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噻唑取代咔唑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性能

来源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eter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并合成了两个苯并噻唑取代咔唑衍生物:3-苯并噻唑基-N-苯基咔唑(BPCz)和3-苯并噻唑基-N-萘基咔唑(BNCz).BPCz和BNCz固体薄膜光致发光光谱峰值分别位于418,426 nm.循环伏安法中测得二者的LUMO轨道能级分别为3.64,3.59 eV.以BPCz和BNCz为发光层制作了结构为ITO/NPB/BPCz or BNCz/TP-BI/Alq3/LiF/Al的器件,BPCz和BNCz器件的发光峰值分别为429,435 nm,14 V直流电压驱动时,BPCz和BNCz器件的发光亮度分别
其他文献
微生物视紫红质是自然界中一类较小的具有7个α螺旋跨膜结构的膜蛋白.目前有功能的微生物视紫红质只发现于单细胞微生物中,但是其分布极为广泛,包括了生物的三界系统.对美国基因
阐述了新立煤矿二采区并入大矿采区后,进行通风系统改造的必要性。对两种改造方案进行比较,选用经济合理、实用的改造方案。
在光镜下详细描述了隆线溞雄溞幼体和成体的外部形态,绘制了雄体成体附肢图.在此基础上运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第一触角生长变化.雄溞的幼体和成体相比,外部形态基本一致,但第一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