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空间碎片成为全球治理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空间碎片减缓措施作为传统的治理方式,其现行的行为准则和技术标准在各国实际操作中存在减缓标准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空间碎片主动清除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治理方式,亟待国际社会通过谈判制定新规则来规制主动清除行为.当前空间碎片治理的紧迫性,需要大国发挥倡导和引领作用来完善其治理结构.新时代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面对空间碎片治理问题,中国应当发挥航天大国的国际担当,充分利用联合国平台,倡导构建空间碎片减缓措施的国际监管框架,并为当前快速发展的主动清除活动制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空间碎片成为全球治理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空间碎片减缓措施作为传统的治理方式,其现行的行为准则和技术标准在各国实际操作中存在减缓标准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空间碎片主动清除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治理方式,亟待国际社会通过谈判制定新规则来规制主动清除行为.当前空间碎片治理的紧迫性,需要大国发挥倡导和引领作用来完善其治理结构.新时代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面对空间碎片治理问题,中国应当发挥航天大国的国际担当,充分利用联合国平台,倡导构建空间碎片减缓措施的国际监管框架,并为当前快速发展的主动清除活动制定相应程序规则的治理机制;在国家层面,中国在完成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实体建设的基础上,拓展各国对空间碎片监测数据的国际合作以实现数据共享的治理模式;在商业层面,中国在航天商业化浪潮中为国内企业在空间碎片减缓方面提供政策、法律、资金支持,积极促进商业实体参与国际空间可持续性评级,开展良性竞争的治理行动.
其他文献
由于“星链”等巨型星座的持续部署,低轨空间碎片已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急需主动离轨技术以减缓碎片增长.为验证基于球帆的主动离轨技术,开展了针对“北理工一号”(BP-1b)卫星的主动离轨任务设计,建立了BP-1b的轨道力学模型,采用通用轨道设计软件寿命分析模块和NRLMSISE2000大气密度模型,计算了BP-1b的轨道寿命并设计了主动离轨球帆关键参数.完成了直径0.5m球帆设计、研制、系统集成、地面真空环境展开和力学适应性研究,并于2019年7月到8月完成了在轨飞行演示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球帆在轨成功展
随着现代战争对飞机的性能和隐身要求的提高,翼身融合布局由于更低的雷达散射面积和更优的飞行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设计领域,然而由于特殊的布局也会导致飞机的模态特性和运动响应与常规飞机有所不同,本文对翼身融合飞机在风场中的横航向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建立,并利用Simulink对飞机在风场中的时域响应进行了仿真,为该新型布局飞机的总体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