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氛围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快乐作文。
关键词:生活经验;教学方法;有效;习作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写出漂亮的文章,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心愿。但是,我们在以往的习作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作文教学的结构,而忽视学生习作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只注重习作要写有意义的内容,而忽视儿童平时的生活体验,内容空洞,不实在,千人一面,没有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习作目标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关注学生个性体验,快乐生活习作”,从“快乐生活”和“个性体验”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
一、注重生活体验,创造快乐源泉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流,源泉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必须要解决积累问题。
1.享受学校生活,校园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沉积学生的爱国情愫;竞争激烈的校园运动会,让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精彩纷呈的“六.一”儿童节,展示孩子们优美的舞姿和高亢的童声;趣味浓郁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快乐习作提供最原始的积累。
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写日记,让同学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拓展知识面,获得更丰富的素材积累。通过朗诵比赛、成语比赛等等,寓作文教学于游戏之中,不断激发他们的灵感。
2.感受家庭生活,家是一个人的情感归宿,家庭亲情是永不褪色的话题,家庭生活是学生习作的素材库
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流,参与家务劳动,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体验,并主动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学生就能把过“古尔邦节”、过“春节”等写得细腻而富有童趣,习作就会充满生活的气息,流露孩子率真的心灵。
3.引进自然生活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它不仅属于画家,更属于小学生。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我与小树一起成长”、“我给小鸟做个窝”等活动,使学生细致观察自然美景,细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诱情发,情由景生,学生带着“出笼小鸟”般的愉悦,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便跃然纸上。
二、创新教学方法,从体验入手
1.注重生活实践,增强个性体验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求同思维的模式,引导学生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去思考。习作要体现个性化,首先要让学生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比如母亲节这天,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母亲的辛苦,我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事,并写下来。因为是亲身的经历,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感受。在事后的习作中,有的写道:“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的头发乌黑发亮,可当我给她梳头时,却意外地发现竟然添了几根白发。想起自己平时总是不听妈妈的话,惹她生气,心中充满深深的歉意”。有的写道:“我把妈妈的脚放在一盆温水里,仔细地洗了起来。可是脚掌上全是小口子,不忍目睹。每当口子裂开的时候,妈妈就会感到钻心的疼。这时,许多往事便涌上心头。这些小口子,都是妈妈为我操劳的见证啊!我心一酸,泪就落了下来”。还有的写道:“我帮妈妈拖地,拖了一遍又一遍,好不容易才拖干净,直累得腰酸腿疼”。还有的写道:“我帮妈妈洗锅,洗完锅我全身弄得脏兮兮的”。不由得想起妈妈平日的辛劳。那一次的习作是前所未有的真情流露、生动感人。
2.自主选择,调动写作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一次我要求学生以“保护环境”为题写一篇作文,让他们自由发挥,不加以干涉。结果,有的学生把看到的美景写成一篇优美的抒情文,从而激起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有的学生则以“鱼儿与小鸟的对话”为题,阐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甚至有的学生还以寓言或者编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想。写得七彩纷呈、入情入理、生动感人。学生在写作中放飞思绪,享受快乐。
3.抒写真情实感,表达独特感受
生活是儿童作文的源泉,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思想。而他们在作文中表达出来的又是那么的天真,这是儿童生命季节中最宝贵的。我曾经要求学生在习作中谈谈“我的理想”。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我的理想是当大款,住豪华别墅,神气活现。有的说:我要当电脑研究专家,研究科研等。还有的说:当科学家、当警察、教师、农民等等。我对孩子们的这些说真话、写所感的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同时又对他们这些稚嫩的认识给予正确的引导。
通过充分倡导个性化写作,使学生在写作中放松自我,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乐于用作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三、创设轻松氛围,感受习作的快乐
要让学生快乐习作,就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习作氛围。比如,一次,我在班上开展“找朋友”的游戏,将孩子们分成两组,要求同学们面对面地给对方画像,然后将画像打乱发给同学们,对着画像找朋友,并进行相互采访。拿到画像后,同学们就像清晨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议论开来。有的说:“这个帅哥是小强吧?好像又不是,鼻子大了点”,有的说:“这个像是谁画的呀,太可笑啦,头那么大,眼睛又那么小”,……。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听到了他们稚嫩的情感交流的话语,感受到了友情互助的愿望和童心焕发的真诚。“你平时喜欢玩什么?”“玩电脑,你呢?”“我喜欢打篮球”。“我觉得你数学很好,下次一定要帮助我哟”!“我家里养了一个小狗,好可爱的,下次来我家里玩好吗?”……。教室里洋溢着阵阵欢快的童音和笑声。最后,我问大家,你们愿意把这节课的快乐写一写,与其他人分享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愿意!”。第二天,《有趣的作文课》《我的新朋友》《美丽的画像》等一篇篇充满个性的文章放在了我的桌上。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不再害怕作文。
总之,厚积才能薄发。在习作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快乐作文。让他们在写作中自由翱翔,感受快乐,让我们的学生童心焕发,自鸣天籁,展示自我。
