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课间室内操的创编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p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组织学生做课间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碰到雨雪等天气,学生无法到室外做课间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课间操的特色,我校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编了一套富有中职特色的室内课间操。
  关键词:室内操;创编;实践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学生年龄多为16至18岁,个性鲜明、正属于追求梦想的青少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为了促进学生“内外兼修”,使道德修养和身体建设并重,继而建立课题组研究。学生作为长期伏案的人群,需要适当的放松和锻炼。通过对学生调查及分析,中职学生身体特点和职业特色表明,目前中职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学生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将来就业发展奠定基础,达到“内外兼修”道德修养和身体建设并重的目的,以适应当代社会职业需要。
  创编的目的与指导思想
  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了“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教学目标。课间体操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通过课间体操长期处于坐姿的学生,将得到更为充分的锻炼。首先是学生的筋骨将得到舒展。学生在学习中四肢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活动,这一问题对于学生的成长会带了负面的影响,通过课间体操,学生的血液循环将得到改善。其次,课间体操有利于学生的视力健康,在学习中学生视力会受到较大的损耗,通过体育活动,视觉疲劳将得到缓解。然而,碰到雨雪天气及受到场地的限制,学生就无法到室外做课间操,室内操特别针对我校学生的专业及学生的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还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室内操创编的原则
  鲜明的针对性原则 创编针对我校学生的专业及将来就业是伏案族这一职业特点,设计室内操的风格,动作类型和动作强度,把握运动难度、运动量,针对时空条件,确定操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尝试创编本套室内操,既可以丰富课间操的内容,又符合学生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还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动作精简易学易练原则 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年龄处于16至18岁,其身体素质不高,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喜欢欢快音乐和创新的现代元素(如健美操、街舞、搏击操),因此,在创编时考虑音乐节奏欢快、韵律活泼、节奏感强、动作舒展大方、简单易学,结合时代和专业特点,进一步体现中职生的精神风貌,从而提高学生做操兴趣和锻炼长久性。
  室内操创编的立足点
  立足于室内,考虑场地、环境等因素 在创编室内操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带来的影响。首先,是场地条件的影响。我校的教室面积通常为60平米,班级的学生编制为40名。在扣除教学器具以及座椅占用的空间后,每名学生的可利用空间约为0.5平米。受此影響,室内操的运动幅度不易过大。其次,考虑到室内扬尘给学生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室内体操中不易编排过多的踏步与伸展动作。再有,考虑到我校楼体的承重能力,跳跃动作也不应当被应用到室内体操的动作中。较为稳妥的方法是选择屈膝、俯腰等动作。
  立足于学生,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创编初期就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题涉及到室内操的时间安排、动作的节奏及音乐的选取等方面。首先是室内操的强度以及运动时间的问题,室内操的强度应当适当,时间也不易过长,因此,4/8拍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其次,在选择音乐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在具体的选曲过程中,教师可在网络中寻找轻松明快并且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音乐作品。同时,教师可通过学生投票的方式,确定具体的音乐选择。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参与热情将得到提升。
  反思与总结
  首先,室内操是对课间广播操活动不足的补偿,碰到雷雨天气及受到场地的限制,学生就无法到室外做课间操,特别针对我校学生的专业及将来就业多是伏案族这一职业特点,尝试创编本套室内操,室内操就能发挥它的功能,既可以丰富课间操的内容,又符合学生的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还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通过室内操的练习,学生的学习压力将得到缓解。在练习室内操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将更加放松,学习中的紧张情绪也将被暂时搁置。通过长期练习,学生将对课间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养成定时运动的良好习惯。
  再有,通过练习室内操,学生将对集体主义观念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室内操和广播体操(室外)一样也要求每个学生在做操时尤其是比赛时将自身融入到集体中。团体操的练习较为注重动作的统一以及队列的整齐。因此,在课间操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自身动作的协调性较为关注,与同学之间的配合也将更加紧密。室内操的推广,受到了我校师生的高度关注与好评。但细节问题仍然存在,其中图解、背景音乐、部分动作的编排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曲宗湖.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引起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1(5).
  [2]陈文树.室内体育课教学五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1(2).
  [3]吕永鹏.浅谈中学室内操课间操的创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8).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财政会计职业学校)
其他文献
人格,在心理学中也称个性,是指个人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的总和。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因素、社会生活条件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现实生活中的个体,都有着独特的个性。个性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它从人的灵魂内部左右着一个人的言行。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应把培养健康、完美的人格,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并应从小抓起。  在对儿童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中,营造和谐、优美、轻松的氛围尤为重要。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
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很大改变,定理、定义、公式等概念也被加以包装了。有些课堂看似热闹,却缺少了思考,缺少了教师别出心裁的教学策略。  各年级不同的讲课方式  教一年级的时候,让我最头痛的是“填单位”这一节。其实,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五年级都离不开填单位。一年级接触到的只有两个单位:“米”“厘米”,教过一年级的老师也许都会有感受,这一部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非常困难。于是我反复尝试,包括与直尺
在数学中各种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与演算,大多都是用符号和字母来表达的。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用来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新课程标准》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这更是数学应用的主动意识和使用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对课程改革予以重视,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要呈现以学生为主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科的入门阶段,思维的训练很关键。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教师可以借鉴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结构性的思维训练,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思考。因此,思维导图和结构性思维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多元关联,强化推演过程  “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经验与已了解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數学”,苏教版课本愈加重视知识的多元化关联。思维导图恰在知识的多元化关联中充当框架结构,教师
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特需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老年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肝胆科、呼吸科的3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的辩证统一。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与研究问题的发展态势给予引导,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教师的“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当前,笔者所在海门市小学围绕打造理想课堂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大力推进学程导航,就是要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课堂上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