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方法 风格 成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obad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线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力争用丰富的知识熔铸富有魅力的人格,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好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找寻研究的话题,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关键词:专业成长;管理方法;课堂风格
  特级教师贾志敏在《杏坛回眸五十年》中说:“当年,我为了生活而走上这三尺讲台;今天,我离开这三尺讲台则一刻也无法生活。”我常常感慨和感动于贾老在五十年的工作中寻找到自身的价值,体验到崇高使命的情怀。然而,作为一线教师,平凡莫过于课本和三尺讲台,普通莫过于上课和批阅作业。如何沿着平凡和普通的阶梯,朝向崇高的靈魂境界攀登,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感受。
  一、 乐于学习,从读书中成长
  一个人学习的自觉性来自一种目标意识。而我的目标非常朴素,那就是做一名好老师。城里的家长很“挑剔”,一旦他们对你认可,你的口碑就成了你的品牌,如果你是学校的“名牌”,那么,他们便以你是孩子老师而自豪。作为一名刚刚进城的年轻人,总不甘愿自己“门前冷落车马稀”吧,于是,下决心做一名让家长认可的好老师,那就要做到一个字——“学”,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专家学,总之,不放弃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
  当我为“好老师”的称号坚守,而且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我又感到这样的从教理念层次太低,而且对学生不容易产生恒久的、强大的影响。它需要提升,需要学识为它奠基。于是我加强了理论学习,力争用丰富的知识熔铸一种富有魅力的人格,使学生向老师的学习变成昆虫趋光一样的追慕,蜜蜂采蜜一样的撷取!
  见贤思齐!近些年,魏书生、窦桂梅、贾志敏等教育教学名家的著作成了我的枕边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创造性地借鉴经验,就是发展自己的教育思想,也在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的确,但凡名人都有砥砺进取、艰苦奋斗的痕迹,走进他们,听其成长的故事,仔细评味其言行,犹如步入
  枝繁叶茂的百花园。以名师为师,用其宽广的胸怀、强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意识来反思个人走过的路,矫正我们人生前进的目标和航线,应当是最好的教材。
  二、 巧于管理,在尽责中成长
  多年的班主任经历,让我体验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真知灼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一节班会课,我收集“学习园地”的作品,见班上一女同学的一幅画非常漂亮,便随口夸道:“李凌霄琴弹得好,画画得好,真是个小才女。”男生不服气了,跃跃欲试。时机又来了,我看看身边的男同学,想起他也很优秀,便兴口夸道:“旭聪不但字漂亮,文章写得更好,真是个才男。”他腾地站起来,大声说:“我是才子,不是才男。”全班哄堂大笑,我也笑了。本想着自己创作的“才男”和“才女”很对称,没想到被小小的他所指正。
  其实初为班主任,面对几十双怯生生的眼睛,并没有感到这份工作有什么特殊性。而今天,当我一度想起那悄悄插在我办公桌上的沙枣花,想起那一张张微笑的面庞和一声声稚嫩的言语时,心底充溢着馨香和成就感。细细想来,并不是多么痴迷工作的我,只是因责任的促使而尽力做好每天的琐碎工作。可是,一路走来才渐渐明白,责任也是一种师爱。正是这份责任感,我才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在辛劳中不知不觉地洒下了许多欢笑,收获了很多成绩。
  自从进城,我已完整地带过两届学生,第一轮的六年,孩子毕业了,我破格晋升小学高级教师,第二轮的六年,孩子毕业,我又破格晋升了中学高级教师。是什么让我一路走来收获颇丰?我仍然要强调的是一种责任,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对这份职业、这些孩子的由衷的喜欢。是孩子促进了我的成长,是班主任工作提升了我的能力。
  三、 着眼风格,在课堂上成长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场所。离开课堂,我们将一无所有、一事无成;课堂是学生出发的地方,也是教师成长的基地和起点;我们通过课堂把学生带到高速公路入口处,此时,教师也将进入专业发展的高速公路。所有的课堂给教师的机会是同等的,问题也恰恰在于,有的人在课堂里得到锻炼,像是在田野里拔节,而有的人在课堂里却没有多少感受,失去了向上的要求和力量。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前者有成长的追求,有成长的目标。
  回想当年,我们一群年轻教师,把课堂当作一块起跳板,向上腾跃;当作一块试验田,不断播种而且有新的收获;当作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充满无限的创作激情,不断拓宽创造空间。经过这样长期的刻苦实践,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逐渐形成,渐渐步入从“有技巧”而至于“无技巧”,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润物无声的美好境界。
  四、 勤于思考,在研究中提升
  如果有青年教师问我,如何让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他:让思考和实践同行,在教育科研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那么,对于我们一线的普通教师来说,如何选择有效的教育科研内容?
