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日常运营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主要组成部分,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运营与发展。受到自身规模扩大与市场环境的影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中分析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原因,给出具体有效的解决措施,推动院校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解决措施
我国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是重要的部分,解决相当一部分学生求学问题,同时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有力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随着高职院校迅速发展,但部分院校并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未转变财务管理理念,依旧采取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有必要做好相关研究工作。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分析
1.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每年财政拨款的额度不断增加,但并未达成预期目标。具体到高职院校来说,部分院校核算成本时存在对事业性支出刻意忽略的情况,固定资产处置时并未计提折旧,并未核算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同时受到财务管理理念陈旧的影响,部分院校固定资产使用偏重需求忽略管理,根本原因就是资产配置机制不健全且不完善,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问题,表现为:实物账目不相符、账目实物不匹配、实物价值不相等等,造成院校固定资产持续流失。
2.财务预算管理体制问题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管理实现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这些都是建立在完善的管理制度基础上的,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造成资金管理松散且执行力度不足。预算编制过程中通常采取增量预算法,这是一种粗线条估算方法,本身不够科学造成预算编制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同时,预算控制体系不完善,致使难以实现大收入或大支出的全额预算,执行力度缺乏造成预算监督难以落实。
3.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问题
分析高职院校财务工作质量,可以发现财务管理与核算的情况不是很理想,知识一些问题的出现:不适应变化的筹资渠道、财务部门未发挥自身决策方面的作用、没有监控资金使用等。而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员素质不足,表现为日常基础工作时经常出现不规范情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对高职院校的部分决策产生干扰,出现错误判断,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4.财务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
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通过各类软件完成,可以借助资源需要及使用时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资源。学校管理层适当增加信息化建设费用及日常运维费用。学校每年强化控制财政预算,受到不同类别问题的影响,造成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速度缓慢。同时,管理信息化本身就是建立在虚拟平台之上,如果部分技术不完善造成安全问题的出现,致使存在较大信息泄露风险。加上各学校受到实际问题情况,难以控制数据的稳定性、变动性。与此同时,云存储数据过程中容易受到病毒攻击,影响到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转变传统财务观念
在日常工作管理中,高职院校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保证学校稳定开展各类生产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搭建覆盖全范围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实现预算管理与学校发展战略相结合,全面落实预算管理方法提高教职工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度,实现整合学校内部资源的目的。高校管理层既要重视财务信息,还要合理利用非财务信息,现实中学校很多决策都受到非财务信息的影响,这对这些财务信息合理应用,对学校财务情况全面分析。此外,財务部门要严格控制预算项目的范围与指标,全面审核,做好会计核算,实现监督与控制预算经费,提高预算控制的质量,避免腐败与浪费现象的出现,做好控制与监督预算执行,提高预算执行的可行性。
2.做好固定资产管理
要保证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一定离不开高职院校高管的强力推动与支持,只有引起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的强烈重视,获得足够的支持,才能确保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能够严格坚持,以身作则,自觉自发遵守高职院校内控制度,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获得高职院校全体员工的认可和支持,并能顺利实施。强化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管理工作,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进行固定资产管理,避免出现浪费情况。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较长,应提前做好准备,避免临时问题出现,对工作进度产生影响。
与审批程序联系起来,做好固定资产的核查工作,保证资料记录与实物一致,也可以引入贴标签制度标明骨性资产,落实岗位责任制,保证专人复杂每一个固定资产,未经批准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处理的固定资产。此外,可以将财务编制工作量适当减少,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利用附表的方法度权责进行核算,实现资产支出成本核算流程的简化,详细划分固定资产折旧与维修权责,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与效率。
3.强化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保证高职院校的正常运营,因此预算管理是高职院校连接市场与高职院校的重要桥梁。高职院校的一旦预算失当,会对整个预算造成严重影响,从而降低高职院校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预算的重点是成本和内容,因此在实际制定过程中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上因素,预算对现金流有绝对依赖性,为保证预算的价值,需要对现金流进行慎重评估。
