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环境思想图绘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f3440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西方生态伦理学的酝酿期,其酝酿具体体现为环境思想的演绎。在主要孵化基地美国,环境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杰斐逊的“农业天然道德论”和泰勒的“田园共和主义”为代表,带有浓厚的田园色彩。他们认为一个社会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越多,道德风尚越淳朴,因而力主美国走农业兴国的道路。他们的观点符合多数美国人的价值理想,也在美国社会种下了环境保护思想朴素观念的种子。第二阶段以爱默生的《论自然》、梭罗的《瓦尔登湖》和马什的《人与自然》为代表,展现了环境浪漫主义到写实主义的过渡。爱默生在
其他文献
<正>动力换挡这个词对于很多东北、西北的用户来说已经不陌生,但对冬麦区用户来说,动力换挡这种技术,好像仍然感觉比较遥远,很多人印象中,只有大农场才用得到这么高端的技术
期刊
2014年,辽宁省按照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减政放权,便民利民的要求,在鞍山、锦州、铁岭市的14个县(市、区)149个乡镇开展了通过乡镇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农机购置补贴的试点工
反义语素合成词是由反义或对义的语素并行所构成的联合型复合词,经常用来表示种种矛盾统一的事物或者现象,又名“对立词”、“反义相成词”。一对反义语素在能够成词时构成反
农民买台玉米机,跟城里人买台高级轿车没什么区别。每当农民买走玉米机时,经销商都会燃放起鞭炮,既祝福用户用车平安、赚钱多多,也有庆祝自己又卖掉了一台车子的意味。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