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的本质生成的若干途径——以海德格尔的生存观为例

来源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_ctb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德格尔认为,(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者,特殊之处在于它在自己的生存中生成了自己的本质(存在);而且此在的自我生成,是在神秘的情绪体验——畏、烦、死中,由于人领悟到自己是被抛进自己的多种可能性的筹划之中,从而克服"共在"这种异在,才出离沉沦,直面此畏,向死而生的。海德格尔的这种自我生成观,实质上不过是唯心主义先验自我本身的神秘内省或主观反思而已,它既非现实的社会生成,亦非真正的实践生成。这一点,与我国传统哲学力主人的社会生成或社会认同有别,更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生成相距甚远。明乎此
其他文献
Autorun  年龄:29  职业:编辑、自由摄影师  平板系统:iOS    其实之前我对苹果的产品并不十分感兴趣,直到iPad的出现。美国《时代》杂志说Pad是消费电子行业历史上卖得最快的非手机类发明。也是2010年的最佳发明之一。对我来说。它改变了我使用和消费信息的模式。平板电脑并非苹果公司的独创,但他就是有本事把一件“别人玩剩下”的产品做到极致,而且脱胎换骨。iPad不是大号的i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