财务预算资金首选以事务性资金支出,在满足业务性开支的基础上完成各项工作。不能将财务和预算管理放在一起,避免相互影响。因此提升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需要对预算管理的内容有清楚的认识,通过全面组织高职院校工作,协调部门之间关系,并根据反馈情况对预算进行合理调整,从而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由于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在预算过程中需要将整个系统进行细化处理,从而将各类预算落实到实际中的细小工作中。此外,对于那些收费内容而言,学校应积极让审计部门、财务稽查部门加强对收费内容的进行监督,并实行长期有效的监管制度,废除一些不适当的收费内容,而对那些学生必须缴纳的收费内容,必须对财务结算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做到账目明晰。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监管工作,在整个预算体系编制中,学校要一定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确保预算项目能够完整、全面、细致的反应出整个学校的收入与开支间的平稳运作,并根据实际预算内容,要求财政部门加大对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对普通债务问题进行减免等。
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中人作为承担与实施者,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热人员,适应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变化带来的改变,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与培训和学习,并进行业务知识考核,保证财务人员具备先进的财务工作理念,打造一支具有战斗力的财务队伍。此外,还可以引入高素质的人才,发挥“鲶鱼效应”,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与质量。发挥其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作用,为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
5.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与普及,学校财务管理手段逐渐呈现出信息化,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并统一编制财务管理细则并落实到位,提高财务软件的适应性,并对财务会计资料技术处理。财务部门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并对各类资料分类处理,保证财务工作顺利完成满足学校发展需求。
联系实际完善财务计算机系统,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处理财务数据,搭建学校内部局域网,将各部门职能衔接起来,统一管理学校内部资源,提高各项资源使用效率。此外,及时更新财务管理工作方法,努力更新换代,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有效解决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各种手段有效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输送更多的现代化人才。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中联系高职院校具体情况,分析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针对性解决的措施,在推进高职院校经济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方面贡献一份力量,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6,14(02):74-76.
[2]周跃进.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创新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1):8-12.
[3]陈群.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95-96.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解决措施
我国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是重要的部分,解决相当一部分学生求学问题,同时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有力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随着高职院校迅速发展,但部分院校并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未转变财务管理理念,依旧采取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有必要做好相关研究工作。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分析
1.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每年财政拨款的额度不断增加,但并未达成预期目标。具体到高职院校来说,部分院校核算成本时存在对事业性支出刻意忽略的情况,固定资产处置时并未计提折旧,并未核算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同时受到财务管理理念陈旧的影响,部分院校固定资产使用偏重需求忽略管理,根本原因就是资产配置机制不健全且不完善,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问题,表现为:实物账目不相符、账目实物不匹配、实物价值不相等等,造成院校固定资产持续流失。
2.财务预算管理体制问题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管理实现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这些都是建立在完善的管理制度基础上的,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造成资金管理松散且执行力度不足。预算编制过程中通常采取增量预算法,这是一种粗线条估算方法,本身不够科学造成预算编制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同时,预算控制体系不完善,致使难以实现大收入或大支出的全额预算,执行力度缺乏造成预算监督难以落实。
3.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问题
分析高职院校财务工作质量,可以发现财务管理与核算的情况不是很理想,知识一些问题的出现:不适应变化的筹资渠道、财务部门未发挥自身决策方面的作用、没有监控资金使用等。而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员素质不足,表现为日常基础工作时经常出现不规范情况,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对高职院校的部分决策产生干扰,出现错误判断,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4.财务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
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通过各类软件完成,可以借助资源需要及使用时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资源。学校管理层适当增加信息化建设费用及日常运维费用。学校每年强化控制财政预算,受到不同类别问题的影响,造成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速度缓慢。同时,管理信息化本身就是建立在虚拟平台之上,如果部分技术不完善造成安全问题的出现,致使存在较大信息泄露风险。加上各学校受到实际问题情况,难以控制数据的稳定性、变动性。与此同时,云存储数据过程中容易受到病毒攻击,影响到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转变传统财务观念
