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话筒前的状态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一线的播音员、主持人把问题总结出来,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办法,促使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越和提高。本文试图以话筒前的直播状态为主要研究对象,做以初步探讨。
  关键词:主持人;话筒前的状态
  从一期节目的选题、策划、采访、编辑再到播出,播音员主持人话筒前的状态可谓是一种临战状态。既要适度兴奋,又要适度放松,有一种“老虎叼孩子”式的准确拿捏,劲大了会伤到虎崽,劲小了会叼不住。一味地紧张,一味地放松,都不是播音员主持人话筒前的最佳状态。
  播音员主持人话筒前的状态分为直播状态和录播状态。录播状态还有可以调整或者再录的可操作的机会,而直播状态却以其不可逆性更具影响力,也更具挑战力。为此,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一线的播音员主持人把问题总结出来,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办法,促使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越和提高。本文试图以话筒前的直播状态为主要研究对象,做以初步探讨。另一方面,加强播音员主持人话筒前的状态的监管,则更能促进节目质量的提高,更能彰显“用贴近民心、有温度的声音传播主流价值,用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的主流媒体的优势和特点。
  话筒前的状态,是播音员主持人基本功的具体体现。从延边广播电视台汉语新闻综合广播日前进行的播音音员、主持人多次的听评综合结果来看,播音员、主持人的状态问题具有普遍性,主要表现有:
  一是紧张,错误连连。一旦出现了滑音、结巴或者停顿的时候,一些有经验的老播音员主持人可能很好地掩饰过去;而对于一些新手,节目之前就担心会错,上了节目紧张的手心出汗,嘴就更不好使了。一旦出了个错,整个人都乱了阵脚,一发不可收拾,结果是一条新闻消息读的磕磕绊绊,根本没有状态可言了。
  二是马虎,大意失荆州。播音员、主持人是艺术工作者,更是普通话的推广者,而在多次的听评结果中可以看到,很多年轻的主持人非常懒惰,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问问他人,或者根本不问,单凭自己想,结果出现贻笑大方的笑话。如“阴霾”读成“阴狸”,这几乎成为了一个经典的错误。
  三是备稿不充分,或者不认真。稿子里的原句是“门面小灯光暗”,结果主人持读成了“门面——小灯——光暗”;“送到医院后死亡”读成“送到医院——后死亡”。
  播音员、主持人话筒前状态,是播音、主持人整个人综合实力的体现,反过来说,从一个播音员、主持人做直播节目的状態能看出一个播音员、主持人的真实水平。以上提到的还只是在播读的节目中表现出来的话筒前的状态的问题,在一些直接与听众交流、或者一些需要主持人临场发挥的环节则更能窥得播音员、主持人的实力和状态。
  把有文字的稿件进行有效的第二次创作,这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从采访到编辑成稿再到播出,播音员、主持人是最后的冲刺者,其状态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讲,关系到这篇新闻甚至一档节目的成败。
  第一,要有端正的态度。
  当播音在播讲稿件的时候,要假设写作稿件时所确定下来的对象就在你的眼前,你要想象你真的在他(她)面对面地地进行讲话,甚至可以做手势给他(她)。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白费力气,听众是看不见的,实际每个听众都有丰富的谈话经验,所以尽管是在模拟情景,相信听众也是可以看到的。一方面有人听,起码主持人去上节目的时候会有这样一个念头,得好好上节目,要不然下了节目就有人会给他指出今天节目的不足,这样的感受是来自于当年我们刚到台里的遭遇——那就是下了节目千万别接到领导电话,一接她的电话就是今天听你的节目了,好在哪,不好在哪,应该怎么办。比如我们上的是早上六点的节目,可能今天她听出来你今天嗓子不开,为啥会这样呢?可能来不及了,爬起来就到直播间了,没来得及喝口水啊说个话什么的,所以口腔状态不好。那怎么办呢?可以试着喊两嗓子,或者努努嘴什么的,做做口腔操。虽说她不是播音主持专业,可她切实地想帮你解决问题,或者想办法。这样在主持人自己上节目之前状态自然要好好调整,稿子也要认真对待。有一个人这样热情地对自己,自己哪有理由搪塞呢?所以认真从哪里来?一是将心比心地理解和感同身受。
  第二,要有百分百的热情。
  播音员、主持人在话筒前虽然表现为一种个人形象或者个性的存在,但这绝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媒体行为和公共行为。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应因为工作的神圣而心生敬畏。延边广播电视台资深的播音员吴洋老师曾有这么一句话,很经典,也很深刻,进得直播间,哪怕是家里刚刚发生了大事,坐在话筒前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身外事一切与我无关。这就需要播音员主持人要拿出百分百的热情。这是播音主持工作的独特要求,也是对每一个播音员主持人的从业要求。
  第三,要有积极的沉淀,做行业的“明白人”。科普专家碧声曾写道:“记者一落笔,科学家就发笑。”这是因为在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有悖科学的地方。如果引申反问,在广播中没有没主持人一张嘴,科学家就发笑,或者经济学家就发笑,或者法学家就发知的情况呢?恐怕是有的。面对着听众,播音员、主持人每天要不断地学习,积累。也只有学习,才能够帮助大家做到行业中的“明白人”。在延边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有一名兼职主持人老张,由于在出租车行业的从业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做起节目来娓娓道来,行业规则掌握的透,司机路面遇到的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司机很是依赖。这一点上,也是对于主持人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做杂家不易,要做一个专家更难,做一个让受众放心亲近的主持人即便难也要努力去做。
  播音员、主持人话筒前的状态,也是一名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状态的总体体现。如果话筒前的状态偶尔不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如果话筒前总是不在状态,播音员、主持人自身要认真查找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同时,也要酌情考虑是否适合从事这一工作,严重地也许就会告别话筒了。因为,播音员、主持人话筒前的状态不仅仅反映出自身素质问题,也反映了工作态度问题,更反映出工作能力问题。热爱话筒,所以珍惜话筒,才会为了在话筒前的状态而不断地学习提高,充实自己。
  作者简介:于鑫焱,单位:延边广播电视台汉语新闻综合广播。
其他文献
摘 要:计量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必要手段,以质量为最终目的,计量工作为辅助手段。二者的关系联系紧密,而又相互辩证。本文就浅谈计量工作与产品质量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究计量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计量工作;产品质量;关系  现代企业对质量管理愈发的重视,而保证质量的前提即是计量管理,它作为组织生产运行过程中的一项基础的技术管理手段,为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技术革新提供了保障。  同时,计量工作与产
为了查明节理发育密度对地表最大下沉值的影响程度,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用数值软件中的“均质度”来近似代替节理密度,研究了不同均质度下煤层覆岩的声发射和地表最大下沉值的变
缓倾斜极薄矿脉的开采存在的共同难题是矿山生产能力低,回采难度大。某矿通过采用斜井开拓,胶带提升,中段胶带运输连续出矿,分条推进回采工艺,不留或少留矿石矿柱,实行连续回
进入21世纪,人们对办公概念的认识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办公环境质量意识的提高,办公空间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办公方式的相对独立而信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