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与初中物理教学的巧妙融合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ng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曲与初中物理教学的巧妙融合,不仅能够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生观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就歌曲与初中物理教学的巧妙融合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中融入相关的歌曲
  通过歌曲提出一些与课本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新授《光的直线传播》时,老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光源”内容后,老师清唱歌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一部分:“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
  学生听后掌声不断,课堂氛围活跃、轻松。
  学生齐声说:“老师,再来一首!”
  接着老师清唱歌曲《十五的月亮》一部分:“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学生听后掌声更热烈,学生学习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
  师:“什么叫做光源?”
  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师:“歌词中提到太阳和月亮,太阳是不是光源?月亮是不是光源?”
  生:“太阳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老师强调:“太阳是光源,因为太阳本身能够发光;月亮不是光源,因为月亮本身不能够发光,我们看到明亮的月亮是太阳光照到月亮后,月亮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的缘故。”
  通过歌曲提出一些与课本有关的问题,学生会有更深的理解,记忆更深刻,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二、歌曲与初中物理教学的巧妙融合使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非常活跃,课堂效率显著提高
  在复习《声现象》这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清唱歌曲《牧羊曲》一段:“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满山飘 ,满山飘……”。
  学生听后掌声不断,课堂内容生动、有趣。
  师:“为什么晨钟会惊飞鸟?”
  生:“因为敲钟时,钟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鸟的耳朵,鸟听到钟声受惊飞走。”
  师:“老师唱‘野果香山花俏和小曲满山飘 ,满山飘’时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唱‘野果香山花俏’时音调比较高,而且响度大,老师唱‘小曲满山飘 ,满山飘’时音调比较低,而且响度小。”
  师:“你怎么判断是物理老师在唱歌?”
  生:“根据老师唱歌的音色判断是物理老师在唱歌。”
  师:“刚才老师唱歌好听吗?”
  生:“好听!”
  师:“你们认为刚才老师唱歌好听,但隔离班也在上课,老师的歌声会影响隔离班同学听课,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老师的歌声是噪声,怎样减弱噪声呢?”
  生:“老师小声唱歌;关上课室门和窗户;让隔离班同学戴上耳罩。”
  师:“你们说的三种方法都可以减弱噪声,但后面一种方法不合理,隔离班同学戴上耳罩是听不到物理老师唱歌了,但也听不到正在为他们上课老师讲课的声音了。”
  一首歌贯穿声音产生与传播条件、声音的特性、噪声的控制等内容,学生在歌曲中产生心旷神怡的心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把日常生活实例和当前形势改编相关的歌曲,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培养,还能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生观教育
  在复习《物态变化》这章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改编并清唱歌曲《一剪梅》:“真情像物态变化,层层风雨不能阻隔,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耀你我,真情像物态变化,冷冷冰雪不能掩没,就在最冷枝头雾淞,看见春天走向你我,雪花飘飘口呼‘白气’,天地一片雾露,一剪寒梅傲立霜中,只为不忘初心,爱我祖国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
  师:“歌词中提到物态变化,什么叫做物态变化?”
  生:“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师:“我们学过哪几种物态变化?”
