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遇到侃侃而谈、神采奕奕的商联红,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他是学校老师谈笑中的“高富帅”,高和帅那是客观存在,“富”字亦非空穴来风,作为多家企业的技术顾问,社会活动广泛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些评价,商老师头摇得拨浪鼓似地说,都是开玩笑。
商联红在靖江中专土生土长,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电子工程专业毕业,1994年任教至今,现担任电气部主任、实训科副主任。《靖江日报》曾如此报道:“脚踏实地做一名好教师,这是商老师的座右铭。十八年来,以团结、勤奋、谦逊、严谨、求实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青春和热情,时间积淀了厚重,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在我看来,商老师还有其他一些令人瞩目的特质,那就是不甘寂寞、不计得失、永不知足。
商联红是个思维活跃的人,我猜想他一定还是一个“存在感”需求强烈的人,这样的人往往闲不住。参加工作后,这个年轻人总是忙着往各个企业、工厂跑,替别人修修电视机、录音机之类的,在别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务正业。但渐渐地,靖江这块地盘上,商联红的名气越来越大。回想那些日子,商老师一脸幸福,“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帮别人维修、帮企业设计,确实享受那个过程”。关于赚了好多钱的问题,商老师笑着说:“企业出材料、出资金,我都是免费做产品,如果对方很满意,可能会给点酬劳。有很多产品设计出来后,企业都是杳无音讯的,我也不计较这些。如果我给自己的智力明码标价,就不会有那么多企业来找我了。”不计得失,似乎不智,可是商老师却有自己的“小算盘”,“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只有融入企业,才能让自己不被动‘落伍’”。就这样,工人、检验员、工程师、企业顾问,各个“身份”都被商联红轮了一遍,真正地集企业经验与教学智慧于一身。
谈及多家企业重金邀约加入的话题,商老师倒也直言不讳,“一个人,力量终究太微弱,做产业必须是团队的事情。我还是喜欢我目前的状态,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当个称职的好老师”。事实情况是,商老师不光课上得好,培养的学生也在各个大赛摘金夺银。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缘于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实践,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另一方面缘于个人在专业上的不懈追求,在职业上的不断超越。正如商联红所说,做什么都应该有职业精神。
关于教学,商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业精于勤荒于嬉。教学的艺术不在老师教了什么,而在于所教的学生学会了什么,会做什么。因为有了身在企业的磨练,商老师的课上得很有特色,深受学生喜爱。他的诀窍:首先,应该着力做好企业调研,明确企业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将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用理实一体化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其次,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以工程实用为原则,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够用即可,突出技能训练,项目化过程严格按照企业工艺流程进行;最后,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行动为载体,以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实训科的负责人、国家技能比赛的评委,商老师专业成长的履历可谓相当“耀眼”。在这背后,是商联红一以贯之的人生信条:一个人的成长决定于内在的向往和追求,热爱职业,享受职业,才能成就职业。商老师显然是快乐的,也是不知足的,就像他说的那句有趣的话:书到用时学正好。在这个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只有思想与时俱进,知识不断更新,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当好职教学子的“领路人”。
商联红在靖江中专土生土长,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电子工程专业毕业,1994年任教至今,现担任电气部主任、实训科副主任。《靖江日报》曾如此报道:“脚踏实地做一名好教师,这是商老师的座右铭。十八年来,以团结、勤奋、谦逊、严谨、求实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着青春和热情,时间积淀了厚重,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在我看来,商老师还有其他一些令人瞩目的特质,那就是不甘寂寞、不计得失、永不知足。
商联红是个思维活跃的人,我猜想他一定还是一个“存在感”需求强烈的人,这样的人往往闲不住。参加工作后,这个年轻人总是忙着往各个企业、工厂跑,替别人修修电视机、录音机之类的,在别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务正业。但渐渐地,靖江这块地盘上,商联红的名气越来越大。回想那些日子,商老师一脸幸福,“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帮别人维修、帮企业设计,确实享受那个过程”。关于赚了好多钱的问题,商老师笑着说:“企业出材料、出资金,我都是免费做产品,如果对方很满意,可能会给点酬劳。有很多产品设计出来后,企业都是杳无音讯的,我也不计较这些。如果我给自己的智力明码标价,就不会有那么多企业来找我了。”不计得失,似乎不智,可是商老师却有自己的“小算盘”,“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只有融入企业,才能让自己不被动‘落伍’”。就这样,工人、检验员、工程师、企业顾问,各个“身份”都被商联红轮了一遍,真正地集企业经验与教学智慧于一身。
谈及多家企业重金邀约加入的话题,商老师倒也直言不讳,“一个人,力量终究太微弱,做产业必须是团队的事情。我还是喜欢我目前的状态,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当个称职的好老师”。事实情况是,商老师不光课上得好,培养的学生也在各个大赛摘金夺银。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缘于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实践,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另一方面缘于个人在专业上的不懈追求,在职业上的不断超越。正如商联红所说,做什么都应该有职业精神。
关于教学,商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业精于勤荒于嬉。教学的艺术不在老师教了什么,而在于所教的学生学会了什么,会做什么。因为有了身在企业的磨练,商老师的课上得很有特色,深受学生喜爱。他的诀窍:首先,应该着力做好企业调研,明确企业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将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用理实一体化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其次,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以工程实用为原则,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够用即可,突出技能训练,项目化过程严格按照企业工艺流程进行;最后,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行动为载体,以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实训科的负责人、国家技能比赛的评委,商老师专业成长的履历可谓相当“耀眼”。在这背后,是商联红一以贯之的人生信条:一个人的成长决定于内在的向往和追求,热爱职业,享受职业,才能成就职业。商老师显然是快乐的,也是不知足的,就像他说的那句有趣的话:书到用时学正好。在这个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只有思想与时俱进,知识不断更新,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当好职教学子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