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造林技术探析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tity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山区水土流失、水土荒漠化日渐严重。荒山造林计划成为了促进自然环境快速发展、减少山区水土流失、水土荒漠化的最佳解决方式。由于现有造林规划的不合理设定,导致荒山造林效果无法达到理想标准。针对这一现状进行深度探讨,以实现荒山造林的科学化管理。以此作为挖掘重点,深度探索荒山造林树种的合理选择与造林技术的优化创新,提升荒山造林的成活率,进而推动荒山造林项目的推广。
  关键词:荒山造林;树种选择;造林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11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28.1       文献标志码:B
  1   荒山造林树种选择基准
  1.1   遵循生物学特征,选择因地制宜的树种
  为促进林业荒山造林计划的快速推广,选择合适的树种与造林技术应遵循生物学特征,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对荒山造林的地域、气候以及自然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对选择的树种进行深度探索。结合当地种植环境,科学地选择树种,遵循生态学、生物学特征,提升树种的成活率,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科学技术支持。对病虫害防治工作应种植合适的树种,提升树种的抗病虫害能力,结合不同地区的种植需求以及需要,引进特殊的外来树种。针对荒山造林的不同要求,可选择速生乔木、灌木等树种进行荒山造林工作,并在开展荒山造林工作之前,对林地环境、水文资源配置等情况进行调查,保障荒山造林工作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更应充分分析当地的气候特征,确保树种的成活率[1]。
  1.2   还原种植地区生态系统平衡
  荒山造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平衡当地的生态系统。荒山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应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点关注。在荒山造林工作开展前应进行勘测。种植地区应根据实际发展情况,面对所破坏的生态环境应科学地恢复生态系统,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以还原生态环境系统为基础,针对性展开荒山造林计划。荒山造林不能以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代价,部分树木生长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造林任务,但其根系过于发达、顶端树冠旺盛,很容易破坏当地的草场与土壤环境,引发土地贫瘠等问题。在造林工作中,要考虑林地的建设要求,合理选择造林计划。此外,工作人员的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荒山造林工作的整体质量,相关单位要提升造林人员的综合素养,严格按照荒山造林的要求开展工作,提升生态效益,促进林业经济效益,避免本末倒置影响荒山造林工作的稳定推广。
  1.3   遵循树种的稳定性特征
  客观而言,荒山造林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长期林木培育的基础上展开针对性的选择以及开发造林技术,这样荒山造林才能得到可持續发展。在树种的生长以及后期的养育过程中,应选择稳定性较强的优良树种,这直接影响了荒山造林工作的效率。荒山造林计划耗时相对较长,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在长期的造林规划中,提升树种的成活率成为了荒山造林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应选择稳定性较强的优良树种,使树种可以适应荒山地区的生长环境。荒山地区的天气较为恶劣,稳定性较差的树种会死亡,因此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应选择抗寒、耐旱、环境适应能力强、稳定性较强的集合性树种,进而提升树种的成活率[2]。
  2   适宜荒山造林计划的树种选择
  2.1   油松
  油松是松科针叶常绿乔木,树皮下部呈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脍,小叶粗壮的花柱形,大多数以新枝下部呈生穗状,是典型的阳性树种。其根部抓地性较强,喜光、耐风、抗寒、抗旱、排水性能较好,在-25 ℃环境下能够生长。油松是适宜荒山造林计划的树种选择,不仅有较强的药用价值,而且还有良好的观赏价值与工业价值,具有镇静、镇痛、抗炎症、降血脂、延缓衰老、抗病毒等综合性的药用作用,在临床中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油松树干挺拔苍劲、四季长春、无畏风雪严寒,适合在地质条件较为严峻的荒山中生长,树形优美,人们经常把油松称为望人松。油松具有耐腐蚀的天然特性,是建筑行业运用较为广泛的木材之一。油松适应贫瘠干旱的土壤,抗风能力较强,是荒山造林项目树种选择的最佳品种。对于气候变化明显、易发生极端天气的地区,可选择油松作为荒山造林的树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提升经济效益,种植油松可实现环保与经济两手抓的发展目标。
  2.2   五角枫
