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的一刻》导写与示例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呈现
  请以“让我……的一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心动”“伤心”“触动”“感恩”等;②感情真挚,内容完整,字迹清晰;③文体自定,字数不少于5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否则扣分。
  写作导引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学生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补充完整题目后再写作。本题的写作范围比较广,可以作为写作材料的素材比较多,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学生必须选择恰当的词语补充完整题目。可以从提供的“伤心”“感恩”等词语中选择,也可以自选词语。这个词语必须精心挑选,确定了这个词语也就确定了文章的选材范围和主旨。
  其次,题目中的“一刻”是短暂、一会儿的意思,学生必须抓住在这一时间点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场面,通过渲染和详细的描写来凸显这一场面以及这一场面带给“我”的心理感受。写作时,选择恰当的一个切入点进行描写,这个场面描写是文章比较出彩的一个地方。
  最后文章还应该重点写由这一场面引发的想法、体会和感悟,这也是文章另一个出彩的地方,只有写具体、深刻才能深化文章的中心。由这个场面的瞬间点引发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初稿
  让我触动的一刻
  汕头市外砂华侨中学初一级 陈昕沂
  火辣辣的太阳照在我的脸上,炙烤着我的脸。树上的鸟雀叽叽喳喳叫着——烦,母亲的唠叨声就像这烦人的鸟叫声。我独自走在人头攒动的大街上,看着三五成群的人在街上走着,心里真不是滋味。
  我走进一家面馆,这家面馆的味道不错,所以屋内热热闹闹的。我的对面坐着一对母女。女孩的母亲穿着一身灰色的工装,上面滴满了白色的斑点,头上戴着一顶黄帽,她一身灰尘,显然是从工地来的。女孩穿着简朴,扎了两条马尾,大概七八岁。她们点了一碗白面和一碗牛肉面,女孩端着牛肉面开心地吃了起来,但一块牛肉也没吃。
  过了一会儿,女孩的母亲去付钱,只见女孩把牛肉都夹到母亲碗里,用面把牛肉藏到底下。这一刻触动了我,我终于知道刚刚女孩为什么一块牛肉也不吃了。她明白母亲的节约,她明白母亲的辛苦,明白母亲的疼惜。于是,她偷偷地将牛肉留给母亲。这么小的小孩就懂得感恩,而我又何尝不应该这样做呢?
  女孩的母亲付好了钱,走了回来,女孩见状,假装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得正香时,女孩的母亲惊讶地说:“我的碗里也有牛肉!”女孩微微一笑说:“可能是商家送的。”
  感恩可以是一块牛肉、一次按摩,还可以是沙漠中仅剩的一点水源、太阳下帮妈妈撑伞的人。
  作者写后反思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认为应该详写“那一刻”的情景,因此我花了大量的篇幅写小女孩将牛肉藏到母亲的白面里这一情景,而对于由这一情景引发的触动只是一笔带过,没有挖掘出我由这一刻所引发的心理活动和感悟等。这使得文章详略安排不恰当,主题不突出。我还要学会提炼合适的语言来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老师评语
  文章能抓住“那一刻”的画面进行描写,描绘出短暂时间引发作者感触的一个画面,画面描写较详细、生动。但是文章缺少了对“触动”那一刻的心理描写,未提及受到触动后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继而引发了哪些思考和感悟等。只用了“这一刻触动了我”这一句点题。结尾生硬套用排比句结束全篇。文章的详略安排不太恰当,无法深化中心,也无法真正表达触动内心的真情实感。
  修改建议
  1. 要善于抓住文章的“文眼”,安排好写作材料。
