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t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期的小学一线教学实践中,我深感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将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联系在一起,对学生的感官进行综合刺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形象思维的情感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能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融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三维空间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教学更充实、形象、生动,刺激学生听觉和视觉感官,使学生在积极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小学语文教学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一、现代教育技术将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现代教育技术能借助网络优势,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网络越来越发达,信息量越来越大,语文课程的更新也越来越迅速,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中心环节。学生的阅读要通过内部的语言把阅读材料变化成自己理解的内容。通过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字词学习起到巩固记忆、扩大联想和加深理解的作用。而且,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范例和心理准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它包括领会字词的含义和感情色彩,领会文章表现方法上的特点,领会文章的脉络思路,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意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的灵活性、多样性和感染力强的优势,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优化阅读能力训练:
  1、激发兴趣,积极学习
  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乐于参与的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愿望。
  2、创设意境,渲染氛围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教学时要向学生交待写作背景,帮助学生领会文章主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课文情境,或用图片或截取录像片断或以音乐渲染在课内展示,有利于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增强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效率。
  3、拓展延伸,扩大视野
  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使学生开阔视野,知识得以扩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知识的整合、拓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语文的整体素质。我经常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中大量的信息帮助他们阅读理解,进行课外延伸。
  二、现代教育技术将使更多的学生能说会道
  口语交际训练的能力包括听的能力和说话能力的训练,其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途径更为广泛,例如:运用多媒体模拟说话情境。在进行说话训练时,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说话情境,让他们围绕某一话题,开展讨论,练习说话。如果利用计算机,可以通过它的视频功能和模拟功能,改变以往呈现场景的方式(如教师语言表达或文字媒体),把文本与学校教育隔离的现实场景搬进课堂,通过看一段情景录像或是创编一个生活情境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鲜活真实的说话情境,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有内容可感、可说,思维就活跃了。而且说话训练变得更加贴近生活,有利于今后学生遇到与之相似的生活场景时善于表达,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实践性功能。
  三、现代教育技术将会使更多的学生下笔如有神
  写作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表现,它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思考力、想象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会让学生乐于表达,有内容可写,有感情可发。
  1、提供写作的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课本中的习作训练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各类人物、各种材料引入课堂供学生练习,其提供素材的直观、生动与丰富性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在这种氛围下练习写作,学生思维活跃、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2、提高观察的效率,引导学生思维
  通常情况下,观察的情景往往稍纵即逝,有的观察还要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这样影响学生观察的实际效果,写作时产生思路不畅的情况。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应该有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局面。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使用,教育技术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被老师接受,也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它的重要性。它那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境,对学生的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方方面面的能力培養有着深远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更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产生了伟大的艺术魅力,这一切确实都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方明净、亮丽的蓝天。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确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每当闲暇时间,同事们聚在一起,一谈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时,总会禁不住唉声叹气。“机械应付”、“书写潦草”、“质量不高……”其实,只要静心反思,我们就会发现: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缺乏兴趣,没有用心去完成,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布置作业,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让他们对作业乐此不疲呢?为此,从开学至今,我进行了新的尝试。  金钥匙一:给作业披上“美丽的外衣”  作业没有吸引力是学生对作业
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鎮第一中学校  如果说,晓之以“理”,使学生“愿”学,从而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应然”;动之以“情”,使学生“爱”学,从而感悟到学习是一种“诚然”;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从而实践出学习是一种“必然”;那么,激之以“趣”,则使学生“乐”学,从而体验到学习是一种“果然”。  一、辩证关系的调整──学生兴趣形成的前提  从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学效率的提高,只凭教师单方不行,强行
收集全国100个气象站点辐射计算公式中as和bs的率定值,基于as和bs率定值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提出了一个在全国过较大范围内估算辐射计算参数a,和b,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
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整个学习成长过程中也必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的时代对人才必然有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学也必然要进行改革以应对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倡朗读、重视朗读、加强朗读,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小视的话题。小学语文老师应学会享受朗读所绽放的独特魅力。因为朗读教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试着将“朗读”二字深埋心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灵活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及心理所需的方法,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良
对于《机械基础》课程是学习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是既有一定理论分析,又有实践性较强的机械类综合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从事与机械专业技术有关工作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打下基础。由于职业中等教育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普遍存在难点多、成绩不理想等现象,课堂表现不积极。激发学生的课堂的学习兴趣,则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 接受程度 歌舞 情感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国,从国风到乐府诗集,从唐诗到宋词元曲,“小琳”、“时调”在这纷花缭绕的历史长河中,在这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音乐大家庭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歌曲,这些不仅是民族历史的传承文化,更是我国音乐史上一束瑰宝,它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对于学习音乐文化起到了借鉴,对于传统文化起到了传承作用,促进了学生们音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