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回升基础进一步夯实,经济向好发展趋势更加明显,经济运行总体正常。然而,经济也有隐忧,最应该警惕的应当是价格走势。按供需均衡原理,今年发生恶性通胀基本不可能,但就当前我国经济现实情况看,至少存在四大可能引发通胀的潜在因素,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第一,粮食供应会不会发生大问题。尽管我们已经连续6年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但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第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如果发生大幅度上涨,输入型通货膨胀就很可能发生。全球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无一例外地采取了凯恩斯扩张性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已成必然,就看上涨幅度有多大。第三,货币投放规模太大。为了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去年新增贷款规模达到95957亿元,同比增长98.72%。今年需要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增贷款调控目标为7.5万亿元。第四,心理预期因素。通货膨胀会不会发生,心理预期因素非常关键。
来源:新浪财经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