  五角枫属于落叶草木,树皮较为粗糙,小叶呈灰色或灰褐色,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下所呈现的颜色也有所不同。五角枫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喜爱温凉湿润的气候,过于干冷或炎热都不适宜五角枫的生长。五角枫最适合生长在肥沃、湿润的地区,但对土壤要求较低。五角枫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长江流域等地区。五角枫树形优美、叶形秀丽,秋后的霜叶更是红润可人,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近年来得到了园林绿化工程的青睐。由于五角枫的树龄不同,树叶颜色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树种,老叶与新梢的颜色也会呈现较大偏差。五角枫的抗病虫害能力为荒山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了天然的优势条件[3]。
  2.3   连翘
  连翘是双子叶植物纲属落叶灌木,香气淡艳满枝金黄。连翘具有较强的喜光特征,有极强的耐阴性、喜爱温润气候、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自身具有的耐干旱特性极其适合荒山造林计划的树种选择,在干旱阳坡或土壤石缝均能生长,适应能力与生命力较强。连翘具有极强的耐寒能力,萌发力也比较强,是我国北方园林绿化的佼佼者。连翘主根不太显著但是侧根较为粗壮,在主根周围快速生长的基础上,增强了侧根固土能力与生命力。连翘的提取物可作为天然的防腐剂,其具有较强的保鲜能力,结合超强的萌发力,增加树冠盖度较快,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具有观赏价值、药用价值以及园林绿化价值,已在众多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3   荒山造林技术的合理应用
  3.1   选择科学的造林模式
  在开展荒山造林工作前,应对造林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等环境因素进行实际勘测,确保荒山造林工作能够顺利推广。选择科学的造林方式,提升造林的整体质量。结合不同造林区域的种植需求展开针对性调查,并选择适合的树种与造林技术,结合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优化荒山造林的相关技术,可有效提升荒山造林工作的整體质量。以荒山造林、树种繁育为基础对荒山造林技术进行科学选择,在此过程中应规范播种、植苗、造林技术等手段。除此之外,分析造林工程的实际需求,选择符合当地生长规律习性的树种,为林业的发展创造更高的经济与观赏效益,合理保护生态环境系统。根据不同地域人口分布以及合理保护自然环境的需求,应选择适宜的移栽距离,确保荒山造林工作可以稳定推广。
  3.2   科学选择造林时间
  开展荒山造林工作时应对造林时间进行计算。结合不同地区的树木生长情况对其进行深入观察,结合近年数据合理分析该地区的树木生长情况,科学选择造林时间。针对不同地区的造林需求,一般会选择早春或雨季开展荒山造林工作。早春时期降水量合适,较为适宜移栽幼苗的生长,可有效减缓苗木的缓苗期,最大程度上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荒山的土壤情况相对较差,一般春季的降水量较少,适合幼苗的生长,雨季造林作为春季造林的重要补充,适合荒山地区的造林需求,可提升荒山造林树种的成活率。
  3.3   对造林区域进行科学翻耕
  开展荒山造林工作应进行科学合理的翻耕,可有效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在造林整地的过程中,由于荒山地区土壤较为贫瘠,导致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给荒山造林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应对荒山采取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水平沟整地等方式科学翻耕,实现荒山造林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结合荒山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翻耕工作,选择适宜的翻耕方式,有效推动荒山造林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在翻耕过程中,要根据苗木的生长需求,合理选择翻耕技术,苗木根系生长速度慢,适当加深翻耕深度,可保证苗木挺立。地下土壤贫瘠,控制翻耕频率,增加地表土,保证苗木可以顺利扎根,科学翻耕,科学造林。
  3.4   提升树种的培育质量
  近年来,荒山造林工作质量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树种的培育效率低下。荒山造林的地质环境相对恶劣,对树种培育的效率要求较高,因此作为关键环节的树种培育,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应对种子进行科学地处理,提升树种的质量。在幼苗的培育过程中,首先用温水对树种进行浸泡,其次放置在湿润的沙土中进行储存,以保障树种的发芽率。除此之外,在荒山造林工作的过程中病虫害较为严重,可利用甲醛、辛硫磷等药物对树种进行消毒浸泡,以增强树种的抗病虫害能力。
  4   结束语
  荒山造林计划是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系统平衡的重要措施。为提升荒山造林计划的整体效率,需对所选择的树种以及造林技术进行优化创新。荒山造林工作可有效改善荒山的气候环境,合理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地选择造林方式、时间、树种、技术,确保荒山造林工作的顺利推广,增强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提升树种的成活率,有效推动荒山造林计划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林业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实现荒山造林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的统一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 1 ] 任宇.论荒山造林绿化技术的要点[J].种子科技,2020,38(2):58,60.
