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无淡季

来源 :广告主·市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y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覃文钊
  劲牌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经理
  
  对企业来说,一年365天不可能天天都是旺季,总有淡、旺季之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企业的营销工作却是没有淡、旺季之分的,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越是淡季做工作,打好旺季的基础,如渠道建设、终端建设、人员培训、广告策划等,越能收到好的效果。
  第一,旺季的“动能”来自淡季“势能”的积累。事物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旺季高的销售量来自于淡季基础工作的原动力,产品和品牌的动能有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在具备一定势能基础的前提下,在旺季来临时,市场动能的转换才能满足业绩的需要。这里的“势能”包括:品牌的含金量,物质资源的变现效率和变现潜能,以及企业对旺季市场信息的预见性分析和加工。
  第二,产品有淡旺,品牌无间隔。品牌的发展是一个延续性的概念,年度性的季节淡、旺季,只是品牌“螺旋式发展周期”中的小起伏波浪,品牌价值的提升应该是一个全程化的价值提高过程,不能因淡季销售量的影响,而导致品牌价值的下降。
  第三,资源的整体竞争力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产品销售旺季,企业资源处于一种时刻满弓的工作状态,对每一个环节的考验都十分严格,资源的素质决定着满弓力量的大小,也就决定着产出的效率,企业应该在淡季时期对资源的竞争力进行不断提升。
  第四,淡季应做好品牌内涵宣传和提高的工作。消费者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同信息的传播量成反比。淡季市场竞品之间的传播信息较少,易于被受众接受,信息的传播效率要比旺季时高得多。因此,我们在淡季应该把精力重点放在品牌建设上,淡季作品牌,旺季作销售。
  第五,长期品牌建设和短期产品销售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有一天,你穷得一无所有,只剩下品牌,那么在第二天阳光亲吻你脸颊的时候,你又赢回了一切。”品牌建设是置于销售之上的重要环节,品牌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然而,这并非要我们只做长期品牌、不做眼前市场,聪明的企业往往能够将品牌形象的树立和短期销售巧妙地结合起来。我们要找出两者间的共性和共同的目标,即服务消费者、销售产品,当然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回归为利润。这样一来,企业便可以将长期品牌建设和短期的产品销售融为一体,在统一目标的指导下,制定相容而非相悖的行为准则和控制办法,由此力求做到长远利益和短期收益不会背道而驰。
  酒类是较为典型的季节性大众消费产品,通常每年的5~8月份是市场销售的相对淡季,同时也是广告投放的休整期,行业中多数生产企业也会减少广告的投放额度,待进入9月份后,随着气温的转凉,市场会逐步进入销售旺季,伴随而来的则是广告投放的逐步展开。
  处于品牌成长期的企业,媒体投放还是要与产品销售相匹配,使媒体行程与销售曲线基本吻合比较好;而均衡投放策略适合于成熟品牌,以及追求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其媒体投放的主要目的在于持续积累品牌价值,追求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在酒类企业中,劲酒的媒体投放策略一直是比较均衡和稳定的,坚持持续、平稳、匀速的投放原则。电视方面坚持以央视为主,全年均匀投放。2006年以前,劲酒一直紧跟重点栏目投放,追求持续稳定,自2007年开始进入央视招标时段,投放额稳步上升,2009年全年投放额将首次突破1亿元。除电视外,劲酒在其他大众媒体方面则采取相对聚焦的投放策略,媒体预算分配采用80/20原则,相对集中,媒体行程与销售曲线保持基本吻合。
  总体而言,劲酒走了一条中间路线,即电视媒体全年均匀投放,持续累积品牌价值。而其它大众媒体则采取了相对聚焦的投放策略,在淡季适当强化报纸媒体投放及公关促销活动等,加强产品品质方面的传播力度。
其他文献
近期,从业内知情人士处透露出几则惊人新闻:SMG旗下东方卫视欲斥巨资邀请中国最当红的“导演三剑客”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拍摄频道形象片;频道的几大美女主持要上以性感、香艳著称、被誉为中国版《花花公子》的“中国第一本公开的纯男性杂志《男人装》封面”;更耸人听闻的是,东方卫视要投入重金大打娱乐牌,挑战华东各强台,势夺华东第一,进而挑战湖南卫视要做全国卫视第一”。  据悉,此番举动均是在原综艺部总监田明
摘 要:电能计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然而在进行电能表计量时,但由于计量系统的不稳定,在进行电能计量时会产生一些误差。本文阐述了电能表计量误差存在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改善措施。  关键词:电能表;计量误差;分析  电能表是一种不仅仅可以用来测量电能的多功能仪器,按照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可分为三类:机电一体式、电子式以及感应式。由于电能表自身的缺陷和外在不定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