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联蕴含师生情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in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伏园被称为民国时期的“副刊大王”。从1919年担任《国民公报》副刊编辑开始,又先后担任《晨报》《京报》《国民日报》《中央日报》《新民报》等报纸副刊编辑。
  1936年10月19日一代文学大师鲁迅因病逝世于上海,孙伏园此时正担任《晨报》副刊编辑,闻讯后难以抑制痛苦之情,撰写了一副挽联敬献给敬爱的鲁迅先生:
  “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这副对联篇幅短小,但内涵深蕴,构思独创,堪称绝妙。
  名联中包含鲁迅一生中的代表作和做过主编之刊的名称:《莽原》《野草》《热风》《奔流》《呐喊》《毁灭》《而已》《十月》《噩耗》《彷徨》。上联体现了民族脊梁鲁迅一生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无私无畏的品格和矢志不渝追求人生理想社会的坚定信念。下联表现了广大民众对于文学大师、思想大师病逝的沉痛悼念之情。可谓知人知心,饱含深情。以书名连缀成联,而且对仗严谨,构思精妙。
  孙伏园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民众的心声,更是表达作为鲁迅学生的敬爱之情。
  早年求学时期,孙伏园有幸两度成为鲁迅的学生。
  1911年绍兴光复,已经回国的鲁迅被任命为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而在这一年,17岁的孙伏园考入山会师范学堂,成为鲁迅的学生。鲁迅勉励孙伏园:“如果不会写作,可以先翻译一点外国的作品;如果不会写纯文艺的东西,可以先写一点小品文杂记之类。”孙伏园深受鼓舞。一次,孙伏园写了一篇作文,祝贺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鲁迅阅后,大为赞赏,亲自在他的作文后面写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评语。孙伏园望着这鲜红的批语很激动,孙伏园更加发奋读书写作,以回报老师的殷殷关爱。
  1917年新文化运动思潮席卷大江南北,孙伏园怀揣一颗文学梦想之心来到北京,此时,鲁迅正担任教育部职员,闻讯后,向北大校长蔡元培推荐孙伏园入学,最初为旁听生,一年后,孙伏园转为正式学生。1920年秋,鲁迅开始兼任北大讲师,主讲《中国小说史》,孙伏园有幸第二次成为鲁迅的学生,师生情谊日盛。
  鲁迅将创作的小说《阿Q正传》一段段地交给孙伏园,自2012年12月4日起在《晨报》副刊开始连载,在孙伏园主编《晨报》副刊期间,鲁迅发表小说、杂文有50余篇,可见鲁迅对于孙伏园办刊的厚爱,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现出孙伏园对恩师的敬重和二人的友谊之深。这些扛鼎之作的发表极大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虽然后来世事离乱,孙伏园和鲁迅四处漂泊,但二人的友谊一直保持着,孙伏园走到哪里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老师鲁迅。1936年10月20日下午3点多,孙伏园在河北定县得知鲁迅病逝的消息后异常难过。
  第二天他从上海赶到北京看望鲁迅的母亲周老太太,在鲁迅的木炭画像前躬身失礼,凄凄切切,令人动容。回来后,与鲁迅一幕幕交往的往事浮现眼前,他难以抑制情绪,制作挽联敬献给恩师鲁迅:“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又挥笔写下了《忆鲁迅先生》,在文中他深情地说:“我们希望鲁迅先生的思想精神永远领导着我们勇猛奋进吧。”
  一副内涵丰富、构思精巧的对联背后蕴含着鲁迅与孙伏园两个人的深厚师生情谊,令人难忘。
  编辑 杨逸
其他文献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令人不愉快的事,作为当事人,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宽容。  最近,网络上“一条微博牵出两个家庭的爱与宽容”的帖子引起了我的注意。这起“以德报德”彰显爱与宽容的故事,发生在2011年8月13日上午。这天早晨10时许,农妇刘士圣驾着电动三轮车去临近的肥东县店埠镇赶集。她在回家的路上,发现正午的太阳下有一位老太太牵着一个小女孩正在公路上艰难地行走。刘士圣回头一看,认出这一