(作者单位:甘肃省和政县买家集回民小学731206)
关键词:生活经验;教学方法;有效;习作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写出漂亮的文章,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心愿。但是,我们在以往的习作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作文教学的结构,而忽视学生习作的自主性和个性发展;只注重习作要写有意义的内容,而忽视儿童平时的生活体验,内容空洞,不实在,千人一面,没有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习作目标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关注学生个性体验,快乐生活习作”,从“快乐生活”和“个性体验”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
一、注重生活体验,创造快乐源泉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流,源泉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必须要解决积累问题。
1.享受学校生活,校园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沉积学生的爱国情愫;竞争激烈的校园运动会,让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精彩纷呈的“六.一”儿童节,展示孩子们优美的舞姿和高亢的童声;趣味浓郁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快乐习作提供最原始的积累。
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写日记,让同学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拓展知识面,获得更丰富的素材积累。通过朗诵比赛、成语比赛等等,寓作文教学于游戏之中,不断激发他们的灵感。
2.感受家庭生活,家是一个人的情感归宿,家庭亲情是永不褪色的话题,家庭生活是学生习作的素材库
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流,参与家务劳动,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体验,并主动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学生就能把过“古尔邦节”、过“春节”等写得细腻而富有童趣,习作就会充满生活的气息,流露孩子率真的心灵。
3.引进自然生活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它不仅属于画家,更属于小学生。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我与小树一起成长”、“我给小鸟做个窝”等活动,使学生细致观察自然美景,细心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诱情发,情由景生,学生带着“出笼小鸟”般的愉悦,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便跃然纸上。
二、创新教学方法,从体验入手
1.注重生活实践,增强个性体验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求同思维的模式,引导学生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去思考。习作要体现个性化,首先要让学生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比如母亲节这天,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母亲的辛苦,我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事,并写下来。因为是亲身的经历,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感受。在事后的习作中,有的写道:“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的头发乌黑发亮,可当我给她梳头时,却意外地发现竟然添了几根白发。想起自己平时总是不听妈妈的话,惹她生气,心中充满深深的歉意”。有的写道:“我把妈妈的脚放在一盆温水里,仔细地洗了起来。可是脚掌上全是小口子,不忍目睹。每当口子裂开的时候,妈妈就会感到钻心的疼。这时,许多往事便涌上心头。这些小口子,都是妈妈为我操劳的见证啊!我心一酸,泪就落了下来”。还有的写道:“我帮妈妈拖地,拖了一遍又一遍,好不容易才拖干净,直累得腰酸腿疼”。还有的写道:“我帮妈妈洗锅,洗完锅我全身弄得脏兮兮的”。不由得想起妈妈平日的辛劳。那一次的习作是前所未有的真情流露、生动感人。
2.自主选择,调动写作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一次我要求学生以“保护环境”为题写一篇作文,让他们自由发挥,不加以干涉。结果,有的学生把看到的美景写成一篇优美的抒情文,从而激起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有的学生则以“鱼儿与小鸟的对话”为题,阐述破坏环境的危害性。甚至有的学生还以寓言或者编故事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想。写得七彩纷呈、入情入理、生动感人。学生在写作中放飞思绪,享受快乐。
3.抒写真情实感,表达独特感受
生活是儿童作文的源泉,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思想。而他们在作文中表达出来的又是那么的天真,这是儿童生命季节中最宝贵的。我曾经要求学生在习作中谈谈“我的理想”。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我的理想是当大款,住豪华别墅,神气活现。有的说:我要当电脑研究专家,研究科研等。还有的说:当科学家、当警察、教师、农民等等。我对孩子们的这些说真话、写所感的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同时又对他们这些稚嫩的认识给予正确的引导。
通过充分倡导个性化写作,使学生在写作中放松自我,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乐于用作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三、创设轻松氛围,感受习作的快乐
要让学生快乐习作,就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习作氛围。比如,一次,我在班上开展“找朋友”的游戏,将孩子们分成两组,要求同学们面对面地给对方画像,然后将画像打乱发给同学们,对着画像找朋友,并进行相互采访。拿到画像后,同学们就像清晨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议论开来。有的说:“这个帅哥是小强吧?好像又不是,鼻子大了点”,有的说:“这个像是谁画的呀,太可笑啦,头那么大,眼睛又那么小”,……。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我听到了他们稚嫩的情感交流的话语,感受到了友情互助的愿望和童心焕发的真诚。“你平时喜欢玩什么?”“玩电脑,你呢?”“我喜欢打篮球”。“我觉得你数学很好,下次一定要帮助我哟”!“我家里养了一个小狗,好可爱的,下次来我家里玩好吗?”……。教室里洋溢着阵阵欢快的童音和笑声。最后,我问大家,你们愿意把这节课的快乐写一写,与其他人分享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愿意!”。第二天,《有趣的作文课》《我的新朋友》《美丽的画像》等一篇篇充满个性的文章放在了我的桌上。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不再害怕作文。
总之,厚积才能薄发。在习作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快乐作文。让他们在写作中自由翱翔,感受快乐,让我们的学生童心焕发,自鸣天籁,展示自我。
(作者单位:甘肃省和政县买家集回民小学7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