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典型电力市场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ing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主要国家电力市场改革政策导向及效果评价
  
  世界各主要国家电力改革的目标一般都是保证长期可靠的电力供应,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以及电价的市场化和提高效率。而在实践中,世界各国的电力改革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每个国家都结合自身国情和改革目标选择了不同的改革路径。
  美国的电力市场改革
  改革前各州都由一家厂、网合一的电力公司垄断经营。1992年开始的电力体制改革可分为联邦电力体制改革和各州电力体制改革。联邦仅仅负责制定统一的监管法规,作出竞争性的强制要求,各州再遵循市场化原则组建电力市场。联邦层面改革总的方向是提高市场化程度,鼓励竞争。州层面的改革最典型的有加州模式与PJM模式。
  政策引导:1992年通过的能源政策法案(EPACT)要求电力公司使用自己的输电线路传输其他电力公司交易的电量。1996年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发布888/889号指令,要求拥有输电设施的公司在以成本定价的基础上,对所有各方提供没有歧视的公平进入条件,并鼓励独立电网运行机构(ISOS)的形成。1999年FERC出台的2000号法令,要求成立区域输电机构(RTOS),2001年FERC要求电力公司将所有的输电资产全部交给RTOS,并构想在全美成立五个大的RTOS。
  市场发育:美国电力体制改革前电力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改革后,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发电、输电、配电业务相分离,发电侧上网、输配电和售电侧的不同竞争主体之间的相互竞争。但美国并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电网结构和电力系统,而是各州自由搭建区域电力市场。
  效果评价:总体来说,竞争提升了发电侧和电网的运行效率,降低了发电供电成本,而长期合同又使得发电商、输配电商和售电商都能规避部分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并保证基本用电需求稳定。加州模式由于有缺陷的市场设计与较高且波动的电价造成改革失败;PJM模式则由于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高效的电网调度和电力生产,改革进行得比较成功。
  英国的电力市场改革
  改革前英国电力工业实行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改革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中央电力局(CEGB)进行拆分,在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四个环节打破垂直一体化的垄断局面,引入私有化和竞争。第二阶段,主要建立开放的电力交易市场,先后形成了POOL、NETA和BETTA三种不同的市场运营模式。
  政策引导:1988年政府发表《电力市场民营化》白皮书,1989年颁布了新的《电力法》,为改革奠定了法律基础。随后几年,重组后的各公司股票陆续上市,实现了私有化目标。2001年,以新的电力交易规则NETA代替了POOL,建立双边合同市场和平衡机制市场,并采用调整供电和发电关系的纵向整合与调整供电公司之间关系的横向整合。2004年《能源法》颁布,为建立统一的英国电力交易和输电制度(BETTA)提供基本法律框架,一直至今BETTA按计划实施。
  市场发育:市场主体发育较为充分,1990年英国中央电力局拆分为国家电网公司、3家发电公司和12个地方配供电公司,同时建立了电力库。逐步开放大用户直接选择供电商,于1998年对100千瓦以下用户开放,建立自由竞争的电力零售市场,目前零售市场已经对全部用户开放。
  效果评价:英国的电力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最具代表性意义的改革之一,也是全球第一次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改革模式。改革的目标是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实现了对电力库的改进,促进了电力市场的良性竞争,降低了电价,提高了效率,将电力交易范围扩大到了整个英国。
  法国的电力市场改革
  法国电力公司占绝对统治地位,并且有良好的业绩,因此法国政府对电力改革一直持消极态度。但是迫于欧盟的压力,法国电力工业逐步进行了一些改革,制定并实施了《关于电力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和革新的法律》,但新电力法并没有改变EDF的市场垄断地位,拥有80%核电的EDF也不进行相关私有化改革。
  政策引导:《新电力法》对公共服务使命及其资金来源有明确的要求,在供电侧确立了市场开放时间表以及在需求侧确定有选择权的用户;设立由不同机构管理的独立于发电公司的输电网管理组织;在财务上EDF将发、输、配电帐目分开。可见,政府并没有分拆纵向一体化经营的法国电力公司,而是通过法国电力公司内部业务的适当分离和监管部门的合理监管来实现欧盟对市场竞争性要求。
  市场发育:市场主体比较单一,法国电力公司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尽管欧盟和《新电力法》要求开放市场,引入竞争,但以EDF在法国电力市场的实力和地位,其它公司是不可能和他竞争的,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强化EDF的垄断地位,除非拆分EDF。
  效果评价:法国政府其实是反对电力行业的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的,尽管在欧盟压力下做了一些革新,但由于不涉及根本,改革成效并不明显。法国是世界第二核电大国,电力结构中核电比重高达80%,要实现核电的市场化与自由化显然对核安全不利。而且这种电力结构既有利于廉价电力的稳定供应,又有利于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气体的减排,改革必要性不大。
  日本的电力市场改革
  20世纪90年代,日本电价水平普遍高于欧美主要国家,由此日本开始讨论如何在电力行业引入竞争来降低价格,改革从零售侧放开用户选择与供电侧引入竞争机制两方面展开。
  政策引导:1995年,首次修订1964年的《电力事业法》,开始放松发电侧管制,引入独立发电商(IIP),开始实施新建电源项目招标机制。1999年二次修订,在电力零售侧引入部分自由化,并对电价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2000年3月发展成为对大型用电客户零售自由化,大型用电客户占全部用电需求的30%左右。2003年6月三次修订,对输电系统继续保持垄断,但是制定不同的调度机制以保证对用户的公平公开。
  市场发育:日本国内电力市场由10大垂直垄断的私有化电力公司组成,按区域划分实行一体化垄断经营管理。此外,政府和九大电力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电源开发公司和日本核电公司。由于日本一次能源主要依靠进口,10大公司电源结构类似,9大电网基本独立运行,互换电量很少。
  效果评价:日本电力改革在降低电价方面效果显著,在新的《电力事业法》实施后,尽管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涨,但日本电价平均下降了35%左右,零售自由化比例不断增加。但改革对电力体制并没有根本触动,仍然保持10大电力公司在各自区域内垂直一体化的格局,只是成立了电力交易所。
  
