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39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96-0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在任何年级的教学中,都是应该得到尊重的事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每个教师面临的课题。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决定教学活动成效的关键。现在教学的理念是“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与“学”的重心应落实在“学”上。学生学的效率如何,学的效果怎样,关键在于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发挥其主体作用。那教学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应从几下几个方面,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
  一、注意学生的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其主体作用。
  高深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意识越强,参与行为越积极,参与能力越高,就越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教学效率就人更好。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引入教学过程,进入“角色”,并力求创造良好的参与环境,提供参与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主体性、积极性。让学生切实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如:教学“平均数概念”时,全班前后二排4人一组,每人分别备有9个广场,8个方块,5个广块,2个方块。老师提问:前后二排4个同学的广块一样多吗?那现在老师想让每个同学的广块平均一样多,请同学们想想,怎样分同学们的方块才能一样多?(前排的同学转身朝后,与后面的2个同学组成一组)于是每组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分起来,教师巡视,适时引导,并注意观察每组的分法。每组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分法,然后让被评为最好的一种方法的同学,到讲台表演给大家看,接着教师归纳说:你们新得到的6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9、8、5、2四个数的平均数。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平均数6与原来的数相比较,发现什么?学生抢着回答:平均数6比最大数9小,比最小数2大。师启发诱导说:那如果同学们的方块比较多,也用刚才的分法分,那将需要不少时间才能分完,有没有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呢?学生想了一会儿,不少同学抢着说:“老师,我知道怎样算了,把所有的方块加起来,再除以4”。师追问:为什么要除以4呢?“因为平均分给4个同学,也就是分4份。”师表扬说:“你说到点子上了,真棒!”这样即揭示了“平均数概念”,又渗透了: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的主导下,促使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五官并举,全面参与,且人人参与。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主动去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
  兴趣是学好一切课程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才能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学”的活动上,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的奥秘。所以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思维状态,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教学“分数、小数互化”时,师出示:
  把■、■、■、■化成小数,学生计算后提问:
  ①以上4题都是什么样的分数:哪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②分母是10、100、100……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吗:请举例试试。
  ③请给老师出题:说一个最简单分数,让老师判断,不用计算就能判断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立即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争着给老师出题,结果老师是根据什么会判断的这样快呢?老师紧接着启发诱导说:其实是老师回答的快,不是老师比你们聪明,而是老师掌握了一个快速判断的方法,你们想知道这个判断方法吗?又一次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兴致勃勃地说:想知道,师再次激趣说:这个判断方法经过动脑,同学们可以找出来。师引导:请把以上4个最简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困数。观察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特点。学生做好以后,师点拨诱导: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猜想:一个最简分数,其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粗线条,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反过来,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请用:
  ■、■、■,这三个最简分数来验证这个猜想。学生通过计算,说和猜想的一样。教师又板书:用这种猜想来判断一下,■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思考后,马上肯定地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老师说: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不信计算一下。经过计算,学生对猜想产生了怀疑,师启发说:刚才我们判断的都是什么分数?而这个分数是?学生恍然大悟。哪位同学来归纳一下,怎样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回答:首先看它是不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约分后再分解分母的质因数进行判断。师又启发学生想:怎样对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判断的又对又快呢?学生进入思考、观察后,说:只要找出2和5以外的质因数就可判断。这样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下,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学,发挥其主体作用。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教学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一个学生一但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就会在课堂上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究,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可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学。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由于学生有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完全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自学而得。所以这节课复习平行四边形有关知识后,师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指导方法,试着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不止一种,看哪位学生的推导方法多且方法好。于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动手,寻找解决的办法。学生个个把自备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三角形动手、动脑剪拼起来。通过学后再多找几位学生说说自己的推导过程,以便加深理解,更好地掌握。这样整个一堂课,自始自终,学生在“唱戏”,老师在“伴奏”,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我认为,只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学生自学可以获取知识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如:梯形的面积、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倒数的认识等。
  总而言之,教学中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应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其主体作用,课堂内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科学准确实施婴幼儿抗生素皮试的方法。方法对2238例接受抗生素皮试的婴幼儿的皮试结果的观察,分析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判断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结果影响小儿皮试
【摘要】要培养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需要探寻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本文从以身作则法、冷处理法、幽默法和对症下药法等方面分析了班主任管理学生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 管理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95-01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对学生的遵规守纪教育是班主任经常思考的课题。班主任面对的是不
【摘 要】高中美术鉴赏课作为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课程,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实际,应该大胆尝试新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创造新课程美术鉴赏的有效教学。本文探讨了当前湘版美术鉴赏课中的教学新思路,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 美术鉴赏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05-01  一、当前
【摘 要】多媒辅助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次革命,它激活了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举例阐述了多媒体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 思想品德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231-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已经走进城乡校园辅助教学,为教育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多媒体辅
【摘 要】 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之一。化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环境保护问题很多都与化学有关,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是每一个中学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在课堂渗透环保知识、在实验中加深环保意识、在假期實践中提高环保意识三方面论述了教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环境保护教育。  【关键词】 化学教学;环保意识;
【摘 要】篮球教练员是一支球队的主导者,他不仅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扮演指挥者,而且在篮球训练过程中充当监督者。伴随着篮球运动的迅速发展,对篮球教练员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篮球教练员基本素质的构成,在此前提下,对篮球教练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从而找到提高途径。  【关键词】篮球教练员 素质 构成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