  [ 2 ] 高建英,杨爱虹.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的应用[J].江西农业,2020(2):45-46.
  [ 3 ] 裴翠香.河西地区荒山造林面临的问题分析[J].防护林科技,2020(2):50-51.
其他文献
摘 要: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近些年产量正在不断提升,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在实践种植的过程中旱育秧苗期经常受到病害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进而无法保证水稻种植的产量及质量。所以,为减少病害,则应该围绕主要病害展开分析,提高病害识别率,制订针对性方式措施,发挥不可替代的效果,促进水稻旱育秧苗期健康生长。分析了常见病害特性,阐述了主要病害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病害;水稻种植
摘 要:针对玉屏等武陵山片区油茶产量不稳定和当地本土优良品种缺失的问题,收集了大量本土油茶优良材料,选育出本地普通油茶民玉2号、民玉3号,其具有生长势强、连续高产、稳产、种子和种仁含油率高的特性。创制的优异良种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油茶产量不稳定和低产的难题。  关键词:油茶品种;选育;品种特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9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722.
摘 要:在进行胡杨种植时,所选择的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会对胡杨幼苗的成活率造成直接影响,并关系到造林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在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胡杨生长习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应用育苗造林技术,促进胡杨育苗造林工作的进展。通过分析胡杨的生长习性,对胡杨的育苗技术以及造林方法进行论述,给相关工作人员以借鉴。  关键词:胡杨;育苗;造林;方法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99-0
摘 要:近年来,我国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有赖于林木种植培育技术的支持,使林业工程建设得以持续开展,它的实践满足了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的需求,并为之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针对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实践与应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林业工程建设;林木种苗;培育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10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23.13
摘 要:随着落叶松人工林面积扩大,落叶松球蚜发生较为严重,被列为太子山林区的主要害虫。落叶松球蚜生活规律复杂,变形较多,防治难度较大。通过长期观测记录和防治实践,逐步摸清了太子山林区落叶松球蚜分布及生活史,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落叶松球蚜;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8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摘 要:2021年溧水区小麦赤霉病田间见病早,后期病情上升快。不同生育期、不同药剂品种以及防治次数对发病都有较大程度的差异。研究了2021年溧水区小麦赤霉病菌源、小麦品种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了小麦赤霉病重发的原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防治策略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9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21.45
摘 要:近年来园林绿化快速发展,五角枫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园林绿化对五角枫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园林绿化对五角枫的需求,应加强对五角枫育苗技术的研究。基于此,结合实践工作经验,阐述了五角枫生长特性,探讨了五角枫播种育苗技术方法,旨在为五角枫育苗生产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五角枫;播种育苗;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113-02 中国图书分类
摘 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蔬菜必不可少。农户种植蔬菜时,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会使用价格较为低廉的化学肥料,同时配合农药消灭害虫。这样会导致更多的污染物在蔬菜上残留,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均产生负面作用。在此背景下,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愈发迫切。目前,农户种植无公害蔬菜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科学施肥,从而达到高质高量的目标。以无公害蔬菜为例,阐述了其种植施肥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农户
摘 要:油茶喜阳光,适宜生长在南方地区,其中富含的矿物质以及维生素均对人体有益,是制油的主要原料之一,因其具备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已经在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但随着种植规模的加大,在油茶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发明显,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为病虫害问题。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一旦发生病虫害,便会对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带来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保障油茶种植的产量以及品质,对油茶种植的相关技
摘 要:油松林具有易成活、生长快、耐贫瘠等优点,在如今的林业发展中属于关键用材,得到了广泛培育与栽植。而在油松造林作业中,幼林抚育与病虫害防治工作极为关键,唯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抚育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才能提高油松造林的成活率,保障油松快速健康生长,从中获得最大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油松幼林抚育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研究,希望能为从业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油松;幼林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