  二、目前国际典型电力市场模式分析比较
  
  各国由于国情、历史、驱动力、改革目标等背景不同,因而改革结果和最终模式也存在很大不同。从目前情况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高度市场化模式。美国、英国高度市场化模式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政治背景,早在里根、撒切尔夫人主政时期,美、英两国就热衷于推行自由资本主义,鼓吹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鼓励引入竞争,由于电力行业具有某种自然垄断的属性,因此只能在其他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完成以后,才能进行电力行业改革。这类国家目前已基本实现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业务相分离,发电侧上网、输配电和售电侧的不同竞争主体之间相互竞争。
  二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垂直一体化模式。法国电力公司(EDF)集电网、电厂于一家,垄断了法国90%以上的电力生产和供应,是标准的垂直一体化模式,电厂只是相当于一个生产车间。但EDF目前的垄断地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并非行政垄断或自然垄断,法国法律规定别的公司也都可以建电厂、电网,但顾客通过比较供电可靠性、价格水平及相关服务,最后都选择了EDF供应。法国的垂直一体化模式,是抵制美国、英国,走自己路的结果,法国核电发展历史悠久、技术先进、价格富有竞争力,并且核电所占比重高达80%,所以改革的动力不是很强。
  三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模式。日本国内电力市场总体上划分为十大区域,分别由十家电力公司负责经营,各大电力公司在各自区域内也都是实行厂、网合一的垄断经营模式。日本的这种模式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太好改,日本是个相对传统的国家,不欢迎自由资本主义,所以没有形成英美等国的高度市场化模式。日本十大电力公司在区域市场占垄断地位,所以才会一体化,区域垄断也没有导致电价很高。
  
