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苗期耐荫性综合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4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大豆苗期的耐荫性,筛选出苗期耐荫性快速鉴定指标,为耐荫大豆品种的鉴定、选育提供依据和材料基础。【方法】通过设置正常光照(1 000μmol·m-2·s-2)和弱光(400μmol·m-2·s-2)两种光照环境,在植株生长到20 d时,考察19个参试大豆材料苗期的24个形态、生物量及生理指标,包括株高(plant height,PH)、茎粗(stem diameter,SD)、主茎节数(nodes of main stem,HN)、下胚轴长(hypocotyl length,HL)、叶面积(leaf area,LA)、叶片厚度(leaf thickness,LT)等形态指标,植株各部分干重及总干重,叶绿素a(chlorophyⅡa,Chla)等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等光合特征参数,实际荧光(the initial fluorescence(light),Fo′)、最大荧光(maximum fluorescence(light),Fm′)等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各性状的耐荫系数(处理性状值/对照性状值)作为衡量参试材料耐荫性的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大豆苗期的耐荫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经弱光处理后,参试材料苗期的各性状变化趋势及幅度不同。通过对24个形态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指标间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有的性状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将24个单项指标转换为6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贡献率分别为30.50%、21.24%、12.00%、10.71%、8.02%和5.18%,代表了全部数据87.65%的信息量。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耐荫评价值(D),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按照耐荫性强弱将19个参试大豆材料划分为3类,即强耐荫型(第Ⅰ类)2个材料、中度耐荫型(第Ⅱ类)5个材料、不耐荫类型(第Ⅲ类)12个材料。进一步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以叶片干重(leaf dry weight,LDW)、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株高和暗下最大荧光产量(maximum fluorescence(dark),Fm)为指标的大豆苗期耐荫性评价数学模型:D=-0.301+0.419LDW+0.169Gs+0.031PH+0.255Fm(R2=0.959),利用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对供试材料进行预测,结果与综合评价值(D)基本一致,表明这4个单项指标建立的回归方程用于大豆苗期耐荫性评价具有可行性。综合聚类和逐步回归结果发现,强耐荫类型材料的LDW、Gs、Fm中等,而PH较高,该类型材料的这4个单项指标的耐荫系数均高于其他类型材料。【结论】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大豆苗期耐荫性进行评价是可行的。在相同处理条件下,通过测定LDW、Gs、PH和Fm 4个鉴定指标,可进行大豆苗期耐荫性强弱的快速鉴定和预测。
其他文献
总结了国内外在植物根对边坡稳定方面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根的分布特征、强度特征,根加筋后土的强度变化以及植物加筋土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了植物固坡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
本文从郑西高铁对洛阳旅游业的积极影响着手进行分析,立足于洛阳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区域联动、优化洛阳高铁旅游产品结构、完善旅游公共设施建
化学修饰电极是指通过使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在电极的表面固定修饰某些具有一定功能的官能团或化合物,能够发生有选择性的电极反应,从而达到使设计的电极具有一定的功能化。化
近年来金纳米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分析化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金纳米具有特殊的光、电特性,以功能化的金纳米作为探针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食品安
微格教学引入我国之后,成为高等院校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高校师范生在微格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采取相应对策,以期充分发挥微格教学的
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是做好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班主任的前提,只有从内心去爱学生,从内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方方面面。要想管理好学生,仅仅靠耐心,靠纪律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
音乐是当代电影视听文本中不可或缺的符号形式,流行歌曲由于其大众文化性质更是在电影文本结构中起到独特而深刻的意指作用,成为电影重要的表征手段。本文以电影《唐山大地震
尖晶石锰系材料由于具有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环境友好、放电电压高、安全性能优异且容易制备而成为当今锂离子电池领域最具前景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限制锰酸锂材料更广泛
本文以饺子皮和麦谷蛋白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技术(FTIR)、Ellman’s试剂法、 ANS(1-苯胺基-8-萘磺酸)荧光
本文旨在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阐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药品分子与蛋白质以及金属离子与多肽的作用,探讨这几种小分子对蛋白质或多肽结构和构象的影响,对其使用的安全性进行