  记得《学记》中说:“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可见,“教”是进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前提,没有“教”,就没有困惑。所以,关注身边的教育细节,在自己教学的实践中找寻研究的话题,当你把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当课题,把教育教学工作当研究过程,带着思考的大脑关注自身的教育实践时,你就会发现,富有探索价值的研究课题是源源不断的。如果对一些日常教育中的小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你就等于拥有了一颗颗耀眼的珍珠;如果你能进一步学习、思考、实践,用自己的思维来整合这些珍珠,你就有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你就可能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总之,关于自己的专业成长,如果要用最简练的句子来概括,我想,那就应该是:学习有目标、管理有方法、课堂有风格、科研有成果。
  作者简介:冯胜,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教育局。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如今的社会已经不能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需求,要改变以前“填鸭式”教学手段,运用“合作式”教育模式,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让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交流有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成为研究者,在教师的引导下,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能力。基于合作探究的前提下,本文根据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方法,通过研究给出了一些针对性意见,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手段,提高
摘要:“班班通”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活动,给教学带来了活力;它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法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优化了我们的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班班通;数学教学;兴趣与热情;整合;价值及魅力  一、 “班班通”的涵义  “班班通”是学校每个教室创设与外界进行信息沟通、资源获取、知识显示的软硬件环
摘 要:近年来,在大生态理念的引领下,生态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以生态理念为引领,建设生态校园,推行生态管理,实施生态教育,打造生态式的幼儿园课程,倍受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青睐。因此,生态教育对幼儿园文化建设有何影响这一话题日渐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就生态教育对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从多方位、多角度作了阐述,其目的是为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找准坐标,探明方向和道路
摘要:本文通过自建语料库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探究日语中表示因果关系的「Pカラ、Q」「Pノデ、Q」与汉语中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因为P,所以Q”“P,所以Q”“因为P,Q”“P,Q”的对应关系和对译模式。结论为两个日语句式都是译成无标形式的倾向最强;两个日语句式在翻译倾向最弱的句式上倾向不同,「Pカラ、Q」句式为后空标形式,「Pノデ、Q」句式为全标形式。  关键词:因果关系;日汉对比;对译语料库  日
摘要: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  新课程给教师提供了充分展示魅力的舞台,追求有魅力的教学,是所有教师的共同愿景。“同题异构”,给予了教师充分的空间,可以自由驰骋,自由探索,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演绎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而“同题异导”,别出心裁、不拘一格的教学导入设计,同样能使同一位老师面对不同的
摘 要:目前,随着国家和地方对水产养殖专业卓越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卓越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并成为高等教育界的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湖南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工作,旨在探索我国农业高等院校水产养殖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在本科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水产养殖;卓越人才培养;高等院校  我国教育呈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普遍现象。学生的任务就是将老师教导的理论、方法熟记于心,思想受
摘 要:邓小平曾说过“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创新能力对于教育来讲可以说是教育的翅膀,创新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讲是极其重要的。现如今,在我国的中学教育中对于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缺乏的,很多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书本的知识,而不能真正的领悟到其中的创新思维,其实书本是死的,书本中包含的创新思维是活的,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呢,其实原因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分析。本文
摘要:如何引领孩子们步入课外阅读的深处,回归到一种更朴实、更科学,与儿童天性更为切近的阅读状态中呢?窃以为,兴趣激发不可或缺,方法迁移不可或缺,自主自悟不可或缺,以此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丰富自己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  关键词:兴趣激发;方法迁移;自主自悟  小学语文阅读常常由课内到课外,由学到用,由理论到实践。在这条拓展之路上,由于师生阅读理念的不同,自然呈现出不同的阅读风貌,其阅读效果也不尽相
摘要:苏联从1922年建立到1991年解体,每一位领导人上台后都会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斯大林上台伊始,就结束了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开始了“斯大林模式”。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又开始了“赫鲁晓夫改革”,接替赫鲁晓夫的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开启了“勃列日涅夫改革”,而1985年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也最终没有让苏联走向强大,而是走向解体。那么,历届苏联领导人上台后为什么要对本国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摘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指导意见和珠三角地区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本地区独立学院日语专业以培养“日语 英语 ?”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独立学院日语专业的定位。  关键词:复合型;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  一、 前言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