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淋巴囊乳突引流术治疗梅尼埃病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听力分期梅尼埃病患者内淋巴囊乳突引流术的远期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83年1月至2012年1月共240例接受内淋巴囊乳突引流术治疗的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梅尼埃病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006年,贵阳)标准,所有患者均临床诊断为梅尼埃病,行规范化药物保守治疗至少1年以上,但眩晕仍反复发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满2年,治疗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眩晕的控制情况、听力情况及工作生活能力等三个方面。

结果

240例内淋巴囊手术患者,按术前听力进行分期,Ⅰ期12例,Ⅱ期130例,Ⅲ期85例,Ⅳ期13例。术后2年随访时,眩晕A级(完全控制)118例(49.2%),B级(基本控制)69例(28.7%),总的眩晕控制率为77.9%(187/240)。术后听力提高60例(25.0%),无明显变化142例(59.2%),听力下降38例(15.8%)。手术后均无面神经麻痹、脑脊液漏、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Ⅰ期患者眩晕控制率为83.3%(10/12),Ⅱ期患者为82.3%(107/130),Ⅲ期患者为75.3%(64/85),Ⅳ期为46.2%(6/13)。经统计学分析(χ2检验),Ⅳ期患者眩晕控制率明显低于Ⅱ、Ⅲ期患者(χ2=9.318、4.692, P值均<0.05),而Ⅰ、Ⅱ、Ⅲ期患者之间眩晕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内淋巴囊乳突引流手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安全、有效,对眩晕症状的控制效果满意,听力保存率较高,但对于Ⅳ期梅尼埃病患者疗效较差。

其他文献
2009年4月22日,第三届SEE·TNC生态奖评选结果揭晓。今年生态奖的主题是"合作共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中国水污染地图"等30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奖金80000元;二等奖3名,每个
目的探讨广西铁路系统女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西铁路系统2 150名女职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的影响
目的探讨视频头脉冲检查(video head impulse test, vHIT)在外周前庭病变患者前庭眼动反射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5名无眩晕病史的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18~60岁。2014年4–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55例眩晕患者作为外周前庭病变组,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分别诊断为:前庭神经炎11例、突发性聋伴眩晕12例、前庭神经鞘瘤(听神
目的 观察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方法 55只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5只和对照组30只.实验组在腹腔注射D-半乳糖胺(D-GalN)/脂多糖(LPS)行肝功能衰竭造模前12h、1h皮下注射溶解于10%二甲基亚砜(DMSD)的JNK抑制剂SP600125,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皮下注射10% DMSO.两组分别干造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