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精神画像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命名一个人或一个物体是极度危险的,因为这些所谓的符号会伴随其一生,影响甚至决定着其性格特征。人和物是在他者的塑造过程中完成自我指认的,这种塑造往往会受到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规训,说到底,人或者物大多不过是某种观念或符号的肉身罢了。初读李娟的《大红花》,我就有一种复杂的心理感受,大红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眼中呈现的人物,她就是大红花“真正”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来看,作为主体的人是无法参与建构自身性格特征的,主体的形象大多是经过他者观照后过滤、篡改乃至遮蔽的镜像。
  大红花一大早来到“我”家,在“我”的床边开始了漫无边际的发牢骚:从小孙女的学费、去县城探望弟弟的路费,到家里的牛、羊、地都没了,乃至哭诉粮油铺不给她赊账。事实上,在“我”的观照下,此刻的大红花身上带有明显的消费时代特征,她因家庭经济的困窘而成为金钱谦卑的奴仆,文中“我很想插嘴:地虽然没有了但是包出去了啊,包出去了有租金啊”一句就是明證,“租金”一词呼应了前文中大红花欠缺的各种费用。大红花俨然被“我”塑造成一个被金钱奴役而满腹牢骚的失意者,跌入生活的泥淖之中。
  接下来,作者从外貌穿着和“吃”两个侧面对大红花的形象进行了补充。她明显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一米八的身高、大嗓门、穿着破陋,不穿衬裙、不穿袜子、趿一双男式的破拖鞋……饶有意味的是,大红花作为女性的身份特征被抽空了,她成为一个大老爷们样、大大咧咧的人,毫无女性之美。从“吃”的方面来看,大红花也是“不讲究”的:她家的黄油能吓跑所有前往的客人,而她一到吃饭的时间,就率领一家老小前往冒烟做饭的村里人家“蹭饭”……在作者的笔下,大红花的有点类似于乡村的泼皮无赖,惹得大家苦不堪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饶有兴致地讲述了大红花去“我”家讨要西红柿的故事,这一事件颇有点古代名士之风,大红花单纯与天真的一面也得以显露。
  在散文的后半部分,大红花作为独立的个体形象才逐渐清晰起来。在砍葵花盘时,大红花“一个人砍四排埂子,呼呼啦啦,所向无敌”,“她还边砍边嗑瓜子吃”,这种雍容的身姿让人叹服;还有在农忙时节,大红花临时撤工去观看阿肯弹唱会,即使提高工资也无法动摇她前往的决心。大红花是在追寻自己的精神领地,显然,于她而言,外界的嘲讽和责骂已经并不重要了。最后,作者浓墨重彩地书写了大红花打扮起来的样子:金丝绒的花裙子、擦亮的靴子、浑身插满了花……大红花的装扮颠覆了人们脑海里形成的刻板印象,这一新形象只属于大红花一人,她人根本无法驾驭。至此,那个生活困窘、不修边幅、“不讲究”的大红花形象被修正了,不难看出,大红花的形象是随着“我”观看与认知的加深而逐渐变得真实和立体的。
  在我看来,《大红花》是一幅女性的精神画像,虽然自始至终,大红花都活在“我”的观看与讲述中,她的形象是“我”叙述的结果,但正是在这塑造过程中,人物自身的矛盾与反差才得以清楚地呈现。文末,作者在追溯大红花名字的由来时,才发现此名与其人的性格有着神秘的契合性。这既是命名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也是人物对名称的迎合与臣服。大红花活在了她的名字里,却也因其名字而卓尔不群。
  周聪,青年评论家,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辑。现居湖北武汉。
其他文献
双雪涛近年来颇受好评,与其他擅长青春书写、城市经验写作的“80后”不同,他在着力于讲述好看、“烧脑”、耐琢磨的故事的同时,还原了真实的东北故乡和日常生活,同时嵌入了自己对深不可测的人性的打量。  《跷跷板》沿袭了双雪涛一以贯之的“人性”主题。女主人公叫刘一朵,曾经在《跛人》中出现过。工人出身的李默通过相亲结识了中产阶级的刘一朵,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谈恋爱。因家庭差异问题,两人始终没有涉及婚姻。看起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三角形在中考中的考查要点、呈现形式,并能做到规范答题,减少失分,现撷取2017年中考中两道与三角形相关的解答题,分析解题思路,规范解题过程,提示得分要点.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例1 (2017·福建)如图1,在△ABC中,∠BAC=90°,AD⊥BC,垂足为D.