在日常工作管理中,高职院校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保证学校稳定开展各类生产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搭建覆盖全范围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实现预算管理与学校发展战略相结合,全面落实预算管理方法提高教职工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度,实现整合学校内部资源的目的。高校管理层既要重视财务信息,还要合理利用非财务信息,现实中学校很多决策都受到非财务信息的影响,这对这些财务信息合理应用,对学校财务情况全面分析。此外,財务部门要严格控制预算项目的范围与指标,全面审核,做好会计核算,实现监督与控制预算经费,提高预算控制的质量,避免腐败与浪费现象的出现,做好控制与监督预算执行,提高预算执行的可行性。
2.做好固定资产管理
要保证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一定离不开高职院校高管的强力推动与支持,只有引起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的强烈重视,获得足够的支持,才能确保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能够严格坚持,以身作则,自觉自发遵守高职院校内控制度,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获得高职院校全体员工的认可和支持,并能顺利实施。强化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管理工作,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进行固定资产管理,避免出现浪费情况。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较长,应提前做好准备,避免临时问题出现,对工作进度产生影响。
与审批程序联系起来,做好固定资产的核查工作,保证资料记录与实物一致,也可以引入贴标签制度标明骨性资产,落实岗位责任制,保证专人复杂每一个固定资产,未经批准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处理的固定资产。此外,可以将财务编制工作量适当减少,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利用附表的方法度权责进行核算,实现资产支出成本核算流程的简化,详细划分固定资产折旧与维修权责,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与效率。
3.强化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保证高职院校的正常运营,因此预算管理是高职院校连接市场与高职院校的重要桥梁。高职院校的一旦预算失当,会对整个预算造成严重影响,从而降低高职院校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预算的重点是成本和内容,因此在实际制定过程中中应该充分考虑以上因素,预算对现金流有绝对依赖性,为保证预算的价值,需要对现金流进行慎重评估。
财务预算资金首选以事务性资金支出,在满足业务性开支的基础上完成各项工作。不能将财务和预算管理放在一起,避免相互影响。因此提升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需要对预算管理的内容有清楚的认识,通过全面组织高职院校工作,协调部门之间关系,并根据反馈情况对预算进行合理调整,从而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由于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在预算过程中需要将整个系统进行细化处理,从而将各类预算落实到实际中的细小工作中。此外,对于那些收费内容而言,学校应积极让审计部门、财务稽查部门加强对收费内容的进行监督,并实行长期有效的监管制度,废除一些不适当的收费内容,而对那些学生必须缴纳的收费内容,必须对财务结算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做到账目明晰。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监管工作,在整个预算体系编制中,学校要一定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确保预算项目能够完整、全面、细致的反应出整个学校的收入与开支间的平稳运作,并根据实际预算内容,要求财政部门加大对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对普通债务问题进行减免等。
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中人作为承担与实施者,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热人员,适应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变化带来的改变,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与培训和学习,并进行业务知识考核,保证财务人员具备先进的财务工作理念,打造一支具有战斗力的财务队伍。此外,还可以引入高素质的人才,发挥“鲶鱼效应”,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与质量。发挥其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作用,为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
5.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与普及,学校财务管理手段逐渐呈现出信息化,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并统一编制财务管理细则并落实到位,提高财务软件的适应性,并对财务会计资料技术处理。财务部门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并对各类资料分类处理,保证财务工作顺利完成满足学校发展需求。
联系实际完善财务计算机系统,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处理财务数据,搭建学校内部局域网,将各部门职能衔接起来,统一管理学校内部资源,提高各项资源使用效率。此外,及时更新财务管理工作方法,努力更新换代,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有效解决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各种手段有效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输送更多的现代化人才。
三、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中联系高职院校具体情况,分析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针对性解决的措施,在推进高职院校经济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方面贡献一份力量,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6,14(02):74-76.
[2]周跃进.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创新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1):8-12.
[3]陈群.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