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魏六朝模拟之作的类型及其文学史意义

来源 :井冈山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120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囿于对模拟的偏见,常常有意无意地将模拟排除在文学史之外。事实上,不同类型的模拟在汉魏六朝文学史的演进中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对古人的纵向模拟,继承并发展了文学传统;对当代作家的横向模拟,构筑了时代文风。跟随性模拟锻炼了作家的艺术才能,积累了艺术经验;改良性的模拟则创造了新的规范,使文学在继承中获得了发展。
其他文献
针对具有未建模动态且相对阶大于1的一类多变量离散时间系统,利用其高频增益矩阵分解建立新的参数模型,在较弱假设下,进一步研究了直接型鲁棒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问题.由离散时间
杨万里《诚斋集》133卷中,共有四篇定亲启,即《回王敷文民瞻家定亲启》、《定罗氏亲启》和《答罗氏定亲启》、《罗氏定亲启,》迄今未见有人论及。笔者近来发现,这四启所定之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谈话中明确提出"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推动了又一轮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潮。文艺领域坚持"左"倾观念的一些人耿耿于怀,但与他们90年代初对邓小平
《红楼梦》的思想复杂、深邃,作品通过对人们生存困境的艺术描写,将"时空"与"存在"两个哲学命题形象地表现在作品中,体现了作者对存在与生命终极价值的哲学追问,提升了作品的
研究具有汽门控制和阻尼系数不确定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问题.通过引入切换机制,解决了输入控制量幅值约束问题.基于主汽门控制和快速汽门控制思想,建立了一个由汽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