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偶像,不能只负责造梦,还得敢用拳头猛击生活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A的成长:苏炳添,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国际田联世界室内巡回赛男子60米冠军。王赛,中国综合格斗运动员,世界综合格斗冠军锦标赛(WMMAC)中量级冠军。“我只想专心地跑好我自己的每场比赛。”“选手的价值不是来源于赛事平台。”
  适用话题:偶像力量;担当;成长;奋斗。
  苏炳添是奇迹的造梦机,他是百米飞人,是亚洲人的短跑偶像。
  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播出后,“偶像”这个词在现代人的手中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它成了一类可以被制造的工种。一个个素人,通过“升级打怪”,成为符合大众标准的idol。这样制造出的一个偶像就如同制造的一个梦,灯光闪烁下,看似完美到不食人间烟火,脱离生活。
  但苏炳添和他们不同,他代表的这个偶像,是让梦想照进现实的人。换句话说,苏炳添重新定义了偶像,他告诉我们,偶像其实离生活很近。
  1
  苏炳添是有史以来最清醒、最低调、最没有新闻、最没有争议的百米飞人。
  他没有出众的身材,围绕他的,没有绯闻,没有综艺,只有成绩和破纪录。唯一与生活相关的,可能就是他与妻子青梅竹马的故事了,但就连这么温情的片段,都是在说他们的婚房有多么朴素。
  这样一个偶像,他在巅峰的生活、到达巅峰的方式,都与那种被星光围绕的偶像不尽相同。这样的偶像,从本质上讲,与正在奋斗中的你我无异。
  作为参照,我们找一个拳击手的故事。
  他是第一个获得世界级综合格斗赛事中量级冠军且持有金腰带的中国运动员,他叫王赛。他曾在2014年签约UFC,随后解约。虽然个人状态与生涯成绩起起伏伏,不变的,是他对MMA运动本身的纯粹热爱与追求。
  2
  一个担得起偶像二字的人,对待职业的态度,一定专注且纯粹。
  去年,苏炳添在尤金跑出9秒92的个人最好成绩,虽然最终因风速达到顺风2.4米/秒,超过国际田联最大风速2米/秒的规定而未获官方认可,可他依旧获得无数网友的支持和赞美。但苏炳添对此却表现得十分理性与克制,他说:“我自己当然不想被大家捧得太高,那样以后容易死得很惨。”
  对他来说,鲜花和掌声都是次要的,除了比赛,其他都不重要。
  在王赛身上,也可以找到这样的特质。
  2014年,王赛签约UFC,并于同年3月参加“终极斗士之中华力量”决赛。5个月后,他在UFC澳门赛一骑绝尘,以一致判定击败英国拳王丹尼·米切尔,夺下自己在UFC的开门红。但随后,他解约了。
  去年11月,UFC初次来到中国大陆,王赛以助教身份出现在参赛选手王冠的队伍里。在采访中,他又回忆了当年离开UFC的往事。“其实我很不想离开UFC,第一场TUF时我的心率有问题,医生都不建议我打,第一局手就断了,我带伤喝着中药吃着西药去打那场比赛,结果很无奈。”
  在王赛参加UFC的那个年代,中国选手想进入UFC的八角笼,得先通过TUF选秀。
  王赛说:“选手的价值不是来源于赛事平台,而是来源于他的对手,打过什么样的对手尤为重要。”这也是他之后选择赛事时,一个十分重要的考量标准,“会不会被重视对我来说很重要,认可我,认为我有价值,我才愿意去。”
  2017年,王赛正式与新加坡综合格斗品牌锐力搏签约,但锐力搏能签下王赛也很不容易。据说,在半年的时间内,锐力搏三次找到王赛,才最终与其达成赛事协议。
