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质体紫外诱变育种

来源 :发酵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78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具有不同性状特性缬氨酸菌株融合紫外诱变、再生,抗结构类似物筛选出高产菌株。
其他文献
试验研究了发酵增效剂在黄霉素发酵过程中对促进黄霉素效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发酵摇瓶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发酵增效剂,有助于黄霉素发酵效价的提高,其中以添加300ppm浓度的增效剂
选育抗噬菌体的突变株,是防治噬菌体污染的一种有效的措施。其选育方法是将出发菌株经诱变后和该菌株的噬菌体一起进行液体培养,如OD值正常增长,说明该菌是抗噬体的突变株。其作
降膜式蒸发器尤其是大型多效降膜式蒸发器利用末效二次蒸汽进行预热节能效果显著,其主要意义在于:节省能源;减少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及冷却水耗量;蒸发系统真空度稳定.仅以RNJM03-
谷氨酸发酵中菌体先行繁殖,生物素由丰富向贫乏过渡.在发酵7h-10h后,生物素处于贫乏状态,长菌型细胞开始向产酸型细胞转变,通过再度分裂增殖,形成有利于谷氨酸由胞内向外渗透的磷脂
发酵过程造成菌体衰老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二级种子培养时间过长;
研究L-色氨酸生产菌Escherichia coli TR TH07-09的质粒稳定性,在培养过程中考察了选择压力、温度、溶氧及酵母抽提物等因素对质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较好的结构
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了生物燃料尤其是生物乙醇的生产过程。简单介绍了生物燃料生产的“问题”:“第一代”生物燃料(关于与粮争地,与人争食的问题)和“第二代”生物燃料(关于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