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研究了非晶态合金Co_(65)Fe_4Ni_2Si_(15)B_(14)的非等温晶化动力学.结果表明,初始晶化的晶化峰值温度T_p与升温速率β呈线性
【机 构】
: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研究了非晶态合金Co_(65)Fe_4Ni_2Si_(15)B_(14)的非等温晶化动力学.结果表明,初始晶化的晶化峰值温度T_p与升温速率β呈线性关系:T_p=11.49lnβ+795.43.采用Kissinger和Doyle-Ozawa方法计算了表观晶化激活能E_a,分别为471.68kJ/mol和461.50kJ/mol.进一步研究发现,该非晶合金的晶化为多阶段的连续形核直至饱和的过程;当进入稳定晶化阶段时,剩余非晶的局域晶化激活能逐渐下降,非晶基体的热稳定性降低,这是由B原子的高温扩散导致的.同时,局域Avrami指数n(α)也反映了不同晶化阶段的形核长大机制.
其他文献
离焦是人眼中最主要的像差之一,离焦量过大会严重影响人眼波前像差的测量及矫正精度。为了消除离焦在此方面带来的影响,设计了带有补偿装置的人眼波前像差测量及矫正系统。重点分析了该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运用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测量了人眼波前像差,并使用变形反射镜对人眼波前像差进行矫正。对模拟人眼矫正离焦前后的光斑点阵图和波前三维重构图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通过离焦补偿系统对模拟
证明了基于惯量矩的d维单位球面上样本服从均匀分布的基本特征,得到球面均匀分布协差阵特征根估计的强相合性及渐近多元正态性.提出了检验球面上样本均匀性的渐近卡方统计量,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分子力学及统计方法,对二烷氧基喹唑啉衍生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由计算所得的化合物分子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参数和分子性质为广义描述符(变
在一次修改一个数据点光顺算法的基础上,用两种方式分别研究三次Bezier曲线一次修改两个数据点的光顺问题,给出相应的光顺算法并对光顺算法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算法有较
考虑了如下中立型周期微分系统dt/d(x(t)-∫t-∞B(t,s)z(s)ds)=A(f,x(t))x(t)+∫-∞C(t,s)x(s)ds+g(t,s(t-τ))+b(t)的周期解存在性及其稳定性问题,给出其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
在完整的二维光子晶体中引入线缺陷,形成了光子晶体波导,光子晶体波导分束器是集成化光学电路的重要组成元件。我们设计了一种线缺陷1×4光子晶体分束器,并且用有限时域差分
针对直线度测量中测量数据重复性不够好、规律难以把握等问题,提出采用双节距组合测量方法。介绍在不等精度测量中权的3种确定方法:几何分析法、实验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应
应用锥理论和不动点指数方法,获得了一类含有一阶导数的二阶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结果.
证明了一类二阶非线性周期边值问题的多解结果.主要利用迭合度方法得出此类问题至少有3解,5解和9解.
采用高温固相浸渍法合成了多元复合掺杂的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LiCo0.02La0.01Mn1.97O3.98Cl0.02.采用X衍射分析仪、扫描电镜、马尔文激光粒径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以及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