  良禽择木而栖,每个人在选择时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标准本身无优劣之分,但我们还是会对那些不把金钱当作最高标准的人,多一分敬佩。
  苏炳添如此,王赛亦是如此。
  3
  在通往偶像的路上总要经历些磨难,而苏炳添在这方面几乎达到了“成魔”的地步。
  据说,他在2015年第一次跑到9秒99时,为了记住这种感觉,每天晚上睡觉前都在反复回想那个过程,想要把突破时的感觉刻在脑子里。更换起跑脚那段时间,他平时走路都在练习,别人问他在干吗,苏炳添说:“我在练习起跑啊。”
  王赛是国内第7个签约UFC的选手,实力水平自然不必说。但更难得的,是他在经历过巅峰与低谷之后,依旧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2016年,王赛参加了昆仑决成都站。上场前,他脚底受伤感染,发炎流脓,只能打麻药硬上。但开打后,观众丝毫看不出他有脚伤。好在结果让人欣慰,王赛与对手在擂台上激战三个回合之后,凭裁判一致判定涉险获胜。
  从2009年正式打MMA职业赛开始,MMA对王赛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项运动那么简单,他在其中发现了可以影响自己思想的东西。“MMA不排除任何格斗项目,这种包容的格局,可以开拓视野,开发思维和身体,包括体能、爆发力、耐力。MMA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思想。”
  4
  除了有成績与态度,还得有责任与担当。
  苏炳添是国内短跑一哥,一年前,他就表达过对国内短跑后继无人的担忧:“日本目前拥有四五名能跑到10秒10左右的选手,而我们呢,除了我、培萌和谢震业,新人就是10秒30以外了。”
  如今,张培萌转去做冰雪项目,新的小将还没有成长起来,苏炳添的大哥位置,怕是还要多坐一会儿。
  王赛是恩波格斗俱乐部的成员。去年,恩波曾因“格斗孤儿”在社会上引起过一阵风波。身处舆论中心的王赛并没有把事情看得很复杂,他说:“舆论怎么认定我们说了不算,但俱乐部每年过年过节都会给孩子买礼物。这些孩子们很单纯,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有的来只是为了吃饱饭。”
  我仍记得格斗孤儿的视频里,当记者问孩子们的梦想是什么时,不止一个孩子说,“去打UFC”。那么,曾经征战过UFC的王赛,无疑就是他们的偶像了。
  5月30号,广州天河体育馆,王赛亮相锐力搏冠军赛,对战“北境战士”康斯坦丁。他教给了孩子们最关键的一课,那就是,重要的不是站在UFC的舞台,而是无论站在哪里,都热爱自己正在从事着的MMA运动。
  5
  这样的王赛,这样的苏炳添,是我们生活中的偶像。他们有实力,有追求,肯拼搏,有担当……他们让我们确认,偶像不必高高在上。
  我们需要不同的偶像。综艺节目制造出来的偶像,也许能让我们沉浸在不分真假的美好幻想中做一场乌托邦的梦,但生活中的偶像,则是实实在在地教会我们找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方法的人。
其他文献
暑假的一天,叔叔带着我和堂妹兴致勃勃地去看他家买的新房子。一进门,叔叔就拿出卷尺,让我帮忙拉着尺子的一端,在房间里量了起来,一边又拿出纸和笔让堂妹记录下来。量完后,叔叔对我俩说:“你们已经学过了面积计算,帮我算算客厅面积有多大?”我和堂妹自信满满地在纸上算了起来。不一会儿,我们把算好的结果交给了叔叔。“嗯?你们算的结果有点儿不同喔?”“啊!谁错了?”我和妹妹异口同声地说。“哥哥是4.2×6=25.