  文章开头写自己因为母亲的唠叨而心情烦闷,走进一家面馆,目睹了小女孩将牛肉藏到她母亲的白面里的场景。对于“这一刻”场景的描绘比较详细,但是对于由“这一刻”触动的心理活动、触动后的情感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和感悟等的描写很少。因此,要抓住这一“触动”的点来修改文章,重点详写,以深化主题,引发思考。
  2. 巧用插叙的叙述方式,增强文章中心的表现力。
  文章开头写自己因为母亲的唠叨而心情烦闷,但在行文过程中却没再对这一点进行呼应。因此,建议在描写目睹小女孩将牛肉藏到她母亲的白面里这一场面所引发的触动时,插入对母亲往日关爱、呵护自己的情景的回忆,引发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进而感悟母爱,理解母亲。叙述方式的变化能使行文曲折有致,主题更深刻。
  3. 文章的结尾可巧用诗句来画龙点睛,深化主旨。
  文章由先前对母亲的唠叨声感到厌烦,再到目睹小女孩将牛肉藏到她母亲的白面里这一场面所引发的触动,继而回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呵护,心理产生了变化,有所感悟。此处可借用七年级刚刚学过的冰心《荷叶·母亲》里的句子来画龙点睛,深化文章的主旨。
  升格文
  让我触动的一刻
  汕头市外砂华侨中学初一级 陈昕沂
  火辣辣的太阳照在我的脸上,炙烤着我的脸。树上的鸟雀叽叽喳喳叫着——烦,母亲的唠叨声就像这烦人的鸟叫声。我独自走在人头攒动的大街上,看着三五成群的人在街上走着,心里真不是滋味。
  我走进一家面馆,这家面馆的味道不错,所以屋内热热鬧闹的。对面坐着一对母女,女孩的母亲穿着一身灰色的工装,上面滴满了白色的斑点,头上戴着一顶黄帽,她一身灰尘,显然是从工地来的。女孩穿着简朴,扎了两条马尾,大概七八岁。她们点了一碗白面和一碗牛肉面,女孩端着牛肉面开心地吃了起来,但一块牛肉也没吃。
  过了一会儿,女孩的母亲去付钱,只见女孩把牛肉都夹到母亲碗里,用面把牛肉藏到底下。这一刻,我感觉一股酸劲涌上鼻子,心里七上八下的,手心不断地冒汗,两只手不由自主地揉着、抠着、掰着,连手中的筷子都快掉下来了。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下来,此刻我想起了母亲冒雨给我买书的情形。
  那一次,天空灰蒙蒙的,大雨随时会来造访,但是我不管,催促母亲一定要去给我买书。母亲拿着一把伞就出门了。   书店离我家很近,母亲是走路去的。过了一会儿,天上如惊动了暴龙,轰的一声便下起了倾盆大雨,豆大的雨点砸向窗子,冷风从窗户的缝隙中呼啸而过。我心想,母亲会不会淋湿啊?我是不是不该让母亲冒雨去买书?我焦急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一会儿跑去窗户边看,一会儿跑去门外看看,把地板踩得吱吱响。
  大约三十分钟后,母亲终于回来了,她浑身上下湿淋淋的,手中紧紧拽着的那本书在此刻变得更加醒目,那本书被三个塑料袋套着,一滴水也没有进。我的眼泪忽然如窗外的雨,不受控制地往下掉。母亲顾不上自己湿透的身子,拿着纸巾不停地擦拭塑料袋外的水珠,再把手擦干,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塑料袋,拿出书,长舒了一口气,露出笑容说:“没有弄湿就好,没有弄湿就好。”
  看着眼前这一幕,我终于知道刚刚女孩为什么一块牛肉也不吃了。她明白母亲的节约,明白母亲的辛苦,明白母亲的疼惜。于是,她偷偷地将牛肉留给母亲。这么小的小孩就懂得感恩,而我呢?我的脸唰一下红到了耳根,母亲的关心、呵护和疼惜,在我這里怎么就变成了烦人呢?此刻,母亲浑身湿透的身影一直在我眼前闪动,我这是怎么了?
  女孩的母亲付好了钱,走了回来,女孩见状,假装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得正香时,女孩的母亲惊讶地说:“我的碗里也有牛肉!”女孩微微一笑说:“可能是商家送的。”女孩的母亲摸了摸女孩的头,会心一笑。
  我抬头看向家的方向,耳旁响起语文课上吟诵的句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我站起来,迈着轻快的脚步往家的方向跑去……
  优秀
  作文
  让我感动的一刻
  汕头市外砂华侨中学初一级 张斯仪
  “轰隆隆……”一声炸雷惊醒了睡梦中的我,我起身走近窗户。风很冷,伴随着豆大的雨点,绕过起伏的窗帘刺透我的神经,我哆嗦了一下,缩了缩脖子。
  正想离去,雨幕中突然有微光闪烁,我一愣:这鬼天气,居然还有人出来!我离去的步伐停了下来。雨从空中倾盆而下,雨幕中的微光时隐时现,苍天仿佛鼓足了劲想把黑暗中这道唯一的光芒掐灭!
