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类高血压患者应使用阿司匹林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为血栓性事件(脑梗塞、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因此预防血栓性疾病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阿司匹林是防治血栓性疾病的“基石”,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栓性事件发生率,提高其远期生存率。

3类高血压患者应考虑使用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据支持。它可有效降低25%严重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其中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下降1/3,非致命性脑卒中下降1/4,所有血管事件下降1/6。推荐高血压伴糖尿病、心血管高风险者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毫克/天)进行一级预防。
  如果没有禁忌症,下述3类高血压患者应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
  1.50岁以上单纯高血压人群,血压控制良好,无禁忌症;
  2.5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合并下述任一危险因素或疾病:吸烟、肥胖、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血脂异常,血压控制良好,无禁忌症;
  3.有血栓性疾病(冠心病、脑梗塞、外周动脉疾病),无禁忌症,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

合理使用利大于弊


  所有抗血小板药物都有出血风险,但合理使用阿司匹林其获益远远大于风险。
  阿司匹林出血主要表现在胃肠道非致命性出血,与安慰剂相比其发生率绝对值增加0.12%/年(每900人服用1年阿司匹林出现1例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发生率增加的绝对值更低,仅为0.03%/年,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导致颅内出血风险增加。具体到高血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并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考虑到阿司匹林的获益远远超过其风险,因此,对于应该进行血压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
  那么,应用阿司匹林的合理剂量是多少?
  1.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合并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需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毫克/天)进行二级预防。
  2.合并血栓症急性发作,如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症时,通常在急性期可给予负荷剂量(300毫克/天),之后应用小剂量(100毫克/天)作为二级预防。
  3.高血壓合并心房颤的高危患者宜用口服抗凝剂如华法林,中低危患者或不能应用口服抗凝剂者,可给予阿司匹林。
  4.高血压伴糖尿病、心血管高风险者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毫克/天)进行一级预防。
  5.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用氯吡格雷(75毫克/天)代替。

