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方法的运用研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在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对习作培养出浓厚的兴趣,只是被动地去协助,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在写作时非常痛苦,慢慢地就变得只会抄袭。而对于老师而言,在写作教学时,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写作帮助时也存在许许多多的困难。而在作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左脑,使之与通常使用的右脑相结合,将一系列枯燥的信息转换为有意义的,简单的便于记忆的,同时可以增强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思维导图方法
  一、 引言
  针对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将思维导图的方法用于高中语文作文,培养高中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从而使高中生的写作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将思维导图融入教学过程中的不同路径,让学生在给定的材料或题目中大胆地联系不同的思维角度,突破思维定式,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合理构造,对学生的总体布局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提高。
  二、 作文审题立意中思维导图方法的应用
  近年来,新颖的材料论文经常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与旧式的命题论文不同,新材料论文只是展示一些材料,让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阅读与分析,再根据自己的联系和思考来发掘材料要传递的中心思想,并根据这些思想确定论文的中心,然后开始写作。这样一种作文的命题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中生在考试中展开作文思路的难度。这要求学生需要有很强的能力来发现材料中的关键点,要求他们可以正确理解所给材料的中心思想。并以此来展开自己的作文思路。然而,我们发现,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老师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较为落后,这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发展,也进一步阻碍了学生在考试中的主动思考。这使得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的思想是固化的,导致学生对新材料作文的理解中存在刻板印象,有些甚至偏离了主题。
  思维导图是培养思维的实用有效方法之一。TonyBozan博士在“思维导图指南”中指出,思维导图中的中心思想是一种对新事物记忆的生成以及触发和召回,简而言之就是对新视角的触发,调节大脑中的信息并将其显示在思维导图中。因此,思维导图有利于作文的写作。利用思维导图来完成一篇作文,可以充分利用发散思维的特点,先确定一个中心,然后从多个角度尽可能地扩展和延伸,调动存储在大脑中的各种知识,不断进行思考和描述,充分挖掘材料的含义,并以最佳方式清晰地定义写作的中心。
  三、 作文布局中思维导图方法的应用
  一篇好文章要有许许多多的细节来支撑,除了美丽的修辞和复杂的句式,还必须要有文章各段之间,文章各章节之间清晰的逻辑关系。近年来,很多考生在高考时都喜欢复制一些高分的散文。他们只喜欢在形式上追求一些新的创意。但是,这样所写的文章没有任何优点。可以看到一些考试文章,由于学生的结构训练较少,他们没有清晰的逻辑,文章的结构也不够明朗,也缺乏各部分之间巧妙地连接,很难构成连接段落之间的过渡结构,使人在阅读之后也很难对这篇作文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作文都缺乏一些要表达的关键点,文章很无聊,平铺直叙,就导致了无法拿到一個较理想的分数。以记叙文为例,如果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就无法理解文章综合布局的重要性。这就会导致文章中会有多个事件,但事件之间没有相关性,并且没有突出的主题,甚至有一些只是为了凑够字数而存在。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培养出一个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可以帮助他们在写作文时信笔拈来,快速思考出文章的整体布局。思维导图的方法在大脑锻炼中也可以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作文的技巧与方法。
  四、 作文素材积累中思维导图方法的应用
  在高中作文的写作中,积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随笔素材对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能够写出一篇优秀作文的基础。但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而且仍然有少数学生对现有的材料无法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在写作中也就无法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内容。写作材料需要每天一点一滴的累积,在这样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内在力量,对大脑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存储大量信息,而且非常方便快捷地提取信息。传统的笔记是用文字思维或线性思维书写的,而思维导图是用彩色和图像标记许多信息的关键词,更生动地刺激用户的大脑视觉神经。颜色比枯燥的文字起作用,由此产生的记忆效应比传统的记忆方法更有利。我们可以使用一种数字的方法来更直观地描述它。思维导图只占有很小的一块地方,假如它是一页新型的纸,而传统的记忆方法是一页传统的纸,思维导图可以包含多达20页的传统纸质笔记所能记载的内容。在更方便记忆的同时,使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对以前记忆的东西进行回顾。因此,思维导图就像存在于人脑中的电子信息数据检索系统和数据访问系统,对我们在写作前素材的积累和在写作中对素材的灵活应用都有很大的帮助。
  五、 结束语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数学、地理和生物等许多学科领域巧妙地运用了思维导图,并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在学科计划的制定方面大获成功,在高中许多学科的教学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对于作文教学而言,这一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并不充足,这一方法应用在现阶段来看也不够成熟。思维导图方法在高中作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还是在不断地探索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扩大样本的数量来研究。虽然所获得的结果证明思维导图正在起着积极的作用,也正在稳步地发展和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仍需要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实验和测试,这还需要相关行业人员的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吴琼.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8.
  [2]陈云梦.思维导图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思维教学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3]宗建霞.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方法的运用研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5):5.
  作者简介:田伟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以初中语文课整合自主学习的实践尝试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为依据,从整合教材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整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两个方面深入探讨语文整合自主学习的策略,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整合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开展语文教育教学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
摘 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听与说的训练,通过引导和鼓励,改善农村学生普遍存在的不善于表达,不善于倾听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提高学生“听”与“说”的能力。  关键词:听与说;鼓励;大胆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通过“听”和“说”与人交流思想,交流信息,听与读,说与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只重“读”与“写”,不重“听”和“说”,就会影响语文能力的提高。“听”“说
摘 要:在现代基础教学中,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因为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学习的基础,更因为语文是人们日常使用的交流工具,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具备良好的语言情感意识。《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应全面培养学生形成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搞好语文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上好语文课之外,还要面向学生经常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语文作为学生的母语课程,学习资源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将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小学语文课堂相互融合,能够大大提升最终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分析陶行知教育思想内容,并研究小学语文课堂中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融合策略,其中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课堂相互结合、提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陶行知教育思想;渗透融合  一、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化,现阶段国内的初中语文教育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也使得人们对于课程资源日益重视。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语文课程资源的发掘与探索也受到了广大一线教育人员的重视。文中对于当前的语文教育进行了简要论述,并针对如何将国学教育引入到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旨在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水平。  关键词:国学教育;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一、 引言  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