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皮层Shank蛋白亚型的变化及意义

来源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dunp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侧向旋转致大鼠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皮层Shank蛋白各亚型-Shank1、Shank2和Shank3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SD大鼠67只,分为对照组,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组,DAI组应用侧向旋转DAI致伤模型,对照组不予以旋转致伤,其余处理同DAI组,分别在伤后1h,6h,24h,48h,72h取大鼠皮层组织进行Shank蛋白各亚型分子的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脑损伤前后,Shank的3个亚型都阳性表达,其阳性染色都呈颗粒状分布于胞浆、胞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岩静脉在三叉神经手术中的保护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285例,其中206例岩静脉被电凝处理,79例保护良好。结果79例岩静脉保护良好的术
目的评价实时心肌超声造影(MCE)识别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心梗范围的准确性,及定量分析缺血心肌血流灌注的特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
目的研究垂体特异转录因子pit-1与PRL水平、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探讨Pit-1在垂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和RT—PCR分别测定Pit-1蛋白和pit—1 mRNA的表达,分析Pit-1与
目的 分析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球扩支架19 例与自膨支架18 例治疗37 例狭窄>50%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结果 球扩支架术前平均狭窄程度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