服用阿司匹林6注意


  1.在血压控制稳定(<150/90毫米汞柱)后开始应用。
  2.服用前应筛查有无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如消化道疾病(溃疡病及其并发症史)、65岁以上、同时服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抗凝药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如果有高危因素应采取预防措施,包括筛查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以及采用合理联合抗栓药物的方案等。
  3.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理想状态是24小时都达标,因此最好服用控释片/缓释片或需要一天多次服药。但是阿司匹林与降压药物不一样,每天1次就已经足够。其原因在于: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抑制血液中血小板的功能,而且这种抑制作用是终身的(血小板无细胞核,酶不能再生)。人体内80%以上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就可发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人体每天有大约1/14~1/10血小板是新生的(存活期7~10天),因此只需每天服药1次,抑制此前新生成的有功能的血小板,就能维持90%以上的血小板不发挥作用。
  4.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为6∶00~12∶00,肠溶阿司匹林服用后需3~4小时才能达到血药高峰,如果每天上午服用阿司匹林,则不能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而18∶00~24∶00是人体新血小板生成的主要时间段,因此部分学者提出睡前服用阿司匹林最佳。但考虑到阿司匹林不可逆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的机理,最重要的是每天坚持服用1次阿司匹林。对于高质量的肠溶剂型,也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胃肠道反应。
  5.非肠溶片(如普通阿司匹林或者泡腾片)在胃内即溶解,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只适于急性期首剂服用,或者作为解热镇痛药物短期使用。肠溶剂型由于不在胃内酸性环境溶解,因此可以降低约60%的胃肠道副作用,是长期服用的最佳选择。此外,肠溶片的质量也很重要,质优的肠溶片在胃内完全不溶解,质差的即使符合质量标准,在胃内仍然会有少量溶解。
  6.合并活动性胃溃疡、严重肝病、出血性疾病者,需慎用或停用阿司匹林。
其他文献
膀胱过度活动症怎么治  我前段时间一直尿频,去医院检查说是膀胱过度活动症,这新鲜名字还是第一次听说,它是个什么样的病呢?应该如何治疗?  湖南 吴先生  吴先生: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其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已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糖尿病与神经系统损害性疾病的增长,
虽然现在许多家庭都有洗衣机、洗碗机、吸尘器等现代化电器,把人们从繁劳的家务中解脱出来,但仍需要做如择菜、洗菜、洗肉、切菜、淘米、洗小件物品等家务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如不注意姿势,往往会出现腰腿痛,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  1.择菜时,应放在一个高度适当的台子上或坐在一个高低合适的凳子上择菜,以避免腰部的过度向前屈曲。  2.切菜、切肉时,应该放在一个高度适当的台子上,切物品时应保持脊柱正直,不要左
踝关节扭伤在生活中非常常见,通常是由于踝内翻导致踝关节韧带牵伸或撕裂。如果可以及时和恰当地治疗,绝大部分踝关节扭伤可以完全治愈,能够早期安全的恢复活动。  下述练习活动可以强化踝部肌肉,锻炼踝关节反射,并且预防再次损伤和慢性疾病。 1.踝关节外翻  缓慢将患侧足外翻,重复30次。 2.踝关节趾屈  将弹力带固定于患足,足趾前屈,重复30次。 3.踝关节背屈  将弹力带固定在固定物上,背屈踝关节,重
有血糖问题的人平时吃东西,习惯于考虑食物的血糖指数。实际上,血糖指数描述食物升血糖情况并不全面,血糖负荷可能是更好的指标。  血糖指数(GI)表示含有50克有价值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相比,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餐后2小时)引起体内血糖应答水平的百分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高GI >70:葡萄糖、白面包、蜂蜜等;中度GI 55~70:全麦面包、黑/白米等;低GI 20的为高GL食物;GL
无论在门诊还是住院部,对于高血压或者糖尿病患者,医生都要问“小便怎么样啊,有没有尿蛋白”。患者会纳闷,尿蛋白是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医生为什么对它如此关注呢?下面就给大家聊聊。高血压高血糖会导致肾损害  白蛋白是人体血液中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正常情况下通过肾脏时,由于肾脏存在滤过膜,白蛋白不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但是如果肾脏(滤过膜)受到损伤,血液中的白蛋白就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称为“微量白蛋白尿或者
随着医学科普力度不断加大,人们对胃部疾病已经非常熟悉,许多人还知道一些小偏方、小验方,用以治疗胃部的一些不适,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有很大帮助。但究竟哪些方法是科学有效的,许多人一知半解,甚至走进了误区。下面咱们就来说说关于胃病的认识误区。误区1. 胃病不会传染  20世纪80年代以前,如果有人说胃病会传染,那么必定会受到人们的嘲笑。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医学界逐渐认识到,某些胃病确实会传染,比如导致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风关)中医素有“顽痹”“白虎历节”之称,其痛彻骨,状如“虎咬”,病程缠绵难愈,致残率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疑难重症。但类风关绝非无药可治,而夏季正是治疗的最好时机。“联合作战”效用大  治疗类风关的药物有四大类,即非甾体抗炎药、病情缓解药、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尚无任何一类药物单独应用能治好类风关。治病如同打仗,也讲联合作战。针对类风关具有类似局限性恶性肿瘤的增生性和破坏性生
黄芩治妊娠恶阻  黄芩30~45克,水煎成200~400毫升,分次频服。  山东淄博 李敏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豪点评: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朱丹溪称其为“安胎圣药”。临证发现,妊娠呕吐剧者,以肝胃实热居多。本品苦能降逆止呕以治标,寒能清肝胃之热以治本,一味黄芩,标本兼治,故鲜有不效者。且往往病愈甚而效愈佳,但需频服。不过,近人有服用黄芩引起过敏的报告,故应用
五一小长假归来,55岁的刘先生到医院完成了前段时间预约的体检。抽了血液标本后1个小时被医生告知,他的血液为乳糜血,检测结果不准确,标本退回,要求刘某清淡饮食几日后再来空腹抽血检查。刘先生还是第一次听说“乳糜血”,到底什么是乳糜血呢?自己身体好好的,怎么会出现乳糜血呢?  对于刘先生的疑问,我仔细给予了回答。 1.什么是乳糜血?  乳糜血,俗称“牛奶血”,是含有高量脂肪的血液,血液离心后或静止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