  三、中国电力市场模式探讨及启示
  
  国际电力改革的基本经验说明,电力市场化改革要有具备一定经济规模的市场竞争主体,及完善可靠的高质量输配电网络作支持,目前中国电力全面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条件还不成熟。中国的电力市场模式既不同于英美的高度市场化模式,也不同于法国、日本的一体化模式(垂直或区域),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模式,这种模式可从三个纬度来刻画:
  (一)体制改革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是从原来高度垄断的模式向市场化模式转变,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则是近期改革的重点,目前看厂网分开已经基本实现,但竞价上网则还是停留在口头上,这一方面因为上网电价还是被严格管制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区域电力市场还没建立起来,夸省或区域的电力调度量很小。同时大户直销、发电权交易等配套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这直接限制了核电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二)市场发育
  中国的电力市场规模还比较小,没有足够多的市场竞争主体,市场体系不完善,竞争也很不充分。目前在发电市场上引入了竞争模式,卖方是若干独立的发电企业,而买方是唯一的电网公司。另外在供电市场,仍然是卖方垄断的局面。同时与市场化改革相配套的其他改革进展缓慢,如中国电价一直没有放开,也没法放开。我们的模式与英美差距太大,目前没有可比性,根据有关研究,我国电力行业最少需要8—10年才初步具备市场化的条件。
  (三)政策引导
  目前国家的政策导向是鼓励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发展,同时限制火电等高污染能源扩张,核电作为一种环保清洁能源也属于鼓励发展的对象,为此国家出台了节能调度办法,同时从上网电价、项目报批、融资等方面加以扶持,因此,电网并没有垄断权。同时,五大电力集团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基本可以不受限制地在不同地区扩张业务,并不存在像日本那样的区域垄断格局。电力行业的厂网纠纷、价格矛盾、上网顺序、电量分配等,最终只能由国家发改委来仲裁和主导。
  尽管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条件,但电力改革还是应当朝市场化方向前行。中国的电力改革将是一个缓慢和渐进的过程,最终目标将是建立一个“全要素市场”模式,打破传统电力工业的纵向垄断,将全国的输电网络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对所有发电企业开放,建立独立电网运行商来为电力的供应侧和零售侧引入竞争提供透明、公开、公平的市场平台。在改革路径的选择上,我们认为电力市场建设可以先立足于区域电网(大区级与省级),实现发电侧完全竞争,零售侧开放大户直销,在这个过程中理顺电价的传导机制,最后再放开对一般电力用户销售的管制,实现全面市场化。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当前,广东经济正面临巨大挑战,只有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在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征程上迈出新步伐。    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2008年,广东本地生产总值35696亿元,增长10.1%,约为全国的八分之一;人均
【摘要】意象是人的一种意念表象,是人的精神心理的体现形式。意象活动来源于客体形态对于人的主体情感触动,属于认识范畴。而审美意象则是属于与一定审美构成相结合的心理现象。它将体现独特的审美思维方式与创造性特点,属于审美经验的价值判断。就当前美学发展来说,审美意象是艺术作品中创造事物与事象的源头,直接影响着艺术设计的整体效果。本文主要是研究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审美意象创构的内涵,以及其对于整个艺术作品的影响
电商冲击、租金过高、城市商业体量过大、经营品牌同质化……近年来,这些令人耳熟能详的词汇时时提醒着百货零售商业的危机现状. 在经济转型、消费增速放缓以及渠道革命的大
5月26日,由中国科协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改革开放 创新引领” 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开幕辞,
期刊
【摘要】实践证明,有序、合理、高效的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不但可以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其空间引发的生理、心理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在地下空间的研究方面属于初期阶段,对寒冷地区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研究更是,地下公共空间作为一种解决途径对其的研究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严寒地区;地下公共空间;人性化;无障碍设计  一、城市地下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  地下
在网上搜索“自落”这个词,竟然连“自若”也跟着出来。不过,仔细想想,花儿自己静静地开、落,没有人去采摘和打扰,在自然的怀抱里不也泰然自若吗?如此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句
期刊
【摘要】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的基础建筑结构,本文对传统岭南建筑结构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现代建筑学角度对基本建筑原理进行了说明,并集中阐释了传统岭南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传统;岭南建筑;特色;现代建筑;运用  一、传统岭南建筑特色及基本特征  在传统建筑建造过程中,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居住者的基本需求以及整体建筑的建设可能性。因为基本的气候因素以及地形地貌是不能更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天眼)探索宇宙奥秘;运20大型运输机(胖妞)展示强大空中力量;“海翼-7000”潜深水下滑翔机探寻海下“龙宫”;燕房线无人驾驶标志着中国地铁迈入
期刊
关于一带一路产业合作的思考rn一带一路战略秉持区域经济合作理念,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建设一带一路 将为我国应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遏制温室气体过量排放的有效方式之一.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 以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温室气体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