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催化剂三效性能测试条件及试验方法讨论

来源 :中国稀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u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汽车尾气催化剂三效性能测试中的温度、原料气组成、空速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就控制及测试方法提出了建议,并给出了方法示意图.建议用积分反应器和台架试验检测催化剂三效性能时,热电偶最好放在催化剂床进口边正中处,且每个温度点测试取样时间应在恒温后进行;实验室模拟汽车尾气应选择理论空燃比下较常用发动机转速的尾气组成和含量;空速应较高,最好在40000 h-1以上.
其他文献
以壳聚糖为配体合成了壳聚糖铈配合物,并通过紫外、红外光谱及X-粉末衍射等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铈离子与壳聚糖-NH2上的N原子发生了配位反应,形成了
利用Tb3+离子的发光, 研究了Tb3+与拟南芥钙调素 (CaM)结合的荧光光谱及荧光滴定曲线特点, 然后利用Tb3+4*CaM系统在221 nm直接激发和280 nm敏化激发的光谱变化研究了Ca2+, L
报道了采用气相法对KZnBWO配合物进行Pr的化学热扩渗,研究了材料的电性能,并结合XPS等表征手段对其导电机理加以了初步的分析.通过配合物的TG-DTA分析确定了扩渗温度,扩渗后
利用高温熔融法合成了掺Er3+硼硅酸盐玻璃. 测量了样品的吸收光谱, 由J-O理论得到了强度参数Ωλ(λ=2, 4, 6 )及一些相关参数. 用970 nm光激发测量了10~300 K之间的近红外发
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热重(DSC/TG)与直流四探针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少量Ca取代LaCoO3中部分La的合成过程及对其电导率的作用. 采用固相反应合成的La0.8Sr0.2-xCaxCo0.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