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z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花败酱草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caefolia Fisch.)的根或带根全草,又名黄花龙芽、野共花、鹤立鸡群、鹿肠等,广泛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黄花败酱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正义》亦载“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其味辛、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
其他文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世界三大致盲眼病之一,也是发达国家成年人获得性盲的主要原因。普及眼底图像筛查DR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或实施治疗的患者格外必要,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作用,以挽回更多的“可避免盲”。由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介导的视网膜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发病机制[1],尽早探测视网膜血管异常是对DR诊断和分期的重要手段。
[目的]观察加温营养泵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肠内营养中的护理效果。[方法]72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分次定量以注射器抽吸营养液胃管内缓慢灌注方法,观察组实施加温营养泵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热卡达标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腹胀、反流、呕吐、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热卡达标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重症监护室持续昏迷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
小儿厌食症是指儿童较长时期食欲减退,以厌恶进食、食量减少甚至拒绝进食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其中以1~6岁儿童最为多见[1]。其一般预后较好,若病情迁延,长期不愈则易发生睡眠障碍,甚至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转为疳证。本文就中医外治法在小儿厌食症中的临床应用近况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