  雨幕中的微光近了,我隐约看见一个人的身影在蹒跚前行。“轰隆隆……”又是一声惊雷!风呼啸着在这小城镇里肆虐,雨如万马奔腾般从空中倾泻下来。突然,身影跌倒了,他在雨中不断地挣扎,想要站起来。风一直刮着,雨一直下着,仿佛要将那人压垮一般,我不禁为他担忧着。终于,那身影艰难地爬起来了,拖着自行车走向我们的楼道,可能是要避雨吧。
  几分钟后,我正想回屋,门铃突然响了,我一愣:这么晚了,谁还会来我家啊?我带着疑惑打开了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个人,雨水正顺着他的衣角不停地往下滴,在脚下汇成一条小溪,左脸颊上还有一道伤疤,雨和着血正缓缓渗出。我正疑惑这人是谁,他将绿包拽至身前,只见上面印着“中国邮政”四个已经泛白的大字,我恍然大悟:原来是邮递员!只见他将冻得发抖的手指伸进绿包里,艰难地掏出一份报纸,递进大门栏杆,扯出笑容说:“小朋友,这是你家的报纸。”我闻声一怔,门外这道有些狼狈的身影和雨中的身影重叠在一起,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我打开铁门,伸手接过报纸,哽咽道:“叔叔,进来避避雨吧!”他冲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叔叔还要给别人送报呢!”说完便转身,缓缓下了楼。
  望着雨幕中那道渐渐消失的微光,我的泪水悄悄流过脸庞……
  这一刻,让我感动。
  这种身影每天都在这小小的城镇里晃动,在深夜,在黎明,在烈日中天时,在风雨肆虐时。以前听老师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并不太理解。今天,我终于明白了,是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敬业精神”!敬业,是坚守,是责任。这种平凡的精神理念,从未被时代洪流冲刷侵蚀!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奉献自己,造福他人!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学习就是我们的业。面对难题就将其置之不理,这不算敬业。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接受一切磨炼,不退缩,迎难而上,这才是敬业的表现。让我们以敬业精神挥洒青春,让它给予我们前行的动力!
  老师评语
  本文通过描写邮递员在大风大雨中送报纸来表现邮递员风雨无阻的敬业精神,歌颂身边默默奉献的人群,进而领悟到中学生要敬自己的业——学业,要迎难而上,积极向上。开篇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到位,既推动情节的发展,又衬托了邮递员的形象,突出其敬业精神。结尾的议论由人及己,深化了文章主题。
其他文献
我从来没有写下过任何关于少年时代的文字,因为实在是平淡无奇,或者说一帆风顺。第一批入队,然后是少先队大队长;第一批入团,然后是校团委书记;最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爸妈的独女,老师的宠苗,没经历任何挫折。最大的挫折是高考,尽管成绩优异,但没有进入第一志愿北大法律系,而是被中文系录取,哭了一夜。现在想想,有些宿命的意味。如果说,小时候还有什么事情可以被记忆被书写,就只剩下这一件——对书(对
冬天在唱歌——在哀号,  森林披着茸毛似的积雪,  像在松枝的催眠曲中睡觉;  灰白色的云朵  带着深沉的憂郁  浮游向那天涯海角。  暴风雪在院子里  铺上了丝绸般的地毯——  但发出彻骨的寒冷。  一群贪玩的麻雀  像孤苦伶仃的小孩  紧贴在窗下避风。  雏鸟快冻僵了,  真是又饿又累,  蜷缩着挨得紧紧。  暴风雪疯狂地吼叫着  敲打着悬垂的木板窗,  越来越凶狠。  温顺的雏鸟在打盹,  
