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聋的临床听力学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jian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突发性聋的听力学表现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5例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学检查资料:(1)应用Ordinal回归分析方法,以疗效为观察指标,分析415例患者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听力图类型、是否伴眩晕、病程以及前庭诱导肌源性电位(VEMP)结果对疗效的影响效应;比较耳蜗电图正常组与异常组的上述相关指标的差别情况;(2)采用Ridit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分组的疗效差别情况。结果不同病程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周以内就诊的R值最小,效果最佳,于21d以后就诊的R值最大,效果最差;不伴眩晕组的R值较小,效果好于伴眩晕组(P<0.01);不同发病年龄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轻组R值最小,效果最佳,老年组R值最大,效果最差;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的R值最小,效果最佳,极重度的R值最大,效果最差;不同听力曲线类型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低频型的R值最小,效果最佳,高频型的R值最大,效果最差;耳蜗电图结果正常与不正常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异常组的R值最小,效果最佳,正常的R值最大,效果较差;VEMP结果阴性组与阳性组之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组预后差。结论 (1)VEMP有可能对突聋的预后有预测作用;(2)耳蜗电图阳性的突聋患者要考虑为内淋巴积液,治疗上可以使用脱水利尿剂、激素等,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并通过分析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的关系,探讨其在CR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即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粪便在肠腔内运转迟缓、滞留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而造成大便秘结难解。为有效治疗和预防便秘带给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CNA、E2F-1、RASSF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1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PCNA、E2F-1、RASSF1A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去除黏结剂的方法对托槽耐腐蚀性能影响。方法采用全新标准方丝弓金属托槽,以上颌第二前磨牙到中切牙共5粒托槽为一个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喷砂组、磨除组和燃烧组(n
目的:鉴别蛇莓中齐墩果酸。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用硅胶G铺薄板,以环己烷-丙酮-醋酸乙酯-冰醋酸(65:25:10:1)为展开剂,5%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鉴别蛇莓中齐墩果酸。结果:样品与齐墩
<正>近几十年,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1-2]。肿瘤特异性的细胞信号通路异常或分子遗传学改变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及对治疗的反应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