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科程序类课程中开展项目研究式教学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methean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本科程序类课程具有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特点开展的研究式教学研究,重点在于整合教学内容,凝练囊括授课知识点的典型项目,变传统的按章节授课为按项目授课,并采用理论考试、实验考核、课堂表现、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多样化考核方式评定成绩。最后在“EDA技术与PLD设计”课程中采用该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aduate program courses,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the typical projects that include the knowledge of lectures. The traditional lectures by chapters are taught by project and adopted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experimental examination, classroom performance, self-assessment of students and mutual assessment of the combination of a variety of assessment methods to assess the results. Finally, this teaching method is adopted in the course of “EDA Technology and PLD Design”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其他文献
发电厂动力部分是电力工程学院各专业方向学生了解发电厂生产过程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特点是教学信息量大、学科涉及知识面宽、课时相对较少。从备课、课堂讲解、教学手段
“高等电化学”课程是上海电力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围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更新和实践环节提升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本课程
“电力系统”这门课是供电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专业理论性强,岗位针对性强,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供电局、铁路和地铁的变电所岗位,而中专学生对于抽象枯燥的理论的学习显得
传热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通过分析传热学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重点讨论了课程建设和启发式教学、
“热工基础”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热工基础”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从应用工程案例、网络资源利用、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就教学中如何
构建了由教学团队、教学模式、课程大纲与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三段一改”的教学方法、网络资源、课程成绩评价方法等内容组成的“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了
研究性教学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如何使学生得到思维训练,如何使学生学会研究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课程中进行研究
计算思维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促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针对计算机专业“组合数学”课程的特点,总结实际教学中的工作经验以及面
针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的课程性质以及教学现状,在课程的组织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改革,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通过实践教学证
学校自2012年起启动大类招生的“按院系招生”模式试点工作,在机械类、材料类和电气信息类等涉及19个本科专业进行大类招生,作为承担大学数学教学任务的理学院坚持“厚基础、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