这一年的冬天显得格外寒冷、漫长,极寒天气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年仅25岁的英国青年诗人济慈生活再次陷入困顿之中,他的稿费收入越来越少,生活难以为继,有时一天只能吃2块面包充饥。在拖欠了3个月的房租后,最终被房东太太毫不留情地赶了出来。  济慈仓皇地拿出一个简单的包裹,包裹里有他视如生命的诗稿。身体单薄、瘦弱的济慈站在雪花飘舞的大街上,冻得全身瑟瑟发抖。他不停地咳嗽,发现吐在雪地上的痰,还有殷殷血丝,
爱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也是爱    小时候家里穷,你没钱给我买新衣服和玩具。但你却常常用最简单朴素的方法,给我带来最大的快乐。那时,你是我心中的好爸爸。然而上小学后你变得很严厉。你深知知识的重要,而我仿佛是从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被寄予了让全家人奔小康的希望。轻则检讨说教,重则体罚挨打,不知受了多少皮肉之苦,天资并不聪慧的我才得以一直保持全班第一,而我的成绩一直是你的骄傲。我觉得你好可怕,一点儿都没
2009年,齐涛读完了中专,由于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所以他很顺利地在一家大型网吧找到了网管的工作。那时,上网的人很多,尤其是一些中小学生,网吧的生意异常红火,齐涛的月收入也直线上升。有时竟高达六千余元。  那时的齐涛出手阔绰,经常呼朋唤友地去高级娱乐场所消费,花钱如流水。但这样的日子,齐涛只享受了两年。2011年,全国网吧实行实名制管理,这一制度颁布实施后,将大量的未成年人挡在了门外。顾客大量地流失
2001年,我结识了《做人与处世》杂志。当时,杂志版底栏征集“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把自己总结的“拒绝失败,那就是放弃成功的机会”和“生命因奋斗而充实,人生因拚搏而精彩”两句人生感言投了过去。不久,两句人生感言相继刊登在刊物上。这份意外的惊喜,增强了我写作的信心和勇气,我再次拾起久违的笔,在方格田地间经营着自己的文学梦想。12年来,相继在全国50余家报刊发表散文、随笔、评论、新闻
“发明了蒸汽机、电、电灯、电话、电报、电视、飞机、航天器、人造卫星、纳米、激光、克隆技术。进行了社会制度改革和文化革命,涌现了各种新思潮等等。”在天堂门前,几位人类代表正兴奋地汇报着近两个世纪来。人类社会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人的心灵没有成长,所有进步都毫无意义。外在形式改变了,但本质没变,现代文明人还是和数万年之前一样,与野蛮人有着完全一样的兴趣。科技成果与文明演化都只是玩具的翻新与词藻不同而
赵菲是公司的策划部经理。作为部门经理,很多时候她都需要独当一面为老总分忧。但是,为了在职场上“不犯错误”,她总是事事都向老总请示汇报,请老总定夺。  今年“三八”妇女节那天,公司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组织了一场以女员工为主的联欢会。为了鼓励女员工积极踊跃参加,公司出钱给参加联欢会的女员工每人定做一套西服,算是参加大合唱的演出服。演出结束,这些服装就送给个人当做奖励。  可对于服装的颜色,女员
27岁的安德鲁·海德是美国俄勒冈州的一名博客、网页设计师。2010年,他灵机一动,把房子、汽车连同身上一堆杂七杂八的物品悉数变卖,最终只剩下100件日常必备的物品。然后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生活。他不管走到哪里,随身都带着自己这100件物品构成的“全部家当”。随着坚持的时间愈长,他发现还可以让“全部家当”再精简一些。于是,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从中减去一部分。到了最后,“全部家当”除了需要经常换洗的袜子及
丑恶总会把自己的影子拉得很长  2008年9月4日中午,29岁的北京青年郑某来到父亲家中,因琐事与其发生争执,对身患半身不遂的父亲一顿拳打脚踢后,扬长而去。第二天,他发现父亲已死。  在法庭上,面对杀人的指控,郑某一脸轻松,他多次回头张望,向旁听席上的亲友致意,当走出法庭时,他又像沙场荣归的英雄一样,乐呵呵地向他们高声告别。而此时,他痛哭流涕的母亲,正在向法庭提起从轻处罚儿子的请求。据郑某的亲人指
1977年刚好恢复高考制度,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重创与洗劫,教育事业百废待兴。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一日收到自称为“一名教师”的匿名信。信里内容写得很奇特:“匡校长,请您夜间11点钟之后到职工宿舍楼看一看,您就会明白我所反映的问题。”  夜间11点之后,匡校长偷偷来到职工宿舍楼前一看,明白了投诉者反映的情况:一楼、二楼是黑灯瞎火;三楼、四楼灯火通明。一楼和二楼住着学校管理人员,住房装修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