性、實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从生活中来  生活,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无时不在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阐释学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梳理了阐释学思想的历时演变并对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阐释学思想进行了评论。本文认为,对文本的阐释应该区分文本类型,注意意识形态的影响,也需要思考跨文化语境中的阐释复杂性问题。  关键词:阐释学 伽达默尔 文本类型 意识形态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阐释学是关于人类的理解行为的探索。《哲学小词典》对阐释学的定义:“诠释学(即阐释学,笔者加)是一种历史的理
看起来很严肃的东西,未必经得起推敲。   有个地方整治办理群众投诉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搞了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就是一个很严肃的说法,带有特事特办的意思,态度上就不同于寻常,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寻常的做法,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工作专班。   正常的社会治理机制,原本是无须“工作专班”的。经常要用工作专班来做事,可见正常的治理机制不敷使用。工作专班作为一种不寻常的措施,渐渐而成为一种寻
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学生的发展,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针对这些需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信息应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所迫,在教育领域中,一方面,以互联网和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知
摘 要: 作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中蕴含着丰富而多元的审美观念,“病态美”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层面。本文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解读,分析“病态美”在塑造人物内在精神、表现人物至真至情和揭示全书悲剧主旨三个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红楼梦》 病态美 《庄子》 悲剧  “病态美”作为一种审美观念,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病西施”就是这种审美观念的典型代表。到了唐宋时期,“病态美”的人
摘 要:萧红和林海音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才女作家,虽然二人经历着不同的人生际遇,但就《呼兰河传》和《城南旧事》两部作品来说,皆描写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印象,并以儿童视角来审视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具有自传色彩。文章试图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解读,更加深入地了解萧红和林海音作品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呼兰河传》 《城南旧事》 故乡 记忆 自传色彩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
文史哲不分家,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性道理。讲好历史,就得像易中天那样用文学家的语言、哲学家的思维解剖历史事件,分析其发生的背景、产生的过程、造成的结果,研究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作为我们引以借鉴的典型经验或反面教训。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辩证的思维形式,广泛直用于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之中,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的历史教学和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它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
“他还没有死……”,这是汶川地震中一个感人的画面,央视直播中,主持人帮助在卧龙工作的丈夫联系到他妻子时,妻子泣不成声地说出了这句话,“他还没有死”这句话,没有人把它当作什么“黑色幽默”。如果不是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中,我们对这句话可能发生异议,是希望丈夫死吗?显然不是,一个牵挂丈夫的妻子,对这个喜讯到来的惊喜,我们都听明白了她所表达的意思,由此可见,倾听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总目标这样
当地时间8月26日下午3时,法国最高行政法院裁定,蓝色海岸城市卢贝新城暂停实施备受争议的布基尼禁令。  “布基尼”(burkini)由2004年一名澳大利亚人发明的符合宗教要求的女性泳衣,由长裤与带穆斯林头巾的长衫组成。它的功能类似比基尼(bikini),但仍属于长袍(burka)范畴。    近一个月来,法国约有30个沿海城镇相继宣布,在当地公共海滨浴场禁止穿布基尼,备受争议。  禁令的捍卫者们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许多音乐教师只是从形式上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甚至把新课标的某些理念成为课堂作秀的一个重要手段。针对这些现象分别以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间的综合、音乐课堂评价、合作交流学习、音乐课堂教学秩序、音乐课堂创造力的培养这五个方面为视点,通过代表性的相关案例,描述了目前音乐课堂教学在这五个方面出现的各种现象,提出了这些现象背后存在的缺失与弊端,并以科学依据提出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