高三已经远去,现在的我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回忆自己的高三,用自己的经历给学弟学妹们带来力量与鼓励,也给自己一个交代与念想。  半年前,我还是一个穿着校服,扎着散乱马尾辫的高三学生。那时的一天基本是这样度过的:早晨5点40分起来开始早读,除了午餐,其他时间都在学习,晚自习上到22点,放学后洗漱睡觉,每天都是这样。  后来随着老师复习的节奏越来越快,我就想延长自己晚上学习的时间,但在宿舍开灯学习不太方便,
名言速记:逆境展示奇才,顺境隐没英才。——霍勒斯  在草原上,常常有成群的羚羊奔跑。有一个美国的动物学家专门来到这里,研究这些羚羊的生活习性。  经过长期的观察,他发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当小羚羊刚刚能够奔跑的时候,有时会遇到猎豹和狮子等天敌,那些成年的羚羊就会带着这些小羚羊逃跑。可是让这个动物学家感到不解的是,这些成年的羚羊选择逃命的方向大多是附近最陡峭、悬崖最多的地方。  每当逃到悬崖边的时
秋天很富有,因为它有累累的果实;秋天也很美丽,因為有一片片多彩活泼的小叶子在给它打扮呢。  大道边的银杏树上,片片叶子镀金般的黄,挂在梢头,似无数小手迎风摇摆,又像一面面小黄旗在向我示意。凉气袭来,数不清的叶子从枝上跌落,慢悠悠地打着滚儿,翻着跟头,像在表演杂技。落下的金叶给小路铺上了一层黄地毯,如梦如画。大白杨悄然流逝着仲夏时的霸气,一团浓绿的盖头渐渐失色:深绿,浅绿,微黄,干褐。飒飒的秋风路过
1  周末,电影院被挤得水泄不通,像一个压缩的沙丁鱼罐头。墙上贴满了《战狼2》的海报,我坐在最后一排,灯光暗下来,故事在湛蓝的湖水里缓缓稀释而后散开。一个军人一场战争,一身狼性一路澎湃,影片的最后,冷锋以胳膊为杆,高高撑起五星红旗。观众喜极而泣,掌声雷动。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的脑海里来回盘旋着这句台词,因为,曾几何时,你也曾和我这般说过。  林新宇,时至今日,我的朋友中,唯有
我是学市场营销的,但我不是小贩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立马心急火燎地打开,望着“市场营销”四个大字,心里的石头瞬间落了地。还好,我被我最爱的专业录取了。  作为一名理科生,每天的高数课大概是最让我兴奋的课程了。看着书上密密麻麻的数字符号,许多同学的眼中都流露出讨厌与烦躁,而我却只觉如鱼得水。不过既然有我最爱的高数,自然也有我避之不及的管理学。与灵动可触的高数相比,管理学多了一份枯燥和乏味
小朋友,这个春节和往常不一样!我们都在和“新冠肺炎病毒”进行一场特殊的战斗。在这次战“疫”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感人的画面,我们听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我们也亲自做了许多事情。当然,我们也了解了许多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的知识,学到了许多预防措施。相信在这样的一场战“疫”中,你会有许多的话想要告诉他人。你是否变身成为餐桌上的蝙蝠、穿山甲,告诉人们善待其他动物;你是否变身成为灰兔、麻雀,告诫大家要善待自然;
我人生中最失望的时刻,大概就是看见高考成绩的那一刻。若说人生中最心灰意冷的时刻,那便是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曾经志存高远,渴望站在山峰之巅,却一朝跌落谷底,害怕人生从此平凡。  失败  2018年,是我的高三,因为有太多的遗憾,甚至回忆都带着些许伤感的味道。一模我考了班级第一、年级第三,这是一次辉煌的胜利,然而毁掉我的也是这昙花一现的辉煌。  因为考取了班级第一,我开始压力大增,总是害怕自己第一
“Anna,你大学学的什么专业啊?”  “戏剧影视文学。”  “那你会唱戏吗?”  “那是隔壁中国戏曲的。”  “那你会拍片吗?”  “那是隔壁导演系的活儿。”  “那你会摄影吗?”  “你烦不烦啊你!”  “那你到底会啥啊?”  “我能告诉你我什么都会也什么都不会吗?”  说实话,我是被我老爹“坑”进“戏文”系的。我一直都很喜欢写故事,于是高三开完家长会后老爹笑眯眯地拉着我说:“想不想以后天天写
1  天空是什么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  很小的时候,我内心便藏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想把一切美景定格在画里。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就是梦想,热爱画画的梦想。  当时我所在的乡村学校,从小学到初中都没有上过几节真正的美术课,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让我去市里少年宫的兴趣班学习,于是自己只能偷偷地在本子上信手涂鸦,任由一条条彩色的线条拉扯着我热爱美术的思绪,让整个世界都变成五彩的城堡。  到了高中,我对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