求作∠ABC的平分线,分别交AD,AC于P,Q两点;并证明AP=AQ.(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张翎的长篇小说《流年物语》日前在北京举办新书发布会。张翎说,这部作品在写法上做出了新尝试,“写《流年物语》,我已经开始用‘减法’了,到第二稿时会大量删掉一些比喻、形容词,感觉就像是跟语言在宣战、打架”。《流年物语》以一座南方小城为中心,讲述了在大时代的洪流中,两个家族三代人之间的“中国式家庭生活”。张翎说,《流年物语》描述了一个关于“贫穷”的故事,“里边是一些带着疼痛的影子行走的人”。“我在这部小
英国当地时间10月25日晚9:49,2016布克奖结果在伦敦市政厅揭晓。美国作家保罗·品第凭借小说《出卖》获奖。《出卖》是比第耗时七年的心血之作,故事发生在洛杉矶市,主角是一名种植大麻和西瓜的“艺术家”。小说以讽刺与幽默的口吻,讲述了一位美国黑人青年的生命遭遇:年幼时被父亲严厉对待;父亲惨遭不幸后回到家乡南加州的黑人聚居区,亲历了有着畸形主仆关系的温情、以及白人黑人在教育、人际相处各方面的冲突,最
在图形类证明和计算题中,如果能做到答题步骤合理、逻辑清晰、书写规范,不仅能有效避免失分、获得满分,也能使思维条理化,有利于归纳解题通法,领悟数学思想,从而快速、高效地答题。下面以“试题 评分标准”的形式呈现一些答题规范。  一、圆的证明  例1 (本题满分7分)如图1,⊙O的弦AB、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且AB=CD。  【点评】证法一由条件“相等的弦”,想到弧相等,加上公共弧再得[AD]=[C
朱莉莉,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良师,徐州市语文中心组成员,现为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教科室主任。  主持人语  亲爱的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个问题:学习语文除了知识积累、提高语文能力以外,我们还应该学习什么?  初初告诉你:我们还应该汲取思想精华,学会选择和坚守。这是我们学习语文最有价值的追求之一。  孟子弘扬的“舍生取义”,唐雎的不畏强暴、有理有节,宋濂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刻苦学习的精神,范仲淹的“燕然未勒归无
日前,中国首部全面介绍珠峰历史的作品《珠峰简史》在京召开出版座谈会,本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徐永清现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5年他曾亲历珠峰测绘的全过程。据了解,长达45万字的《珠峰简史》是国内第一部由亲历珠峰复测全程的专业人员撰写、面向普通读者、全面介绍珠峰的读物,也是作者为珠峰复测十周年所写的献礼书。作者徐永清依托专业的知识背景,运用通俗易懂的表现手法,全面而立体地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七月流火。此地,我生于斯的地方,稻秧青青;彼地,我的故乡——广袤的巴蜀大地,稻花已开。  趁着疫情防控稍松,家里便来了客人——我的姨婆。她是我的远房亲戚。奶奶过大寿,她是来祝寿的。  我给她开了门,映入眼帘的是她如土地般黝黑的皮肤,岁月的犁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沟壑,飘入鼻中的是一股悠悠的稻香。我赶忙接过她满手的土特产,迎她进来。先前听奶奶说,姨婆一直在家乡种田,见面果
张士诚,小字九四,泰州白驹场亭人。有弟三人,并以操舟运盐为业,缘私作奸利。颇轻财好施,得群辈心。常鬻盐诸富家,富家多陵侮之,或负其直不酬。而弓手丘义尤窘辱士诚甚。士诚忿,即帥诸弟及壮士李伯升等十八人杀义,并灭诸富家,纵火焚其居。入旁郡场,招少年起兵。盐丁方苦重役,遂共推为主,陷泰州。高邮守李齐谕降之,复叛。  十六年二月陷平江,并陷湖州、松江及常州诸路。改平江为隆平府,士诚自高邮来都之。即承天寺为
内容摘要:《地球上的王家庄》,以儿童的视角叙述“文革”的故事,虽然淡化了历史背景,滤去了人性的疯狂与斗争的残酷,但个体的命运仍打上时代的烙印,有着淡淡的隐痛。父子两代追求科学,认识世界,却成了王家庄人眼中的“异己”,“神经病”成了他们的代名词与挥之不去的创伤记忆。本文重在揭示轻逸戏谑背后的心灵创伤,个体命运背后的时代投影。  关键词:荒唐年代 异己 神经病 创伤记忆  毕飞宇的短篇小说《地球上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