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作业设置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_666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概念的形成,知识的掌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这一基本活动。作业还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因此,必须对作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当前,新课程的改革步伐正在不断加大,鉴于我国新课程高中化学教材的作业形式,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符合当前课改的作业形式,将直接影响科学教学的成果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是体现教师教育思想和理念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而言,作业也是巩固课堂知识,发展情绪情感、提高学业成绩一种重要途径。优化的作业设置应当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为提高其学习质量提供最基础的保障,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因此,转变观念,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自己的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一、作业设计要符合个体发展的需要
  在实际教学中,化学作业的模式单一,缺乏层次,让全班甚至全年级统一步伐齐步走,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别,多数教师照抄照搬资料书中或者购买现成的配套练习册,这样的作业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个体需要,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造成化学作业“密度高却质量低”的根源所在。这种教学行为是无效的,至少也是低效的。
  1、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差异。
  作业设计首先应该从备课开始,要研读教材、分析学情,预测学生难以突破的难点和容易出错的问题。在设计作业时,找准主干知识,找准知识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为作业设计提供基础保证;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既定的教学计划和任务,还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将要完成的作业作一些铺垫;以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最后,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作业进行调整。整个作业设计过程中,还要兼顾学生的差异,视差异为资源,不仅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且在作业设计上也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设计作业;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对不同层次的知识点作不同的要求。教师要研读新教材,更新教学观,作业观,设计能让学生主动建构的作业,让学生通过作业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2、作业设计应关注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卷调查表明,普通高中的学生对化学兴趣不浓,甚至没有,把学化学,做化学作业当作负担,因此应付心理严重,常出现不完成作业和抄袭作业现象。如果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并且让学生能有成功的体验,这种现状是可以改善的。因此没,设计作业时,应充分了解学情,设计出为学生感兴趣、乐于尝试的题目来。尤其应当关注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题目的入口平台应当关注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时常变换。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争取多选择一些与学生实际联系密切的或带有一定趣味性与创造性的题目。尽量从化学美的角度,从和谐的角度,自然而然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研究并不神秘,消除对学习化学的恐惧心理。
  3、作业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合作
  过去的,甚至包括现在的相当部分化学作业中,独立思考受到了过于片面的强调,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这与《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化学课程还应倡导资助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化学的方式”无疑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当把交流合作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予以关注。
  二、作业设计应有即时性和针对性。
  即时,指的是作业的设计应与近期新学内容紧密联系;针对,则是要求作业的设计指向性要强,要把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主干知识及其交汇点上,放在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上,避免人为地在题目中过多添加障碍,保障题目的真正效用得以充分体现。通过作业,让学生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体会化学思想;让学生通过同一问题的不同形式掌握基本知识;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阅读或上网),了解我国古代化学家的伟大成就。通过这样的作业,对学生进行化学史的渗透和爱国主义教育,避免大量重复的机械的训练,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
  三、作业设计讲究“整体性”
  任何的化学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共存于一个完整而又严谨的体系之中。这就要求设计作业时,必须既“前瞻”又“后顾”。前,指的是应选择能为后续学习做准备、埋伏笔的题目;后顾,则是指题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前面已有知识与新知的整合,力求在知新的同时又温故。
  四、作业应满足适量性
  过多的作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负担,也加重了家长的精神负担。目前,学生近视低龄化、普遍化,其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其中作业又是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尽管作业有许多正面功效,但只重量而不重质的作业的负面影响更大。它会压垮学生,并使学生感到厌烦;它会使学生不能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去从事更为主动的发展,并为按时完成作业而设法寻找捷径(比如抄袭);它还会助长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干涉。因此,教师设计作业要适量。
  总之,有效的作业是落实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有效的化学作业不仅可以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加深,还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联想、归纳总结、应用创新等思维品质,教师应努力从作业的设计、批改、讲评等各环节入手,使化学作业充满无穷的魅力,使之真正成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知识落实的重要途径,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愿望,儿童更是如此。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很多情况下,他们正是靠着这种愿望的推动,不断地取得自我发展和自我需要。反复的成功体验,不禁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烈的动机,而且能较好地促进学生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情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养成。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人格从未品尝过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地理实践。”因此,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能力,增长知识。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初中地理 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前几年我校仅采用了与教材配套的一本练习册作为学生作业,作业形式呆板,主要为单一再现
一.研究背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其病理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及死亡,并伴有残存神经元内出现路易氏小体。大量证据表明,
摘要: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教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高
摘要: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把学生的感知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针对小学生写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改变小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必须从小抓起,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观察力 审美情趣  作文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运用,所以基础知识必不可少。作文是一个人思想的表述,说白了,有想法才能做出文章来,“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写不出文章来的。小学生作文同样也应该是小学生幼小心灵对人对事的一种思想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 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目的:急性卒中的治疗是否有效首要的决定因素为患者送院治疗的是否及时。为了了解温州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过程中院前和院内延迟的情况、溶栓治疗的现况和影响溶栓治疗开
摘要: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觉得相对于原标准,它更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