暑假读好书,好比耕地播种。有播种,就有收获。又是一年金秋季,该是丰收时候了。由省教育厅举办的第八届广东省中小学 “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各地教育部门以及广大中小学师生积极参与。经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评定,评选出第八届广东省中小学 “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获奖名单,现予以公布。  中学组获奖名单(部分)  一等奖(50名)  《观察!发现!思考!》 广东实验中学初二级 王骏越  
蔻蔻姐姐:  你好!我今年初一了。我特别喜欢猫,两年前过生日的时候,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终于买了一只给我。它浑身都是白毛,我给它取名雪儿。妈妈跟我约定,由我照顾雪儿,给它喂食、洗澡……  我是独生女,平时没什么人跟我玩,时常觉得孤独。有了雪儿之后,我感觉生活变得有趣多了。  我喜欢雪儿,雪儿也黏我,它最喜欢在我的怀里蹭我的胳膊。我以为雪儿可以一直陪着我,给我带来快乐。可是我没想到,妈妈却提出要把
丁一开始反感孙明,并不是因为孙明的考试成绩超过了他,也不是因为孙明的作文获了奖。考试成绩嘛,时而在前,时而在后,并不能说明什么。作文获奖,只要努力,丁一也可以的。所以,孙明在全校学生面前出尽了风头,也不关丁一的事。  丁一反感孙明,是为了徐桐。徐桐,是他们班的学生。三个青梅竹马的伙伴,每天一起上学放学。从小学一直到初中,天天如此。可这几天,丁一开始有了新的发现。那就是孙明出了风头以后,班里的女孩子
冰泉的童年正好处于文革期间,但这场文化的浩劫却给了冰泉意想不到的“礼物”,因为他有幸因此遇到了许许多多当时正遭受不幸的艺术大师。这些大师在自己身陷厄运、处于沼泽的情形下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培养、教育冰泉这样的孩子身上,他们期待在下一代人身上看到另一个不一样的未来,那是一个美好的将来。    音乐之声    小学一年级,冰泉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位大师——顾珉老师。作为音乐特级教师,顾珉老师发现冰泉年纪小小
每年春天,阳明山樱花盛开的时节,我会几度上山赏樱。  每一次,我总会绕到平等里,去看一棵无法正确标示所在的樱花,那棵樱花并不是特别美,也不是特别高大,而是我童年时代第一次上阳明山,曾在那棵樱花树前拍照。  四十年,就这样流过去了!  当我每一次到那棵樱花树前,有一些心情、一些记忆就仿佛还魂似的,魂魄一朵朵地飘到树上,凝结成鲜艳的红。  是十岁的一个春日,堂哥带我上阳明山,他说:“假日的大道车多,我
“啪嗒”,人群将我与手中的羊城通从狭小的电梯门中挤出,卡狼狈地掉在地上,而我一时却只能手足无措地看着它。  这是一个补习机构结束早上课程的时间段,所有的学生与家长都涌向这唯一一台小小的电梯,似乎都想第一批下去。而我就像凤梨酥里的果浆,随着前后左右的人被挤出了电梯。  定定神,我背着沉重的书包缓缓弯下腰去捡卡,书包上的挂饰铃铛伴随着书包从腰滑下砸到我头上而轻快地响了起来。  这是生活嘲笑我的声音。 
听说明天凌晨爱豆就要发售新专辑时,我立即躺下補觉,为今天晚上睡眠打好铺垫,蓄势待发。12点将来临,立即抓起手机,点开了贩卖网页,目不转睛地盯住屏幕,掐着秒表,当秒成0这个数字,我以0.001秒速度点击购买,当网页浮出“购买成功”这四个大字,我的心仿佛有一颗大大的石头顿时落下,安了心!  猪豆豆点评:0.001秒,真爱粉无疑!  指导老师 戴小慧
她叫裴心瑜,一个漂亮的女生,却陷入了生活的困境:父母的不闻不问,历史成绩糟糕引来老师的责怪,同学们的不可信,与保姆无法沟通……她决定远离这里的一切,来到深圳表姐家。一开始,内心混乱而孤独的她经常吵架,因为她爱在一些小问题上较真。她的眼光永远停留在别人的错误上,得理不饶人。这拉开了她与邻居间的距离,她感到很苦恼。但是,后来一系列的生活经历渐渐地使她豁然开朗。她改变了!她有了不同的态度:面对生活不再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