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培养创新型美术教师人才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v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需要创新型美术教师人才。以更好地迎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加强学生多元文化及对课程研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分析阐述,归纳了高师创新型美术教师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改革 美术教育专业 创新美术教师人才
  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说:“研究创新教育、培养开拓人才。”这也是所有教师的愿望,在教学改革中发掘美术学术优势,培养创新型美术教师人才,迎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
  一、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我国传统师范教育模式也正经历一场从理念到實践的深刻变革。如改革师范专业教育课程传统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课程,开展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适应有利于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是高师美术教育整体改革研究的核心,它涉及到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人才规划和为基础教育服务等问题。而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应配合好基础教育改革,才能逐步培养具有创新理念的美术教师人才。
  1.纠正课程设置中“重专业”“轻教育”的倾向
  以往高师的教育,有的是“重美术家”“轻教育家”的培养模式,高师学生也是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视理论课。显然这种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是难以适应今天的美术教育形式的。如今,我国的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美术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够从事基础美术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人才”。现在的高师美术课程,有的偏重技能训练,过于专业化,不大讲究知识的综合性、多样性的学习。这样,只适合专业美术人才的培养,而与我国教育发展的形式相疏离。新型的美术教师人才应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有广博的教育理论知识、有创新的教学理念。所以,完善课程设置,教师应采取各种形式及措施转变学生的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淡化传统教学的专业化教育模式,重视综合性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美术教育人才。
  2.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改革的一个关键。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各课程所体现的任务也不一样。高师美教专业的课程应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课、专业技能课、公共文化课、选修课、实践课等。每部分都有各自的任务,目的是加强学生美术理论修养、专业技能的训练、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和对边缘学科知识的了解。
  新课程体系要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这就要求特别注意整体优化的综合性,注意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体内在联系,注意多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互相渗透,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教育整体,构成美术教育的合力,促进整体教育效应的实现。
  二、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改革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堂教学,培养能胜任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美术教师人才。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其实质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内容的改革,还是改革教学方法,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态度。而在这里,教师理念的更新最为重要。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学生观念的形成,教师应先确立创新的教育观,构建新型的师生观和加强教师自身修炼观。因为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能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要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美术教师人才,高师美术教师应积极学习、研究、转变新理念、新方法,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新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的、朋友式的相处,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发展个性,树立创新思想。
  其次,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树立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育中教师是课堂主宰的现象。在高师美术专业课堂上,教师应是艺术的引导者,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了解各种美术技能知识,去研究各种艺术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大胆摸索、创造出更多的有思想、有创新理念的美术作品和教学方法。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其生存的基本能力。教学能力是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因此,改变培养方法,必须从头、从早抓起,并长抓不懈。如,学生在大一时就开始早晚自习加强言语表达水平训练;从大二下学期设置一个月的教学见习(观摩教学录像或实地教学观摩);大三通过教学教法课程的开设,进行模拟教学训练,锻炼学生初步的教学能力(能较完整地完成教学步骤),培养学生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课堂掌控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情境设置、言语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使学生在教育实习前,充分掌握美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所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增加实践时间和实践形式,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学生多元文化与科研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创新能力的源头是拥有广博的知识,广博的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力保障。读书、学习应是准美术教师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具有博学知识面的美术教师才能向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教学观点,才能在教学中具说服力。重要的是,知识的储备能体现一个美术教师的内功和后劲,所以,一个准美术教师应该把储备知识、更新知识作为加强自身修养的一个主要课题。那么,广博的知识应主要来自几个方面的加强:第一,应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第二,具备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第三,加强专业边缘学科知识学习研究;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一定要大力培养创新型美术教师人才,以更好地迎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胆红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分型、病情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句饱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的至理名言。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所以有人说,创新就是教育的终极存在的价值所在,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要义所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
参加教育工作十年,特别是担任班主任六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广大同事的帮助下,无论我的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作汇报一下我的班主任工作。  一、用目标凝聚人心  我的治班理念是:用热情去工作,用真诚来沟通,用知识教学生,用人品育栋梁。  我的治班方针:公平、民主。  我的治班策略:(一)、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树立快乐学习的心态;  (三)、创造轻松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差生,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到几点经验,取得了显著效果。体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调查摸底是基础  每接一届新生,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如查看各科成绩,召开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家访,与学生谈心等。  调查了解中发现,导至学生学习差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和教师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这里既有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心理及智商因素,更有教师素质、教法等因素。差
人们赞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的不是钢筋水泥,建造的是不高楼大厦,而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他们的主要工作手段是语言和知识。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语言技巧,提高语言的感召力、说服力、冲击力、鼓动力。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对于班主任来说,语言艺术更为重要。班主任将自己内在的知识、思想,外化为语言(包括动作、表情)作用于学生,使他们不仅领会,并
摘要:爱心就要靠爱心来成就,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心理,针对这些学生,我以真诚去面对他们,热情的鼓励他们,耐心地帮助他们,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内心世界的每个角落。  关键词:爱心 教育 学生  多年来,我一直担任高年级班主任工作,我当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热爱、尊重、信任、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教书育人中力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公正、公平地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高中化学新模式教育教学问题,首先介绍了传统教学的内容,阐述了传统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存在的缺陷,介绍了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新的模式运作样式及理论基础,在新模式教学观念与教学策略进行了转念变化。  关键词:新模式 探讨 化学教学  在化学概念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并采用多种方法,提供各种直观的、具体的范例,为新学的概念找到固定点;帮助学生将新学概念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摘要: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主要有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异时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等自身发展原因,也有学校和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客观原因。叛逆心理虽然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但是当它成为他们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时,具有反社会倾向,若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导致青少年的偏执、冷漠、不合群等性格,严重者会出现激烈的反社会行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关键词:青少年、叛逆心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