  生:“我们学过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六种物态变化。”
  师:“什么叫做熔化?熔化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要吸热。”
  师:“什么叫做凝固?凝固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要放热。”
  师:“什么叫做汽化?汽化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要吸热。”
  师:“什么叫做液化?液化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要放热。”
  师:“什么叫做升华?升华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要吸热。”
  师:“什么叫做凝华?凝华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要放热。”
  师:“我们知道了六种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后,我们分析刚才老师所唱的歌中日常生活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师:“歌词中提到雨,雨的形成主要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雨的形成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雨的形成主要属于液化;液化要放热,故雨的形成要放热。”
  师:“歌词中提到云,云的形成主要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云的形成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云的形成主要属于汽化;汽化要吸热,故云的形成要吸热。”
  师:“歌词中提到冰,冰的形成主要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冰的形成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冰的形成主要属于凝固;凝固要放热,故冰的形成要放热。”
  师:“歌词中提到雪,雪的形成主要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雪的形成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雪的形成主要属于凝华;凝华要放热,故雪的形成要放热。”
  师:“歌词中提到雾淞,雾淞的形成主要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雾淞的形成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雾淞的形成主要属于凝华;凝华要放热,故雾淞的形成要放热。”
  师:“歌词中提到‘白气’,‘白气’的形成主要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白气’的形成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白气’的形成主要属于液化;液化要放热,故‘白气’的形成要放热。”
  师:“歌词中提到雾,雾的形成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雾的形成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雾的形成属于液化;液化要放热,故雾的形成要放熱。”
  师:“歌词中提到露,露的形成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露的形成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露的形成属于液化;液化要放热,故露的形成要放热。”
  师:“歌词中提到霜,霜的形成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霜的形成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霜的形成属于凝华;凝华要放热,故霜的形成要放热。”
  师:“同学们,歌词中提到不忘初心,爱我祖国,老师希望你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把歌词改编融入日常生活实际,学生耳目一新,真正感受生活与物理有关,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的教与学,是我们作为教育者所讨论和探究的永恒话题。在课改进行如火如荼的今天,仍然存在难教与厌学的现象。其实我们教育者如果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理念,用心钻研教材,不停止学习的脚步,优质课堂,快乐的教与学就应运而生。  【关键词】教学理念;设计学案;优质课堂;教学方式  在老师们的闲聊中,我们会常听到一年级学生不好教的说法。是的,教师们普遍认为一年级的学生的确不好教。是因为,刚入学的新
【摘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第三点提出:“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新时代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突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形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因此,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师的师资力量息息相关,而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取决于学校有效的师资培训,本文立足教学效益提升,从教师现状出发,完善以人为中心的学校现代制度管理,探讨校本师
【摘要】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学校积极开展了线上教学。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科,在互联网支持下能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在本文,笔者就高中英语课前三分钟的口语活动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关键词】线上教学;课前三分钟 ;口语活动;课堂效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利
【摘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从古到今无数事例中告诉我们凡学有所成者,几乎都具备从小就爱读书,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因此我们要成为引领孩子悦读的那一束阳光,让孩子从小沉浸在宁静的文字世界中,与经典对话,与唐诗宋词同行,在书海中快乐地穿行!  【关键词】悦读;有声的童书;读而悦则演;亲子阅读  随着课外阅读的不断深入推进,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从我校低年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创设文字情境,让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自由表达,主导欣赏评价,鼓励融入创意,以“演读”超越文本。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阅读实践。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地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仅把学生看作是
【摘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开设一年级家长“持证上岗”培训课程,探索课程实施策略,形成富有成效的课程,大大增强家长的科学育人意识,提高了育人水平,对培养一年级学生的道德认识、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和终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培训课程;实施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关系到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趣味性,成为数学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为此,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激发学生兴趣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价值,探究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学习兴趣  尽管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小学数学教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但是应用题教学是整体
【摘要】感恩,是一个人真、善、美良好品质和人格魅力的体现。一个家庭,能培养孩子感恩之心、感怀之德,教育才能说是成功。当前,感恩教育普遍缺失,其首要因素在于家庭教育不当。父母应当从如何“爱”、如何教会孩子“善”和如何从日常生活抓起几方面着手,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感恩教育;爱;善;与时俱进;日常感恩  卡耐基说过:“感恩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得到,忘记或不
【教材分析】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是以读儿童故事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读四本儿童故事丛书。意在教会学生“看目录、知页数——记人物、悟品质——读故事、想生活”的读书方法,更好了解丛书的主要人物和故事内容,共同交流读过的儿童故事。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史,大多数孩子都喜欢读儿童故事。但如何迅速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走进故事人物内心,边读边联系生活实际共情,这种阅读方
【摘要】本文对高中足球因材施教的实施流程进行一定的分析,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将其应用于高中体育足球教学中,通过分层教学法和积极发现个体差异教学法,来组织不同的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在教学时采用男女分开授课的形式有助于保证教学质量,以期为高中足球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足球;因材施教;应用探索;实践教学  因材施教教学是现代新素质教学方案的主要方式,在教学时可根据不同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